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艰险方显勇毅 危难体现担当 天津津南消防救援支队抗疫突击队群像
2022年01月27日 14:20“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在哪里,我们就要战斗在哪里!”“防控一线正是检验我们初心和使命的地方!”新冠疫情在天津爆发以来,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抗疫突击队始终枕戈待旦,恪尽职守,奋战在任务最难处,坚守在抗疫最前沿。突击队员们牢记为民使命宗旨,做检测现场的维护者,做一线防控的突击者,做保障生活的服务者,构成了一张张英勇无畏的“抗疫群像”。他们用掷地有声的誓言,坚毅笃定的奉献,彰显着消防救援队伍的责任和担当,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道“蓝色防线”。
沈之闰:我要守卫我的家乡,让她永远安宁祥和
沈之闰的家就在天津市津南区,疫情发生以来,他比所有人都担心,更比所有人都勇敢。作为抗疫突击队的队长,突击队成立第一天,沈之闰就带领队员们立下军令状。“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病毒不退,我们不退!”掷地有声的誓言,诠释着突击队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忠诚与担当。
疫情防控事多面广,抗疫突击队作为津南区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机动力量,领取的任务更是时间紧迫、内容庞杂。沈之闰作为突击队的主心骨、所有队员的领头人,始终保持高度的负责和清醒的头脑。区域消杀、物资转运、封控隔离、居民管控……种种任务交织叠加,对整支队伍的管理提出极高要求。沈之闰对时间、场地和人员时刻了然于胸,合理安排力量,再亲自带队,奔赴最难最累的现场。
“任务再多,只要坚持,就有结束的时候。越是难熬,才越是考验我们的时刻。”连日的战斗,常常让队员们打不起精神来。沈之闰是队长,更是大哥,他用他特有的号召力与领导力,鼓励队员们,重新打起精神,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无论是早出晚归的执勤,还是通宵达旦的奋战,只要有了他带队,队员们面对再难的任务也会安心。
在这场抗击疫情战役中,沈之闰带领队员们逆行而上,扛起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的责任和担当,为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最牢固的铜墙铁壁。
(沈之闰与叶川)
武云龙:进入消防救援队伍,我就是逆行者
疫情发生以来,武云龙作为抗疫突击队副队长,始终带领队员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随着市级机关抽调增援的1000名志愿者即将入驻津南区,住宿问题却还没有着落。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任务指令后,武云龙立即带领抗疫突击队24名队员,前往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接收被子、床垫等物资。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历经7个小时的不停不歇,1000张床位全部搬运组装完毕。武云龙与抗疫突击队成员用铁肩挑起责任担当,用手臂与肩膀,连起防疫物资的传送带。看着整齐的床铺,汗流浃背的武云龙却露出笑容:“能让志愿者们睡好觉,我们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天津市政府紧急调派8852名志愿者,全力增援津南区疫情防控工作。武云龙带领队员再次承担志愿者住宿保障工作。他们火速行动,奔赴津南全区17个保障点位,着手住宿保障的床铺、被褥卸货工作。每到一处现场,突击队员们都轻车熟路,各自分工,一刻不停地将一车车货物卸载在指定地点。寒风刺骨,但武云龙却始终没有半点懈怠。从午夜,到凌晨,直至次日9时30分,武云龙不舍昼夜,争分夺秒,经过14多个小时的连轴运转,最终将1万5千多张折叠床铺、3万多床被褥全部完成卸载。
“穿上了火焰蓝,我就是逆行者。”武云龙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在疫情的战线上留下“火焰蓝”勇于奉献的身影。
(武云龙)
葛敏荣:我是党员,危险的工作我先上
听闻疫情战役打响的消息传来,葛敏荣立即放下手中的训练工作,第一时间向消防站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枚党徽就是一面镜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葛敏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以身作则,无所畏惧,主动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奋战在抗疫最前沿。自参加抗疫以来,每天按时吃饭,睡够六个小时对他来说已成奢望。搬运物资,搭帐篷,维持各个核酸检测点的秩序,给确诊病例小区挨家挨户装门磁系统……葛敏荣承担着各类任务,通宵达旦地工作已成常态。虽然很苦很累,哪怕有时整天吃不上饭,但他也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每次归队后,其他队员已放下疲惫抓紧休息,葛敏荣却还在尽职尽责,做好各项任务统计,记录一天的工作日志。
疫情抗击开展以来,葛敏荣带领所属的3人团队累计为5个小区10000余户消杀,为确诊病例小区共23栋楼3000余户安装了1800套门磁系统,5个核酸检测点3万余人提供了有力保障,装(卸)防疫物资累计80余吨,引导社会车辆共计40余辆,发放(收集)通行证120余次,累计工作时长240小时,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葛敏荣)
