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天津红桥区处处出实招 见实效

2021年09月08日 21:32

9月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红桥区介绍了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情况。

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征程上,红桥区委、区政府围绕“打造绿色城区、建设美丽红桥”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教育兴区、土地强区发展举措,坚持每年精心组织实施“20项民心工程”,努力在“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上下功夫,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2020年红桥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542元,近五年来年均增长6.86%,居民期望寿命提高到81.89岁。

棚户区改造全面报捷。红桥区提前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017至2019年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任务,累计完成征收73.77万平方米,占全区总户籍人口近1/3的3.33万户、超过15万名群众实现“安居梦”,补齐了红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多措并举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红桥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加快教育载体建设,建成新五中、红桥第二实验小学、天津三中附属小学等一批现代化教育载体,提前一年完成补齐5370个学前教育学位缺口任务,教育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接下来,红桥区将进一步细化教育资源布局的专项规划,计划至2035年,改扩建各类学校98所,预计有幼儿园49所、小学28所、中学21所,能容纳7万多名学生,满足该区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

红桥区用两年时间新增养老床位850张,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养老院29家,现有床位3180张,是本市率先完成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35张床位的区。全区9个街道建成一级老人家食堂10个,二级老人家食堂104个,实现了对全区所有老年人配餐服务的全覆盖。通过社会化、引入社会力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95家。红桥区还形成了养老院、老人家食堂、日间照料中心“三驾马车”协调联动的工作模式,极大提升了该区为老服务水平,满足了广大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十四五”期间,红桥区将进一步围绕“三驾马车”的联动模式,积极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红桥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天津市文明城区。10个占路市场和7个自发市场全部清撤,辖区112座旱厕全部消除,违规鸽舍彻底整治,解决了南大寺周边环境死角、铃铛阁宰牛点等二三十年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供热改革和扫保机制改革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精心守护“绿水青山”。红桥区深入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昔日“渔民村”变身14万平方米的子牙河滨河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93%、绿地率33.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89平方米。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实效,“三河五岸”更加优美,绿色成为红桥发展最亮的底色。

民计民生有效保障。红桥区对民计民生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每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亿元以上,实现应保尽保。顺利完成863.1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远年住房三年改造任务。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得到百姓大力支持,目前,正在施工的电梯有7部,其中3部已进入收尾阶段,本月内就可交付使用,4部预计11月底完工。还有4部已通过意见征询,很快就可以开工建设。10个历史遗留房地产项目全部具备发证条件。新建、改建了17座标准化菜市场。精心打造了10个医联体,提前一年半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部7个急救站点。

红桥区还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大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切实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先后举办30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旅游节,成为天津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连续开展28届“民族团结月”活动,民族宗教发展和谐和顺。10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加高效,形成了具有红桥特色的“十个一”工作模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1/0908/45647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