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气
今年又有加长版“三伏”!
2022年07月18日 08:12最近的天津,又进入到了“蒸煮”模式 ,每天出门就是“热到变形”。
7月16日, 进!伏!啦! 今年三伏天竟然 又是40天 ,今年 入伏时间是7月16日 ,出伏 时间为8月24日。
今年“暑伏”为啥又是40天?
按照传统历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暑伏”。庚日10天重复一次,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进入末伏的时间比较特殊,要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如果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前,那么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成了夏至后的第六个庚日,中伏也就成了20天。
由于“干支纪日”排列次序的原因,40天的“暑伏”近年连续出现。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24年这十年间,“暑伏”都是40天。
头伏天气
入伏了天气咋样?
到底还得热到啥时候?
一起来看看具体天气预报↓↓↓
具体天气预报
7月16日 星期六
白天:多云
夜间:阴
东风3-4级转微风,31到24℃
7月17日 星期日
白天:多云转阴
夜间:阴有分散性雷阵雨
微风,33到25℃
7月18日 星期一
多云间晴
微风,32到23℃
7月19日 星期二
多云间阴
微风,33到25℃
7月20日 星期三
晴间多云
微风,34到24℃
7月21日 星期四
晴间多云
微风转西南风3-4级,35到25℃
7月22日 星期五
晴转多云
微风,33到26℃
三伏天为什么这么热?
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头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热在三伏”,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 ,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 ,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 ,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头伏美食吃点啥
伏天伊始,天气炎热,人的精神容易倦怠不振,食欲不佳,那该吃什么呢?
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为什么吃饺子?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初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瓜
民间自古便有“夏吃瓜” 之说,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以帮助排除毒素,又清淡可口, 是适合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物,当然要吃好。
苦瓜, 可以去痱子、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
丝瓜, 平痰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冬瓜, 可以增食欲、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火腿
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羊肉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 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三豆汤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 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最重要的是,三豆汤能帮助祛痘除痱子,治多种小儿病。
“三伏”养生
三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中午阳光最强或温度最高的时候外出,必要 外出时带上遮阳伞。 如果在夏天或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清凉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服,涂擦清凉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头部冷敷。经休息、降温处理,一般4小时即可恢复。如果体温一直不降,需尽快去医院救治。
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适应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 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佐以鱼肉蛋奶,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注意补水保津液。 大汗泄气,不但损津液导致咽干口燥、口苦,也损气,让人
出现困乏等状态,因此要注意减少外出和及时补水。除了多喝水之外,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水分。多进食汤、羹、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
觉要睡好。 在古代的养生之道中,“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理念最为世人称道。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子午觉的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即:
子觉: 晚上一定要在23点前准备睡觉,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时间段。
午觉: 午觉则是在午时(11时~13时)休息,午睡一定要睡,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
不吃凉、不喝凉、不洗凉。 天气闷热,人们采用各种方法纳凉:“空调冷饮沙发躺”,看似最舒服的状态,但夏天人体毛孔敞开,邪气易趁虚而入,因此在使用各种降温方法时,不宜温度过低、时间过长。
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体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所以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吃凉,否则就容易让更多寒气进入,原有的寒气又排不出来。
切记运动后不可饮用冰镇饮料,防止损伤脾胃阳气;也不能运动后洗冷水浴,易造成毛孔突然关闭,汗出不透,或邪气从毛孔侵入机体,引起感冒等疾病。
天热,这件事要注意!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多地出现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近日,#热射病#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相关词条霸榜热搜。
通俗上理解,热射病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 有人可能会想:中暑不是很常见吗?不可掉以轻心!中暑可以分为三大类: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以及多器官系统损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救治,死亡率极高!
一图告诉你,哪些人更容易得热射病↓↓
中暑了怎么办? 以下这些你要知道↓↓
◆将患者扶到阴凉通风处躺下,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
◆补充身体所需水分,最好是淡盐水;
◆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帮助患者降温;
◆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
◆如情况严重,应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独居的老年人。 很多老年人会因为怕冷、怕花钱而不愿意开空调;又因为“运动对身体好”的想法,大热天也要坚持“出门走一走”。相对脆弱的身体加上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导致老年人中暑。子女应帮助老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备好防暑降温的药物,劝说减少外出活动,如老人出现不适,尽快送医就诊。(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2/0718/45817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