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生活

致敬 那一群“最可爱的人”

2020年10月22日 21:27

杨树柏

张文海

王彬

孙兆祥

刘庆瑞

首战两水洞、阻击黄草岭,围歼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染上甘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讲述他们当年参加战斗的情景和感人故事。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的鲜活面孔,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穿越时空,激励后人,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腔热血,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杨树柏

“当时炮弹就从我的脸边划过,留下了这道伤疤。”“当兵的有责任,绝不能丢下伤员,只要伤员还活着,拼了命也要把他救下来。”……每到抗美援朝纪念日,杨树柏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作为参战老兵,这是镌刻于心头抹不去的烙印。

在北辰区双口镇双口三村,已是95岁高龄的杨树柏,看上去身材消瘦,但在讲述抗美援朝那段难忘经历时却是充满力量,血性十足。“我是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950年随着部队入朝作战。”

初入朝鲜战场,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他们都是自动的步枪、卡宾枪,虽然在武器上比不过人家,但我们不怕敌人,满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这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在横城阻击战中,杨树柏一人掩护全排安全转移。杨树柏珍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也记录下了平凡人的不凡力量。

居高临下和敌人交锋,眼看着对手逼近攻上山头,而身边的战友又一个个倒下,为了保全所在队伍的战斗力,杨树柏向排长请战,一个人留守,为战友转移争取时间。“我清楚留下来意味着什么。”谈起当时的情景,杨树柏说,革命军人就是不怕牺牲,他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趁着敌军攻击间歇,杨树柏把所有弹药武器做了清点,然后依次码放,等敌人再次进攻时,他跑动还击,“近的用手榴弹,远的用冲锋枪。敌人一整天打不下来,就从侧面打。”敌人的枪林弹雨,把杨树柏的脸上、手上、身上,划出一道道伤口,所幸没伤到要害。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杨树柏挡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圆满完成掩护全排撤退任务,立下了大功。

同生死、共患难,这是中国军人誓死不忘的战友情。在与部队会合的途中,杨树柏发现了一名掉队的战友,“他的左腿膝盖被炮弹炸碎,小腿与大腿之间只剩一层肉相连,我给他做了简单包扎,止住了血,让他架着我脖子,我搂着他,我俩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他怕连累我,不让我管他,我跟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会不管你’。”

当敌机发现他俩行踪时,从高处往下俯冲,同时用机枪扫射、扔炸弹。处在平坦地带,身边只有近旁的一条河流,本是冰封已久,被炮弹炸开,顿时冰凌翻涌,寒气逼人。无奈之下,杨树柏只能拖着伤员潜入冰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僵持,才脱离了险境。之后,为了让行进的步伐快一些,也为了给战友在行走时减轻疼痛,杨树柏向朝鲜老乡借了一头牛,“他们看见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毫不犹豫地把自家养的牛给了我,还谢谢我们对他们的援助。”对于借牛的事,杨树柏念念不忘,找到部队后,部队领导另派他人把牛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行动再一次打动了朝鲜人民的心。

战火平息,杨树柏尘封功绩,开启新的征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放弃市区国企工作,选择回乡务农,挣工分养家糊口,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杨树柏被介绍在一所学校负责门卫工作。杨树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国家叫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我就应该到哪里去”,这是一位老兵无悔的抉择。

“上战场前,已做好牺牲的准备”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张文海

“上战场前,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波澜不惊的语气,仿佛在叙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就是当年张文海与战友们内心最真实的独白,简明而悲怆。

5年前,已经87岁高龄的张文海老人,长途跋涉从天津去往吉林临江,只为趁着身子还算硬朗,回到曾经“入朝”的地方再看一看。

因为,他是一名曾经在朝鲜待了4年之久的抗美援朝老兵。那里,有他们的浴血奋战,那里,有他们的无上荣光。

1950年10月,张文海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入朝参战。“之前,在解放战争中受了点伤,组织就把我分配到后勤二分部六大站十七分站任参谋,负责军需物资的储运与发放工作。”

进入朝鲜后,张文海所在分站迅速研究部署军需物资运输路线。“当时,整个后勤线都是夜间行军,敌军一有飞机过来,防空哨就会鸣枪,我们赶紧关灯。”老人回忆道,当时最艰险的应该就是上甘岭战役了。

“整个战役打了43天,苏联援助的武器弹药由火车直接运到谷山,再通过汽车转运到前线。当时的运输路线被称为‘魔鬼通道’。”老人说,那时候物资存放点也经常遭受敌机轰炸,整个后勤部队承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车辆和物资损失。

“看过电影《上甘岭》不?战场上比电影中更加残酷。”老人说,“战役刚开始的时候,炮弹在身边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到后来,都听不到声音了。”因为,每天在飞机的轰鸣声和炸弹的爆炸声中穿梭,早已经耳鸣,还因为炮弹的密集程度,把山头原本坚硬的石头炸得粉碎,土地被炸得松软,到后来炮弹落地都没有什么声音了。

几年间,张文海在朝鲜参加了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那里,让他永生难忘。1953年9月5日,张文海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1月,张文海转业地方,先后任五金机械公司经理办机要秘书、辽宁省石油公司人事科副科长、中国石油公司沈阳供应站锦西办事处主任、锦西石油五厂电气指导员等职。

1975年1月,他来到大港油田,作为建设者和开拓者见证了大港油田的建设和发展。此后的45年,再没有离开过。

“经历战争风雨,更欣赏和平彩虹”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王彬

已经离休30年的王彬,仍然保持着军人作风,每天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整点新闻,定时散步、看报、唱歌、锻炼身体、活跃头脑,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提起70年前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壮举,老人家平复了一下情绪,记忆的闸门瞬间开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一一重现。