叶川: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
天津作为叶川守护了15年的城市,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乡。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让叶川和他身边的每一名队员都为之担忧。他顾不得危险,立即投身在抗疫的第一线,用行动彰显一名党员骨干的职责与坚守。
参加疫情以来,叶川一直带着队员奔赴在各个任务点位,连续工作已是常态。为了保障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叶川带着几名同志常常“不完成任务不罢休”。在红桥医疗考试中心,3000箱的抗疫物资,叶川与队员们裹着密闭的防护服,不歇不休忙碌七个小时,完成全部转运任务;在中国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叶川与队员们装载2000箱物资,再一刻不停分发到津南区各镇志愿者住宿保障点位,直至午夜三点方才全部完成。类似的情况每天都在重复,但叶川作为一名党员骨干,永远是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休息。“越是任务重、坚持不住的时候,越是需要我带头的时候。”叶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始终充满力量。
“爸爸,我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你啦。”电话那头,是叶川远在四川家乡的孩子对父亲的思念。参加抗击疫情以来,叶川几乎没有休息,只有在路上时,才可以抽空给孩子打个电话。多年在一线的坚守与付出已成一种习惯,但叶川早已明白,自己的付出,是为了更多人收获。
叶川是众多在一线默默无闻、守护着城市和人民群众安宁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努力争取抗疫斗争的早日胜利。
(叶川)
韩峰:在抗疫一线践行为民宗旨
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尽管困难重重、人手紧缺,可是韩峰却从未退却。作为抗疫突击队的骨干,他毅然逆行在防控一线,带领队员们紧密协作,当好疫情防控的“螺丝钉”,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践行“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疫区实施管控后,封控区多名群众反应自己的用药需求,韩峰作为突击队骨干,力克艰难险阻,全力为封控区居民的生命保障赴汤蹈火。辛庄镇封控小区金地艺境一名群众反应,父亲是尿毒症患者,每日需要做腹透治疗,但家中透析液储备已严重不足,父亲生命即将危在旦夕。韩峰得知情况后,火速带领队员,前往中医药大学一附属医院,运送20箱透析液,为患者送上生命的援助。这样的服务只是冰山一角,为群众运送药品、运送氧气瓶罐……类似的任务不胜枚举。只要有了韩峰在,辖区群众的医疗需求就一定会满足。他用实际行动向困难群众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在防疫一线展现着“火焰蓝”对人民群众的赤诚。
像韩峰一样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的消防队员们还有很多,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防控一线,奋战在场地消杀、物资运转、情况登记、封控管理的各个现场,用心用情做好人民群众的忠诚卫士,为群众撑起一把把生命的“保护伞”,用自己的热血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韩峰)
仝潇杰: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战斗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体抗疫突击队员不顾个人安危,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最大努力的奉献,仝潇杰就是这样的突出代表。在消防站执勤时,他是一名驾驶员,在抗疫突击队里,他承担着驾驶员的职责,更承担着抗疫一线“战斗员”的职责。身兼数职,他毫无怨言,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做着属于自己的奉献。
在津南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迫在眉睫之际,核酸检测试剂与生物安全运输箱却出现数量严重不足,散落在全市各医疗机构的生物运输箱资源亟需调配运输,情况十万火急。调配任务内容多、要求高,仝潇杰接到任务没有半点犹豫,立即投入驾驶员的角色,马不停蹄奔波于12所市区医院。领取相应物资后,又立即向100个核酸检测点进行物资投递。700余公里路途,100箱生物安全运输箱,22万余份核酸检测试剂,在仝潇杰与队友们不停不歇的11个小时连续运转后,最终全部保障完毕。
每当与队友共同完成任务后,队友们一上车便和衣而睡,然而仝潇杰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无论是寂静的午夜,还是通宵后的清晨,完成任务的归队路上,他永远打起十二分精神,直到安安稳稳把队员们载回队,紧绷的神经才敢些许放松。这些承担与付出,仝潇杰从未向别人提起过。每一场任务,仝潇杰永远是最后才能休息的人,他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坚持,在抗疫一线做着不一样的成绩。
(仝潇杰)
赵泓安: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
