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旅游
百年音乐厅 融入天津历史
2022年06月28日 09:35作为今年复工以来的首场正式演出,昨晚,一场“菊次郎的夏天”久石让钢琴曲梦幻之旅演奏会,让天津音乐厅重新回归,也拉开了天津音乐厅100周年系列演出的大幕。百年来,天津音乐厅为天津送来了电影、古典音乐等艺术,也融入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之中。
百年老店 让光影与旋律萦绕津城
20世纪初的天津,中西文明在此交融。1922年,著名的平安电影院四次易址后,在当时的英租界重新开张。通过平安电影院的银幕,很多天津人第一次接触到电影艺术。新中国成立后,平安电影院仍从事电影放映事业,1956年更名天津音乐厅。1985年,随着天津交响乐团成立,天津音乐厅进行了系统改造,可容纳大型交响乐队演出,天津古典音乐事业驶入快车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天津音乐厅迎来众多国内外名家名团,成为众多乐迷心中的艺术殿堂。美轮美奂的造型和出众的音效,令许多曾来此演出的艺术家赞不绝口。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对本报记者说,天津音乐厅作为一座位于市中心的音乐厅和天津交响乐团的主要演出场所,从硬件到音效都很好,每次到这里演出都能感受到观众们的专业、热情。
2005年,天津音乐厅拆除重建。2009年8月28日,镶嵌着金黄穹顶、拥有欧式船型造型的新天津音乐厅亮相,开幕演出由著名指挥家余隆率中国爱乐乐团上演。余隆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这场演出的盛况,称天津文化氛围之浓给他留下深刻印象。2014年底,天津交响乐团获得天津音乐厅承租权,将其作为乐团“主场”至今。2017年,天津音乐厅利用闲置仓库开辟了小剧场儒熙艺术馆,并于次年引入“和平共享书吧”,逐步升级为集演出、讲座、排练、阅读、新闻发布、“文惠卡”售票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
艺术殿堂 见证名家名作走向世界
天津音乐厅的生命始于电影,延续于音乐。天津古典音乐事业的持续发展,让这家百年老店青春依旧。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当数天津交响乐团的建立与发展。1985年,天津交响乐团正式成立,时称天津乐团,乐团创始人、著名指挥家王钧时担任首任团长。今年84岁高龄的王钧时回忆道,天交的建立,既是天津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天津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呼声。在艰难创业中,天交以天津音乐厅为基地,在推出交响乐演出的同时普及古典音乐。很快,天交成为了具有完整编制、可举办大型音乐会的专业乐团,还成功举办了赴上海等地的巡演,引发业界瞩目。
一座音乐厅和一支交响乐团的发展之路上,都需要一部里程碑式作品的首演为之“加冕”。1991年,王钧时率天交在天津音乐厅举办了一场载入中国音乐史册的音乐会──著名作曲家鲍元恺代表作《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世界首演。谈到这场演出,王钧时说:“鲍元恺老师做的这项工程不得了,当时的民歌不利于对外传播,而他把民歌改编成交响乐,国外乐团都能演奏。现在这部作品还在世界各地演出,把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世界。”除指挥天津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外,王钧时还把李德伦、俞丽拿、盛中国、石叔诚等一大批艺术名家请到天津音乐厅演出,让天津乐迷在家门口欣赏到名家风采。
一座拥有深厚底蕴的音乐厅也是许多著名艺术家的起步之地,天津音乐厅也是如此。著名钢琴家郎朗就是在此举办的第一次个人音乐会。王钧时说,1996年,年仅14岁的郎朗希望与乐队演奏钢琴协奏曲,但找不到合作乐团,王钧时率天交向他敞开大门。观看他练习时,王钧时敏锐意识到,“这个孩子肯定是个天才”。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不同于钢琴独奏,很多首次与乐团合作的琴童不知如何配合指挥家与乐团,郎朗却在音乐会上展现出超出年龄的成熟和对作品出众的驾驭能力。这次演出,成为郎朗艺术生涯的难忘经历,每次来津,他都会谈起天津是他艺术生涯起步的地方,对天津有着特殊的感情。
走过百年 天津音乐厅续写辉煌
随着我市文化事业的高速发展,2009年重建后的天津音乐厅,演出密度显著提高,除天津交响乐团外,天津歌舞剧院所属歌舞团、歌剧团、民族乐团和我市各类民间艺术团体,以及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都在此频繁演出,天津市新年音乐会等重要演出也在这里举办。2015年,我市推出“文惠卡”以来,古典音乐市场进一步被激活,天津音乐厅每周至少有两三场演出,年底时甚至一周内每天都有演出。这一阶段的古典音乐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小编制的室内乐演出显著增多,在天津音乐厅,观众不仅可以聆听严肃的交响乐,也可在轻松氛围中欣赏室内乐。市爱乐协会秘书长刘思东对记者说,30多年前,天津音乐厅每月只有一场演出,乐迷们可以回味很久,经常一票难求。现在演出场次增多,观众选择也随之增多,虽然火爆程度不及当年,但这也说明古典音乐进入到市民日常生活,彰显了艺术普及和文化发展成果。
百年历史风云变幻,天津古典音乐的接力棒在一代代艺术家手中薪火相传。近20年间,现任天津交响乐团团长的董俊杰是在天津音乐厅演出场次最多的艺术家之一。他说,他首次到这里演出是在2003年第四届“海河之春”音乐节中指挥中国当代民乐经典音乐会,排练期间他走遍音乐厅各个角落感受音效。董俊杰曾在海内外众多剧院演出,在他看来,一座艺术殿堂要留在所在城市的历史中,必须要与城市和市民性格相符,天津音乐厅无论是造型、装修还是历史,都与天津及天津人开放包容的性格高度契合。他期待用融合中西风格的音乐会和有特色的艺术节将天津音乐厅“填满”,让它成为天津人民的“金色大厅”。
百年前,平安电影院引入外来文化在天津扎根,开放、洋气是它最显眼的标签;走过一个世纪后,开放、包容早已融入天津的城市性格。今天的天津音乐厅不仅仍在响彻《命运交响曲》《天鹅湖》,也在奏响着《大寨红花遍地开》《连年有余》《津津有味》,还向观众讲述着《天津组曲》《海河组曲》《渤海春潮》。它对天津人生活的影响早已超出艺术领域。作为天津著名婚纱照取景地,以它为背景的照片还出现在众多家庭的相册中,见证着天津无数家庭的昨天和今天。身后的海河奔流不息,脚下的南京路车水马龙,天津音乐厅流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在宣示:我属于天津。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2/0628/45812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