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当好“贴心人” 办好“心头事”──记北辰区瑞景街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

2019年12月02日 20:42

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11月30日,津城迎来今冬初雪。

清晨6点,天色微明。北辰区瑞景街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已经在上班的路上。这场雪,让她的心一直悬着。她步履匆匆,想早点进社区看看才放心。

“天气预报一说下雨下雪,我就提着心。刚才去转了一圈,好在雪不大,都化了,不影响出行。几个垃圾桶坏了,一会儿带人去修,下午还得跟物业开个会……”时针指向8点,林则银回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记者说起一天的工作。满满的日程,不细想,全然不觉当天是公休日。

做传递温情的“天使”

齐耳短发、不施粉黛。一件黑红长裙,腰间和领口绣着少数民族的独特花纹。林则银生于云贵高原,来自布依族农家。她偏爱民族服饰,有着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和朴实豪爽的性格。

只身一人从偏远山寨来到天津,扎根社区一干十几年。2014年,林则银担任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从最初讲不好普通话,到现在见到老大爷用天津话亲切地称呼“姥爷”,林则银把天津当成了家,把社区居民当成了亲人。

谈话间,林则银的手机微信不时响起提示音。600多名微信好友,其中很多是社区居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忍不住跟林书记念叨两句。10多个社区工作群,不时更新着信息。

一边刷着工作群,林则银一边跟记者聊起对社区工作的感悟:社区是社会的小细胞。细胞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社区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党组织是居民的“主心骨”,社区工作者是党群间传递温情的“天使”。办好居民心头事,解掉居民心头忧,才能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菩萨心肠、婆婆嘴;宰相肚子、毛驴腿。想处理好繁杂琐碎的社区工作,这四点缺一不可。在同事眼中,林则银早已练就这些“看家本领”。和她一起在社区巡逻,同事都“抱怨”跟不上她的步子。“总是风风火火的,一天往社区跑好几趟。见谁都笑,人家发火说难听的话,她也不吱声,等对方说完了,她再慢慢说。这几年,跟着她这么跑,我们腿都遛细了。”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魏立凤打趣地说。

“人与人的心,敲开门才贴得紧。”

没聊几句,洗衣店送来一批干洗衣物。这是社区延续多年的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洗衣。看到有两件羽绒服,林则银停下手中的活儿。“这是章用和家的。天冷了,老两口等着穿。现在就拿过去。老爷子刚出院,正好去看看。”

从章大爷家出来,林则银又去86岁的王祥林老人家敲门。

“爷爷,外面下雪了,家里暖气怎么样?水管没再出毛病吧?” “好好,有人惦记,我哪儿都好。要不是你们天天敲我这门,上次真是悬了……”一番贴心的热乎话,老人回忆起修水管的事。

王大爷是位独居老人,社区网格员和楼门党小组长孙田正每天“敲门”问候。不久前,老人家的水管坏了,一天没喝上水。孙田正得知,立即给林则银打电话。很快,物业工人上门修好了水管,渴了一天的老人喝上了水。

作为社区“当家人”,应该最懂居民的“心头事”。然而,初到社区,林则银也曾因为“心贴不近”而烦忧。

“以前,嘘寒问暖就是勤打电话。有位老人经常在电话里跟我们咨询各种事,可请她来参加义诊,她从没露过面。一次,帮她办了一张证明送到家里。敲开门,我眼眶红了……80多岁的老两口,子女不在身边。步履蹒跚的老奶奶,照顾瘫痪在床的老爷爷。” 那一刻,难过和愧疚涌上林则银的心头。

“隔着电话、隔着门,心是贴不紧的。”林则银感悟到,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不仅是在花园广场拉家常,在居委会搞活动,更要挨家挨户敲开门、走进屋。因为,最需要帮助的往往是那些“不出门”的人。

随后,一次全面入户调查,摸清了256户空巢老人的信息,其中10余户需要重点关注。社区建立了党员联户解难机制,每名党员帮联20户居民。如今,由社区“两委”牵头,依托网格员、楼门长、党小组长、社区志愿者,“敲门”入户已成为常态化。

因为“敲门”,发现了情感失衡的“空巢妈妈”,在社区帮助下,她们接受心理辅导、参加文体活动、组建公益社团,重燃了生活热情;因为“敲门”,发现了轻度残疾的年轻人,社区邀请他们力所能及地为社区服务,成为了居民夸赞的“志愿明星”;因为“敲门”,孤僻的独居老人敞开心扉,含着泪说:“我不要送米送油,只想你们常来看我。”

“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上访群众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打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 这段话,林则银挂在嘴边、记在心里。怀揣着“五颗心”,她走进了一个个小家,如“天使”般播洒温暖。

小社区里有大情怀

在山寨长大,林则银对“家”的向往,是乡亲们围坐在榕树下聊天,偶尔吵架拌嘴,但谁也离不开谁。来到都市生活,她心中保留着朴素而美好的“家”的情怀。

在宝翠花都社区,很多居民家阳台上都能看到一个相似的蔬菜架,种着生菜、黄瓜等各式蔬菜。因为交流“种菜经”,很多人成为了熟络的朋友;小夫妻外出旅行,会将自家蔬菜搬到邻居家照看;“种菜达人”微信群里天天晒图,收获的蔬菜大家互相赠送……

“别看这菜盆小,凝聚人心的作用大。邻里间有共同话题,陌生感自然就消失了。” 两年前,林则银策划了“阳台菜园”项目,拉来赞助购置了菜籽、肥料、花盆、花架,免费提供给居民。一传十、十传百,参与的居民不断增多。从那以后,居民对社区活动有了认可,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

精准了解需求、认真策划方案。以项目调动居民积极性,林则银将这个思路推广开来。“星期五义务劳动队”“红色菜篮子”“爱家洁洗衣”等一批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固定下来,成为社区活动的品牌。

林则银好学习、肯钻研、爱琢磨,她将日常工作不断总结归纳完善,在促进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上开拓创新,提出了“13579”工作法。“1”是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党建引领;“3”是对社区党群管理“约法三章”,建立社区共商共治共享长效机制;“5”是“五常五送”,关注不同群体需求;“7”是“七彩七倡”,与高校联手开展志愿服务;“9”是认真履行“五必清”“五必报”“五必访”“五必到”“五必学”“五必听”“五必帮”“五必禁”“五必诺”的“九五工作法”。

宝翠花都社区“13579工作法”,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社区工作法。12月2日,林则银将赴福建参加第二届全国社区工作大讲堂。会上,她将作为我市唯一入围“全国十佳”的社区代表发言,介绍经验。

每每走在社区,看到老人孩子聚在花园尽享天伦,听到邻里间互道问候,见到居民自发修好歪倒的公共栅栏……儿时山寨里那幅幸福画面便会浮现脑海。管理着一个拥有1009户居民的都市社区,林则银始终有个“返璞归真”的小小心愿:打造一个邻里相亲、互相关照、彼此依赖的和谐美丽社区。那是她心中美好生活的模样,也是宝翠花都居民心中美好生活的模样。(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1202/45086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