疫情发生以来,赵泓安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消防队员,快速完成了从“消防队员”到“疫情战斗员”的转变。作为抗疫突击队的一员,他无惧风险,勇担使命,时刻挺立在第一线,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展现着一名消防队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全市大批人员增援津南区之时,赵泓安与队友们负责保障志愿者及医护人员的物资运输。物资数量多、搬运任务重,赵泓安与队员们只有抓紧一切时间,动作一刻不停。搬不动了就提,提不动了就抱,抱不动的了就两人抬……经过17个小时通宵达旦的鏖战,最终完成了3500张折叠床,3000包大衣和床垫,500套桌椅,600顶帐篷,1000套枕头和被褥的运转。赵泓安用坚强的意志、无悔的付出,坚守着抗疫防线上自己的关键一环。他用铁肩担当守望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在疫情的战线上留下“火焰蓝”勇于奉献的身影。
为了守护津南区的安宁,还有很多很多像赵泓安一样的消防队员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用无畏和坚持,点亮着疫情防控一线的守护之光,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不可或缺的“消防力量”。
(赵泓安)
李志达: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自疫情发生以来,津南支队抗疫突击队全体队员,以非凡的勇气、无畏的作风,不断同疫情作战。在抗疫一线不懈奋战的,不仅仅是党员、干部们,更有众多不言苦、不言累,履职尽责的队员们,李志达就是其中的一名代表。
在疫情即将迎来转机之际,忽然而降的冬雪让户外的任务变得更加艰苦。接到上级指派后,李志达与队友们负责在防范区人员密集处进行秩序维持。执行任务要一直站立在室外,密封的防护服很快在内部凝起水珠,更加强化了初雪过后的严寒。维持秩序不允许有半点松懈,李志达就这样矗立在寒风中,用意志与坚毅克服寒冷。秩序维护的任务持续三个小时,任务结束回到车上时,李志达已经冻得说不出一句话。
抗击疫情不光有繁重的紧急任务、通宵达旦的连轴转,更多的是这样需要默默付出的常规工作。秩序维持,现场洗消,群众引导,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李志达对每一项任务都全面履行,像一尊不会倒的雕塑,昂立在抗疫一线。
因为穿上了这身火焰蓝,就成了百折不挠的“战士”;因为牢记责任,所以才不眠不休;因为肩负使命,所以才一往无前。正是因为有像李志达这样不畏艰险的奉献,疫情结束的曙光才更快地到来。
(李志达)
梁洪豪:用镜头记录勇敢
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疫情,梁洪豪以“战地记者”的方式冲锋在前,投入到消防救援队伍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不畏惧、不退缩,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担起自己的责任使命,确保了抗疫宣传持续有效跟进和开展,是他为抗疫做出的特别的贡献。
疫情发生后,梁洪豪作为抗疫突击队特别的一员,负责在一线现场采编视频及新闻稿件。封控小区、隔离点、核酸检测点、抗疫物资集散点等重点区域,都有他记录抗疫一线情况的身影。连日来,他跟随抗疫队伍,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一线人员的突出事迹,拍下了一个个在疫情中不退缩、不惧战的逆行身影,第一时间采写报送疫情防控一线情况图文、视频,让最美的身影被认真记录。
“尽最大力量做好宣传,就是我的抗疫任务。把一线执勤守护的身影、事迹及时宣传出去,就是我最大的尽职”,面对此次疫情宣传,梁洪豪有着不一样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以来,梁洪豪始终把党员身份挺在前面,全力以赴跟随抗疫突击队辗转奔走各个任务点位,用镜头、用文字记录着这场疫情的每个关键瞬间。疫情不退,他的战“疫”宣传也将持续进行。
(梁洪豪)
王宇:给队友们坚实的依靠
自抗疫的战斗打响以来,津南消防支队抗疫突击队始终承担最紧急的任务,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突击队员们冲锋陷阵的背后,有着一个让队员们始终放心的依靠,那就是王宇在队里的坚守。
王宇负责抗疫突击队的饮食保障。他说自己的任务很简单,战友们要吃饭时,把饭菜做好就行。他的任务也很难,因为要随时有饭吃,就意味着一直都在准备。抗疫突击队是津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机动力量,只要有任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立即出动。为了保证队员们随时回来都有可口热乎的饭菜,王宇独自承担了四十几个人的伙食保障职责。战友们在一线奋力拼搏时,也是王宇在餐厅操作间努力的时刻。疫情以来,不能准点开饭是常态,王宇却始终随时待命。队员们晚上十二点归队,十二点的新鲜饭菜准时做好;凌晨五点队员们回来,五点的餐厅也一定有冒着热气的伙食等着大家。有了王宇,队员们再累,也知道有个家在等候着他们。
(王宇)
除了伙食保障,王宇还承担着单位的值班值守,队员们在一线战斗多久,王宇就在队里坚持多久。大家工作时,王宇跟着一起工作;大家休整时,王宇依然在保障、收拾。连日的困顿,让王宇只要趴下就能睡着,但他却始终如一,未言半点辛苦。“队里就是战友的家,有了家的支撑,战友们才能心无旁骛地冲向前。”王宇为了这个信念,付出着比任何人都多的心血。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2/0127/45736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