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建言资政谋良策 凝心聚力促发展──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委员联组讨论发言摘登
2020年01月21日 17:042020天津两会
天津北方网讯: 委员联组讨论是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展现人民政协界别协商特色、体现界别优势的重要形式。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监察委、市“两院”领导同志看望出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讨论,与委员共商天津改革发展大计。委员们踊跃发言,围绕事关天津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民生等热点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本期大会专版摘登部分委员讨论发言。
文化社会篇
文化繁荣 社会文明
深入挖掘和完善天津特色夜市文化
市政协委员任欢就深入挖掘和完善天津特色夜市文化提出建议:
1.招商应有针对性。对区域周边民间的百姓口碑小吃展开落地征选,适当减少连锁品牌的项目,增强“随机”感受,对于一些手工文创产品可多元引进,丰富夜市内容,增加夜市“烟火气”和文化立体感受。
2.夜市内容增加展演活动。可与天津特色小剧场演出、公立和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结合,让天津特色馆藏、相声曲艺等展演活动成为夜市一部分,让游客通过逛夜市最快切入“本地生活”频道,留住游客脚步,促进夜市经济消费。
3.挖掘研发具有天津特色的夜市文化项目。包括特色小吃、名家名段、拍照打卡地乃至夜市文化衍生品,力求每个夜市各有特色,以便宣传推介。
4.拍摄夜市短片和小视频。建议参考纪录短片《宵夜江湖》《早餐中国》等拍摄手法,有重点地把具有天津本土特色夜市美食、小剧场演出、拍照打卡景观等拍摄成短片或精彩的小视频,通过官方和网红媒体推广。
5.营造“网红城市”氛围。打造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网红夜市,让天津夜市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尽显天津卫的“灵气”!
推进少数民族
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市政协委员赵玉喜就我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建议:
1.少数民族乡村绿色生态发展要开新路径。大力发展核桃种植、蜜蜂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民俗文化体验游、康养娱乐游、登山健身休闲度假游等新产业,增加少数民族乡村群众收入。
2.少数民族乡村实施精准脱贫要有新举措。建档立卡,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实施精准帮扶低收入户行动,确保2020年底达到小康水平。推动富民工程,发展特色帮扶产业,打造少数民族乡村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健康养老、就医、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少数民族乡村群众生活质量。
3.少数民族乡村改善整体环境要上新水平。做好少数民族乡村环境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环境绿化美化、特色民居和村寨建设要突出民族文化和乡野特色,打造现代化民族乡村美丽田园景观。将少数民族村纳入我市农委组织实施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提升少数民族乡村整体生态环境水平。
4.少数民族乡村建设发展要立新机制。建立健全支持促进少数民族乡村建设发展的组织领导、帮扶政策和重点项目等制度机制,提升帮扶实效。做好“同心工程”和“光彩事业”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帮扶项目内容。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推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同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建设发展,推动我市少数民族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市政协委员冯宽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多样性和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富于乡村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踪影难寻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要重视乡贤文化。挖掘培养有学识、有威望、有影响、有群众基础、为农民所想、愿为农民服务、热心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熟悉了解当地的文化情况的“新乡贤”,让他们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人。
2. 要重视节日文化。公共节日、传统节日、农民丰收节,还有当地农民的民俗节日,是民间的文化传统、当地村民的集体记忆,也是约定俗成的生活庆典,是他们情感集体释放的载体,更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生活。重视这些节日,发挥这些节日的文化功能,使之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 要重视乡村文化主体。乡村的原住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多听取原住民代表的意见,体现原住民的价值,增加他们的参与感,让文化的建设、规划和举办的活动,更能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文化建设功能,丰厚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底蕴。
4.要留住乡愁。在基层文化活动场所,构建一个乡村历史文化可追忆、可感受的新空间,引导村民热爱自己的乡村、自己的文化,并以先人的文化创造而感到荣耀,吸引能人返乡建设,促进村民团结一心,建设美丽家园。
经济政治篇
稳中求进 变革创新
建设我市医学技术与装备产学研基地
市政协常委于春水就加快我市医学技术发展建议:
1. 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医学技术与装备发展规划。制订医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指明研发重点、提出发展路径、制定支持政策。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规划落实。
