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结对帮扶困难村市级补助资金标准提升一倍

2020年08月08日 04:44

8月3日,在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坚决打赢结对帮扶攻坚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道刚就全力改善结对帮扶困难村的出行环境,充分发挥乡村公路在帮扶困难村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性作用,为帮扶困难村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交通设施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市交通运输委出台《关于做好结对帮扶困难村乡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的通知》,从精准调研施策,解决资金短缺制约难题,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年来,全市累计安排农村道路提升改造740公里,超出项目库计划140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提升改造670公里,剩余项目将在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470余个帮扶困难村将直接受益。

为缓解结对帮扶困难村修路资金压力,市交通运输委积极优化道路改造预算和资金补贴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将结对帮扶困难村的市级补助资金标准由原来的15万元/公里提升到30万元/公里,同时按照“市、区财政不低于1:1配套”的原则带动区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缓解了帮扶困难村修路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已安排补助资金2.2亿元,使得许多历史上的“老大难”道路得到了改造,有效提升了帮扶困难村出行环境。

在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作中,市交通运输委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在路网、路况和安全系数三个指标上综合发力,通过建设更便捷更优质的公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在现实中得以完美体现。3年来,仅市级安排补助资金新建的道路就达到了240公里,重点增加了村庄外出道路和打通了一批“断头路”,使困难村群众出行有更多选择。同时,注重建设通往村委会、学校、养老院、卫生所、派出所等连接群众出行关键节点的乡村公路,扩大了乡村公路的服务辐射范围;累计安排道路大修370公里,提升改造乡村公路130公里,将路面宽度为4米的乡村公路全部提升至6米以上。根据交通量情况,因地制宜增加路面结构厚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随着道路设施的开通完善,人居环境和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累计安排建设安防工程279公里,其中2018年—2019年完成建设224公里,今年的55公里安防工程任务将于11月份完工。

与此同时,农村公路设施不断提升,一些村庄发展起了旅游和特色农业产业,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刘道刚介绍,以宁河区廉庄镇为例,该镇的木头窝村紧邻蓟运河,依河而建、因水而兴,具有优越的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并被纳入全市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村里原有一条长1.7公里、宽3.5米的木头窝路连接宝芦公路,为进出村庄的唯一公路通道。2018年,宁河区启动木头窝路提级改造工程,宝芦公路至木头窝村入口段采取双向4米车道设计、村内路段路面宽度提升至6米。项目竣工后,公路两侧遍植果树,周边稻田发展稻蟹混养,形成了一处乡村美景。按照规划,木头窝村正在打造集水稻种植、研发、生产加工、生态休闲、特色旅游于一体的智慧型特色小镇、慢生活体验乐园和农游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即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各方游客到来。

“再比如宁河区的兴芦公路,起于七里海大道,连接俵口镇的8个行政村,全长5.2公里。这条路10多年未进行大修,路面坑洼不平,沿线周边2万多名村民出行不便,严重制约了俵口镇的经济发展。今年,宁河区专门研究方案、筹集资金,实施了兴芦公路大修工程,已于5月底完工。兴芦公路的大修改造补齐了俵口镇交通短板,为俵口镇依托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和自身文化产业,发展 ‘生态+文化’的文旅模式,打造‘北国江南、湿地水乡’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俵口镇落地开花。”刘道刚说。(津云新闻记者柴莹)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0/0808/45368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