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农学院教授张树林假期下乡帮扶养殖户 他将论文写在津沽大地上

2020年10月14日 12:10

 “听君一席话,胜养十年鱼。又辛苦您大老远跑一趟!”东丽区金钟街南孙庄村水产养殖户孙克辉,对前来给他帮扶指导的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张树林教授不停道谢。金秋阳光洒在村里600余亩鱼塘水面上,光影斑驳的涟漪荡漾着丰收的色彩。

7日,记者跟随张树林教授来到南孙庄村,在孙克辉承包的鱼塘边,记者看到鱼塘中间建有多条养鱼“跑道”,“跑道”一侧是推水增氧装置。“这个装置能够推动鱼塘水体全天候循环流动,让鱼苗逆水游动‘跑步健身’。同时,鱼类的排泄物不断被推送到集污区,保持水体清洁稳定。”张树林介绍,这种“跑道养鱼”循环水养殖技术不仅能提升鱼塘自身净化能力,基本实现全程尾水零排放,还能提高鱼肉的品质,卖出好价钱。“有了这个装置,养鱼的经济效益能提高15%至20%。”孙克辉对记者说。

和孙克辉一样,村里多家养殖户靠养殖淡水鱼和南美白对虾,收成都不错。“好技术带来好收成,多亏了张教授,他可是我们的致富引路人。”孙克辉笑着说。张树林教授是天津市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水质调控岗位专家,也是市科技局聘请到村里的科技特派员,他的到来让村里的养殖户从自行养殖的散户变成了具有科技含量的“正规军”,从原来的凭经验养殖转变为靠科技致富。

孙克辉告诉记者,南孙庄村以往依靠传统经验的粗放式养殖模式,池塘水质逐年恶化,氨氮超标,水体频频出现蓝藻等有害藻暴发、水体酸碱度失衡等问题,导致产量不同程度下降,一些养殖户劳累一年最后反而赔了钱。

在鱼塘“跑道”上,张树林拿出采水器边从鱼塘取水边对记者说:“昨天接到养殖户的电话求助,我们先测定一下这里主要水化指标是否正常,再观察一下浮游生物情况。”他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水体中微囊藻等蓝藻数量比较多。“像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用小球藻等有益藻类来抑制微囊藻。”张树林说。

同行的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博士张达娟告诉记者,张树林把多年来教学科研主要成果——基于水生生物的蓝藻控制技术为主的水质调控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手把手教村民如何调控水质、查看测量水质、分辨水藻种类。今年,张树林带领的团队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等地多家养殖户免费提供了淡水小球藻十余吨,大大解决了养殖户的难题。

除了面对面指导,张树林还利用微信和QQ等随时与养殖户们进行交流,方便养殖户的应急之需。他还在教学之余挤出时间,整理出养殖相关培训资料,免费发放给养殖户。“做好惠农实事,最重要的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将我们的科研成果迅速及时地变成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将论文写在津沽大地上,这就是我们科技特派员的追求。”张树林对记者说。(津云新闻编辑尹辰辰)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0/1014/45408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