2. 建设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适应新时代医学技术发展,掌握医学、理学、工学知识,具备较强医学新技术研发能力高端人才。以天津医科大学获得国家医学技术专业首批一级博士点和天津大学首办智能医学专业为契机,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先发优势,使其成为我国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3. 加大对高端医学技术研发人员引进与培养力度。引进与我市医学技术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医学技术领军人才与团队;吸引国内外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参与我市医学技术教育与研发;多渠道加大对我市现有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4. 建立我市医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或医学技术研究院。将天津高校、研究院所、企业进行整合,科技局结合国际研究热点和国家重大需求设置联合攻关项目,通过校—校、校—企、校—所之间资源整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突破医学技术领域关键问题,取得可转化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5. 建立高效的资源整合及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不同学科及单位的交叉融合。制订政策鼓励医学技术领域深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实行联合办学、组织头脑风暴沙龙等,使我市医学技术相关的高校、院所、企业充分了解、深度沟通、交叉合作、形成合力,推动我市医学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
利用应用场景驱动
促进我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市政协常委翟延慧就我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问题建议:
1.明确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坚持“技术创新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和“应用场景驱动”三措并举。当前将重点放在应用场景开放和拓展,通过应用场景开放促进产业集聚和发展;中期将引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生态作为重点;远期侧重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2.制定出台强有力的政策。出台促进我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的实施意见、细则、办法及计划,形成配套政策体系;明确应用场景开放中涉及的责任部门、工作机制、实施标准、资金管理、进度管控及评估督查。
3.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区。对政府、产业、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细化分类,形成《天津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名录》,定期迭代更新并发布;通过全球征集方式优先突破,将应用场景开放落实到具体动作和点位需求。
4.强化应用场景开放对企业的扶持和集聚效果。支持本地企业参与我市重点应用场景项目建设;梳理我市人工智能技术层、应用层企业情况,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供给目录,组织开展供需接洽会;实现以场景开放促企业集聚、以开放补短板。
5.加大对应用场景开放的资金扶持力度。投入专项财政资金开展示范;专项资金、基金引导企业加大应用场景建设投入;在民生领域应用场景建设中,通过特许经营权、引入社会资本等举措,解决资金“卡脖子”问题。
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全方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政协委员杨哲就提升监管执法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问题建议:
1.创新监管执法理念,做到“无事不扰”。减少对企业一切不必要的检查、督查和考核,以法规政策宣传和专题服务代替检查,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有事必查,依法检查”。
2.切实增强监管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防止执法扰企、权力任性。禁止执法单位向企业推荐第三方服务,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和细化,减少权力寻租风险。
3.开展精准执法,杜绝“一刀切”现象。针对不同企业情况,实行“一企一策”措施,慎用少用关停措施。
4.探索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覆盖各行业的企业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对遵规守法企业予以绿色通道、免检待遇,反之予以严管严惩。
5.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管执法。积极运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网络监管、实时监管、智慧监管,减低监管执法人员上门检查频度。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推广应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重点监督“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六类执法行为。
解决土地闲置撂荒问题
市政协委员赵仁顺就我市农地撂荒问题提出建议:
1.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农民责任担当和主动爱惜土地意识,一方面督促农民做好复耕工作,另一方面帮助农民合法流转土地,同时对故意占地撂荒2年的,将撂荒土地依法收回。
2.加快实施旧棚改造政策。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旧棚改造政策,加快推进旧棚改造工作。开展农田环境整治,提升农田主干道路、河道形象;优化农田内支路体系;修缮农田输配电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建设美丽田园,提升农业吸引力。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示范引领作用。如辛口镇,可以沙窝萝卜产业为切入点,努力提升沙窝萝卜品质和品牌形象,以新建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为引领,提高全镇沙窝萝卜种植效益,进一步带动其他蔬菜种植效益整体提升,增加种植收入,从而减少耕地撂荒现象。
4.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乡村应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由村委会搭建流转平台,同时解决百姓之间互相流转不信任和零散土地不集中连片的问题。探索由村委会将本村撂荒耕地有偿收回再分类出租等模式,有效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经营。
营商环境 重在优化
