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生活

严寒时节谨防“冬病”来袭

2020年01月08日 20:17

昨天是小寒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已经到来。从上周开始,我市流感流行分级已经由橙色预警降至黄色预警水平,各医院门急诊流感病例有所下降。但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我市各大医院除感冒以外的其他“冬病”患者开始增加。我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市第三中心医院、市胸科医院、天津医院等市内多家大医院的流感病例从上周开始有所减少,与气温下降关系密切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慢阻肺以及冻疮、婴儿湿疹等病例都有较多增加,日均门急诊都比上周增加20%以上,其中老年人占就诊总人数的70%左右。

专家表示,人体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和皮肤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每年1月至2月初,天气最寒冷的时候也是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冻疮和婴儿湿疹的高发期。专家建议寒冷天气疾病预防要注意保暖,要根据天气预报增减衣服。空气质量好的情况下室内开窗通风,注意室内湿度不要低于50%。日常一定要多饮水,保证每日8杯水。同时保证充足睡眠,控制好基础疾病,慢性病患者需坚持服药。

呼吸科住院病人一半慢阻肺

保暖防止感冒预防疾病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曹洁说,每到冬季,慢阻肺病人要占据呼吸科住院病人的一半以上,且气温越低病人越多。近期慢阻肺的住院病人已经开始明显增多,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最高。

曹洁说,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呼吸道疾病。具体可分为两种典型的类型,一种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要表现,另一种以肺气肿为主要表现。慢阻肺可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肺癌、重症感染、静脉血栓栓塞等多种并发症,其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超过10%。目前,慢阻肺是全球第4位死因疾病,是我国居民第3位死因疾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三大典型症状。由于其早期没有明显不适,一般的咳嗽、咳痰人们很少就医,等出现呼吸困难再就医时,往往病情已经恶化,治疗效果不好。这也导致大多数慢阻肺住院病人都合并有多种并发症,治疗起来很困难。

曹洁表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延缓慢阻肺病情进展效果较好。经常性咳嗽;经常性咳痰;经常感到活动时气促;年纪已经超过40岁;烟龄超过20年,且每日吸烟一包以上,如果有以上3个或更多症状,就需定期监测肺功能排查慢阻肺。一旦确诊,就必须戒烟,加强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冬季要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勤通风换气;注意保暖,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更不能“美丽冻人”;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时应积极治疗;要少去人流集中、封闭的场所,以免发生流感。

寒冷天气最易突发心梗脑梗

控制血压防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气温下降,我市胸科医院、环湖医院以及各大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的病人都所增多。我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脏科主任卢成志说,寒冷天气对心血管是个考验,这是因为心血管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一些心脏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血压会发生波动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也容易导致心绞痛;另外,寒冷天气运动量减少,出汗也少,使得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凝血倾向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卢成志提醒嗜烟好酒、肥胖、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心脏病高危人群,寒冷天气要积极预防心脏病,注意保暖、多饮水、慢起床、冬补适当、坚持服药,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出现胸闷憋气应及时就医。一旦身边人出现心梗急性发病的症状,如有濒死感,有的还有胸骨后疼痛,有时会向左肩部和背部放射,有时伴有背部发麻,就要抓住黄金救治时间窗,及时拨打120的同时,立即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我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张佩兰教授说,脑卒中是受气温影响较明显的一种疾病,通常冬季神经内科卒中病人数量变化能准确反映气温变化。而寒冷天气会导致中风危险增加30%,这主要是气温变化导致血管阻力及血压的变化,引起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成分改变,加之寒冷干燥,人体水分消耗多易形成血栓引发卒中。寒冷天气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控制血压。老年人应该把血压控制在不超过140/90mmHg,理想值应低于130/80mmHg。高血压患者要谨遵医嘱服药,按时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稳定,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她建议市民牢记中风症状的FAST口诀,F(face)脸,无法微笑,嘴巴或眼睛下垂;A(arm)手臂,无法顺利举手;S(speech)说话,无法流利对答或话语不清;T(time)时间,一旦发现身边人出现上述3条中的任意一条或多条,应立即拨打120。如果能在发病后6小时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达到极佳的治愈效果。

婴儿湿疹严冬季最易加重

适度清洁保湿重建皮肤屏障

在我市中医药研究院附院长征医院,每到“三九”天都会出现皮肤病患者就诊的小高峰,其中儿科的湿疹患儿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该院儿科聂振华主任医师说,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耳后等部位。婴儿湿疹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容易加剧。由于瘙痒剧烈,婴儿往往会倚在妈妈的身上多次摩擦止痒,直到皮疹擦破,形成大片潮红湿润的糜烂。

聂振华说,婴儿湿疹的治疗需要家长更细致的呵护。在衣着方面,要选择纯棉贴身的衣服。同时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勤换衣物和床单、不接触宠物、不铺地毯、室内少养花草。发生湿疹后,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小婴儿会去抓挠患处,所以家长要给宝宝及时剪指甲,必要时还可以给小宝宝戴个小手套。如果宝宝瘙痒明显,或者伴有睡眠障碍、过敏性鼻炎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脂溢性湿疹会覆着一些淡黄色脂性黏液,这些黏液终会形成黄痂,可外用植物油或甘油软化后去除。

在喂养方面,建议母乳喂养。如为母乳喂养者,宝妈吃的食物以及宝宝的辅食都需要认真记录,一旦发现宝宝进食某种食物后出现湿疹和瘙痒或原有症状加重,则可翻看食物日记查找出可疑致敏食物。添加辅食后,也需适当留意。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食物过敏会诱发或加重婴儿湿疹。但是,如果不引起严重的过敏,不建议回避一些宝宝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食物,以免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在皮肤清洁方面,家长要认真做好宝宝的皮肤护理,帮助宝宝重建皮肤屏障。首先是洗澡无需太勤,每天1 次或隔天1 次的洗澡有助于清除或减少表皮污垢和微生物。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洗澡水的温度要适宜,以32℃至40 ℃ 为宜,每次10至15分钟。皮肤明显干燥的可适当减少清洁用品的使用次数,并尽量选择不含香料的清洁用品。保湿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所以,洗完澡后要及时擦干皮肤,并马上涂抹保湿剂、润肤剂。至于保湿剂、润肤剂的选择,相关的产品繁多,只要适合宝宝体质的即可,而且最好每天至少使用2 次,避免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宝宝皮肤再次干燥。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20/0108/4513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