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州实现全部脱贫 十年援青“十聚力” 山海同心奔小康

2020年10月14日 17:50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一个个带领当地群众走向致富路的扶贫项目,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无不凝结着天津援青人十年来的倾情付出与深厚情谊。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天津对口支援青海藏区的重大决策。十年来,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口支援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中央要求、黄南所需、天津所能”,用真心、讲真情、动真招,通过资金注入、项目援建、产业扶持、智力帮扶等“十聚力”方式,全方位开展对口支援,为黄南州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力助推黄南州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成为黄南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经济大发展 援青有温度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黄南州尖扎县德吉村的村民们忙坏了,这个异地搬迁的新村住着都是曾经的贫困户,如今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还吃上了“旅游饭”,不少村民的农家院在8天假期的盈利,赶上了以前一年全家的收入。以“党建领航+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德吉经验”,通过“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办法,带动251户贫困户就业,德吉村还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天津援青探索创新“开发式”对口帮扶模式,瀞度水厂完成投资近3亿元,累计向5400名贫困劳动力发放扶贫资金近600余万元。支持农牧业良种工程、黄芪当归党参种植业和黄果果酱项目,精心培育芦笋、中藏药材、母畜牦牛等合作社,项目惠及十多个村的贫困户。借助天津农业科技力量,援建果蔬智能温棚,做大做强设施特色农业,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新亮点。引入天津昊航复合管业有限公司来青建厂兴业,“飞地经济”实现零的突破。

十年来,本市始终坚持援建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累计落实援助资金10.35亿元,实施援建项目227个,其中,2020年实施援建项目42个。

民生大改善 援青有温度

黄南州同仁县黄乃亥乡,有着“宁肯给桶奶也不愿给碗水”的历史,百姓吃水犯难。如今,天津帮扶实施的重点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该乡720户3053人的吃水问题。在本市的援助下,泽库县城至东科日村、郭泽多至夏宗果公路相继建成,被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联心路”,1075户4440人直接受益。天津援助黄南州的十年间,始终把解决“行路难、饮水难、如厕难、脱贫难、看病难”摆在优先位置,实施牧民村落人居环境改善、农牧业良种、偏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贫困村饮水安全、乡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着力破解“小实事”背后的“大民生”问题。

而黄南州的学校,因为天津的帮扶,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全新的校舍盖起来了,各中小学还有了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实现远程教学全覆盖。本市持续深化“组团式”教育帮扶,在黄南州各县分别选取一所学校,由援派教师组团进驻,既抓教学又组织教研,带动辐射其他学校办学水平、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的提升。“名师进黄南”访学活动持续实施,本市名校长、名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到黄南州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公开课、培训班达百余场。

在健康扶贫方面,本市大力帮扶黄南州提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藏医院药浴楼、州医院内部网络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及增设医疗设备。升级“组团式”医疗援青,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实行团队作战。州医院组团式帮扶团队累计诊疗患者765人次,实施手术152台,6项医疗技术填补州医院空白。培养当地医疗技术骨干,组织医务人员赴津培训,推行“师带徒”式培训。举行“名医进黄南”系列活动,同时参与教学查房、学术讲座、临床经验交流等活动。天津眼科医院连续5年上高原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40余例;泰达心血管病医院为43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手术,为2000余名贫困群众开展核磁共振免费筛查。黄南州与滨海新区签订跨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使当地群众可以享受国内顶尖的医疗资源,惠及黄南州27万参保人员。

如今的黄南州,已全部实现脱贫。在天津援青力量的推动下,百姓正在迈着坚实的步伐,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0/1014/45409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