市政协常委蔡关颖琴就我市营商环境改善问题建议:
1.细化《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关规定。《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含附则共73条,有关营商环境的各方面内容均已囊括其中。相关职能部门应针对有关条款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和违反《条例》的罚则的细化规定,将框架规定充实为具备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细化内容。
2.简化“非正常情况”审批环节。企业准入条件已大大降低,流程也十分简化,但这只限于“正常情况”。多数企业设立要涉及多方面行政管理,大到前置审批、特行管理,小到公司名称中一些特殊词语选用等。这些在我们现行审批流程中,往往因为在行政流程中预设为“非正常情况”,不得不回归到传统人工审批模式,审批时限缺乏保障。因此,压缩“非正常情况”事项认定预设范围,放宽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中人为因素影响,是简化审批流程重要方面。
3.简化退出机制。很多停业注销企业在税务登记注销方面,需提供大量资料,面临重重关卡审批,不得不聘用中介公司来办理。企业退出机制落后于设立机制,急需改革。天津市应在简化企业退出机制上,借助《条例》东风有所突破。
4.优化网上申报流程。行政审批线上化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新问题,开办者要面对操作繁琐又缺乏互动指导的电子流程,稍有不慎便被卡住,难免再跑到办事大厅人工办理。电子流程设计、运用需要更注重办事人员切身体验,合理优化流程设计。
民生生态篇
和谐幸福 绿色宜居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我市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张素华就我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问题建议:
1.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市级层面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市级统筹和区级配套政策衔接。建立区际结对帮扶、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等机制和跨区域优质公办义务教育集团,深度开展跨区域协作,将统筹推进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效作为市级部门和区政府政绩考核重要依据,对协作区政府和市级部门开展捆绑式评价。
2.优化资源空间布局。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针对教育资源高密承载、常住人口严重饱和的城区,适时采取户籍迁入限制性政策,科学控制人口规模。建立各区教育设施项目库,编制《2020—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积极探索实行义务教育用地储备制度,足额保障义务教育用地。优化整合全市公共教育资源,探索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路径。
3.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化解师资配置矛盾,激发校长发展活力。创新教师招聘办法,增强学校自主权,促进编外教师有序进入编内教师队伍,使编外教师成为优秀师资“蓄水池”。科学合理设置教师招聘资格条件,为学校和区级教育管理部门增权赋能,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健全长效联动机制。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保障机制和职称评聘政策,不断提升广大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诊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破解“因药就医”难题
市政协委员王毅斋就“因药就医”问题提出建议:
1.出台指导性政策明确落实措施。天津市应尽快出台医院智慧服务诊后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文件,明确权责,处方应由医生从医院的HIS(智慧管理)系统开出,确保真实性,处方合理性由临床药师和医院管理部门监督审查;医院只负责开方、审方,不指定药店,避免了医院和药店可能出现利益关系。
2.试点建设推进落实。医院智慧服务诊后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可先选择几个大型三甲医院主要有复诊及开药需求的科室如乳腺外科、风湿免疫科作为建设运行试点,引入处方共享平台作为规范化的处方流转模式,平台向医保等相关政府部门开放,实现有效监管。
3.加强药品保障体系建设。由卫生行政监管部门对平台上接入的药店实行严格准入制度,从药店规模、地段特点、供应链能力、服务及信息能力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多方面保证患者购药安全。让具备承接医院处方能力的专业药店,实现部分复诊疾病和慢性病用药处方的有序外延,为患者节省就医取药时间。逐渐形成诊前、诊中、诊后患者全程疾病管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为患者带来便捷化就医体验,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智慧化服务实现患者全诊疗周期管理,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绘制天津“养老地图”
为养老产业提供大数据支持
市政协委员陈钟林就天津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落实。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养老大数据信息库调研与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综合统筹。
2.成立“天津养老大数据信息库”专家团队。对接各项策划与实施工作,并根据信息库需要成立由管理部门、专业团队、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人参与的相关项目组,确保项目实施。
3.建立互联网养老大数据信息平台。以技术为先导,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端、智能化相结合,进行养老服务资源联动,支持手段、社会化服务多方面政策创新。
4.规划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路线图。在养老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开发系列培训课程、培养专业队伍建立以社区或社群为中心,高科技为载体的养老服务模式。
5.建立“养老监督员制度”。设置专门岗位,通过客户满意度导向的养老大数据平台管理,跟踪评估监督养老规范执行和政策落地。不断提高我市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养老服务体系与产业链,造福千家万户,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0/0121/45155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