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帮扶组走进田间地头:为东赵村农民栽起致富新苗
2020年06月10日 23:02“到东赵村来帮扶,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历。”提起三年扶贫工作,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驻宁河区东赵村帮扶工作组组长魏炜满是感慨。从来之前的壮志满怀、到初被现实“泼冷水”、再到重整旗鼓实现扶贫跨越,三年来,魏炜觉得在东赵村的对口帮扶工作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刚来的时候,村集体一点收入都没有,而我的想法是想给村集体挣上20万元左右的盈余。当初觉得,这个目标并不遥远。”彼时刚到宁河区东赵村进行扶贫时的魏炜,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任务有多艰巨。直到自己走进了田间地头、真正在村子里住下了,才明白想要完成这个村集体增收目标,并不容易。“没办法,当地留守居民以老弱居多,现有的土地利用率很低。”正因于此,魏炜和他的三人工作组团队第一时间就是要把村民的土地集中利用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集体的规模效应。
事情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彼时村民种地的人均收入很低,仅仅靠种植一些传统的小麦和棉花获得,每亩年收入仅为300-500元。“个人耕种靠天吃饭的痕迹更重,收入水平也很难提升。”2017年8月份才刚到东赵村的魏炜来说,想要打入这个“陌生的集体”,仍然显得非常困难:“我就和先和村两委班子以及镇领导沟通协商,然后每家每户进行走访,一个一个地劝说开导,向他们讲解我们的政策。”而村民张瑞山也表示,刚开始魏炜等帮扶工作组的人来到自己家中讲解政策的时候,自己其实也抱有疑惑:“土地不流转好歹每亩有几百块的收成,流转出去,自己还能有保障吗?”
魏炜和工作组同事们也了解到大部分村民都有这样的疑惑,于是向村民们保证,每亩地会以“保底1000元+分红”的形式,年底向村民分钱。尽管有部分村民还怀有疑惑,但看到隔壁的西赵村在经过前几年的帮扶后收入已经大幅提升,而且部分村民更是在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介绍下,看到了别的村子进步的情况,明白了只有村集体做大做强了,自己的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于是,东赵村的村民开始陆续转变观念,到2017年底、2018年初左右,全村的1170余亩土地都流转到了合作社,开启了规模化作业的新时代。
对农业仍然属于“门外汉”的魏炜来说,搞清楚土地该种什么、种什么最值钱仍然是个难题。为此,他跑遍了天津各大农科技所,朋友圈里所有农业专家和朋友都请教了个遍:“我生长于城市,但是对于农村仍然充满着好奇和关注,干咱们扶贫工作的,就是要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就这样,帮扶工作组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专家请到了村里,一点一滴学习种植先进经验,原来种植棉花、小麦的土地,换上了奶油西瓜、特殊品种黄瓜和辣椒,采用大棚种植,分期轮作,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肥力,还让土地可以减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避免因为各种突发情况造成的收益下降。而在与企业进行产销合作的情况下,东赵村的奶油西瓜不仅产量销路有保障,更在品牌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已经申请注册了商标,相信很快就会批下来,到时候,就可以把咱们东赵村的品牌打出去!”面对未来,魏炜信心满怀。
如今的东赵村,在2019年已经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结余20余万元的新高峰;而村民们在每亩保底1000元的情况下,光土地收入一项,就年超万元。不仅如此,由于西瓜、黄瓜、辣椒等经济作物劳动力需求不高,村中的一些有余力的劳动力就被解放出来了,可以到村子周围打打零工,再挣一点工资性收入。而村民张瑞山更是笑开了花:“肯定是开心嘛!我今年65岁了,每年都有几万块的收入,自己也不用太劳累。村里有活咱不仅能帮着干点,还能再赚点零花,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而看到村民喜笑颜开、对帮扶工作组不停点赞,魏炜也终于明白,三年辛苦没有白费,自己的行动,更是实实在在地刻在了东赵村老百姓的心中。(津云新闻记者朱绍岳)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0/0610/45321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