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河北区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让居民办事不出门

2019年12月21日 12:53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下大雨那天我正上班,社区电话就打过来了,情况比我自己了解的都快。”“胡师傅,您在单位甭着急,我们已经拿沙袋把楼栋口挡上了,这次您家肯定进不了水!”河北区鸿顺里街居民胡先生回想起今年夏天这一幕,竖着大拇指跟记者介绍。

“我们街里打造的‘智慧鸿顺里’系统,除了预约办事、宣讲政策以外,最大的功能就是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控了解社区周边情况,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先一步解决居民难题。”系统操作员张成说。

坚持以“大数据”为创新引擎,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只是河北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众多环节中的一环。据了解,今年河北区被民政部确定为我市唯一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单位,创建过程中依托的是“‘五+’推进‘五化’”工作法,全区117个社区的居民无不对这套工作法点赞。据悉,“‘五+’推进‘五化’”工作法即:社区+党员,推进区域化党建;社区+工程,推进品质化环境;社区+网格,推进精细化管理;社区+居民,推进精准化服务;社区+保障,推进科学化运转。通过整体推进,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实践体系。

河北区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不仅依托社区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麻烦事”,还听取他们的“老期盼”“新愿望”。“每天1小时的入户走访,放下的是手头的小任务,但得到的是居民的大认可!我听到的居民的‘牢骚’,才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河北区王串场街水明里社区居委会主任杨颖感慨道。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居民蒋奶奶的认可,“我在这住了30年了,以前居委会少有人上家来,现在不光来看我,见我儿女太忙,还弄了‘老人家食堂’给我送饭,贴心啊!”河北区“走、看、听、问、办”的上门工作制度,从民生需求出发,将群众的诉求办结在家中,大大提高了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

“看这大党群服务中心,我们给老百姓服务的空间开阔了,大家来办事儿心里也更敞亮!”社区再好的工作方式,也需要“硬实力”的配合。河北区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重点将人力、财力、物力向社区倾斜,2016年至2018年,每年投入将近1亿元进行美丽社区建设。“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还是人,我们区1130名社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91%,考取国家中级资格的有132人、有国家初级资格的346人、有天津市社工员证书的652人,这样的人员素质,想办‘好事儿’,容易!”区民政局社区治理科张浩科长自信地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1221/45116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