1948年秋,解放军军代表来到王彬就读的河北省潞河中学进行招兵宣传。当时,他正读高二,与三十多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报名参军。因为文化程度高,他被选入有“旋风部队”威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军部文干队。

1950年10月20日,王彬随第40集团军文工团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沿老义州、朔州、北镇温井向熙川方向前进。文工团团员都是一专多能,除了日常的宣传动员外,还要负责护送伤员等战情工作。

王彬说,当时的战场没有前后方之分,因为美军轰炸机随时会来轰炸。1950年12月的一天,他和战友奉命护送近百名伤员回国,行至半途,美军轰炸机呼啸而至,炸弹雨点般砸下,转眼就将运送伤员的一辆卡车炸毁,队伍也被冲散。与战友失联的王彬,独自一人带领三十多名伤员就地宿营,安顿妥当后,他顶风冒雪搜寻附近部队,终于找到友军,解决了伤员的吃喝住医难题。经过短暂休整,这些伤员被安全送到下一个接应站。当时,王彬刚满20岁,沉着英勇的表现,让他荣立个人三等功,不久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还有一次轰炸令王彬至今难忘。那是1951年秋的一天,他和战友正在防空洞内为战士评功,突然敌机来袭,一颗子母弹落下,先是将洞外种的小白菜齐头削去,接着穿过洞顶上的木盖子和掩体层爆炸,王彬和其他年轻战友迅速趴在地上,但话剧团一位饰演老人的演员,因为年龄稍大,动作略迟片刻,被四散的弹片击中颈动脉当场牺牲。

从第一批入朝,到1953年最后一批回国,王彬在朝鲜战场坚守了3年。归国后,他历任通信参谋、科长、120师政治处副主任,后转业天津邮电管理局,任该局老干部处处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全心、全情投入,时刻保持着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本色。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他感慨地对记者说:“战争经历磨砺了我不忘初心的意志,经历过战争就更加热爱和平,经历过风雨就更加欣赏彩虹,受党培育70年,就更加感觉党的伟大。”

“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消灭敌人”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孙兆祥

总有一种记忆,时间无法抹去,对于孙兆祥老人来说,唯独忘不掉的是战火硝烟中的峥嵘岁月,还有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

“我在27军81师炮兵团……”说起部队番号,这是镌刻在一个老兵心中的荣誉;“这是一排长,这是副连长……”手里拿着照片,提及老战友,他思绪万千……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从淮海战役前线撤回的孙兆祥和战友们辗转北上奔赴新的战场,“我们刚到第一个集结地,就遭遇了飞机轰炸。”人员就近疏散,后勤及装备物资损毁严重,被迫转移。“由于后勤保障供应不上,我们一天只能吃一顿或两顿饭,为了避免敌机轰炸,我们不能进屋休息,只能露宿在雪地里,许多人手脚被冻裂溃烂。”恶劣的天气,让孙兆祥落下了阴天下雨腿就疼的毛病。安全抵达指定地域后,任通信班副班长的孙兆祥,因行军过程中积极主动帮助体弱生病战友、勤于吃苦荣获“四等功”。

作战中,孙兆祥一次又一次冲锋在前,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当时在战场上,谁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远,是坎坷,还是宽阔,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往前冲,消灭敌人。”正是怀着一颗无所畏惧的心,当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拦住了去路,一颗颗炮弹在身边爆炸,为了扶起摔倒在河里的战友,孙兆祥的左小腿被炮弹击中,他忍着疼痛,拔出弹片,用布勒住伤口,穿山越林步行三十多里路……孙兆祥用行动诠释革命精神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从朝鲜归来后,孙兆祥一直在部队里散发着光和热,直至1963年底转业到天津静海独流镇,在新的岗位上,他依旧坚守平凡、甘于奉献。

“我的命,战场上捡回来的”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刘庆瑞

在河北省安国市抗战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年轻人身穿戎装、头戴军帽,脸上洋溢着青涩的笑容,他,就是刘庆瑞,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以及金门炮战的老战士。

如今,刘老已是95岁高龄,当过炮兵的他,双耳几乎失聪,只能借助着助听器,勉强与外界沟通。回想起与战友们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的日子,老人唏嘘不已。

“上甘岭战役前,我在前线观测所,在战场一线矫正炮击点位。那时候,志愿军的物资被美军封锁,没有吃的,大家就挖野菜,直到因为食物原因导致视力严重模糊,被迫从前线撤回……”老人的语速很慢,时而哽咽,时而眼角泛出泪花。

“我的命,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那时,老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六师四十团二营五连的一名排长,马良山、高望山、望海山、大德山、盘龙山……一场场阻击战打下来,许多战友长眠在异国他乡。

“小邱是我们排的饲马员,当时,一颗炮弹落在我们阵地,一声爆炸后只见他躺在地上,肚子被炸出一个窟窿,没过多久人就没了。”前不久,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回沈阳安葬,听到这个消息时,老人非常激动,“说不定小邱就在这里,希望他能早点‘回家’。”

因为炮打得准,1952年到1964年期间,刘老在炮兵六师四十团先后担任排长、副指导员、正指导员、副营级教导员,后转业到天津市百货公司,一直干到离休。

刘老的老伴儿王秀兰比他小10岁,也已是85岁高龄,两人相伴走过了60年的光景,谈起当初为何要嫁给刘老时,王奶奶脸上露出幸福的神色,“我就喜欢英雄,他那时当兵打仗,就是我眼中的英雄。我跟他说,你活着回来,我就嫁给你。”战火中,这是最美的誓言。(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0/1022/45420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