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新学年伊始,大学生入学装备再度升级,开学“寄”和空手“到”成为新的流行 “00后”大学生入学装备真酷

2019年09月07日 00:30

一位大一新生刚刚领取了住宿装备,步入宿舍楼。

新学年伊始,校园里的快递站点派件量增加,很多大一新生网购开学装备。

天猫大数据平台显示,手机、电脑和平板已经成为了大学新生入学装备中的“老三样”,2019年大学生的开学行囊里又增添了“新三样”——电子书、按摩仪、平衡车。

当年背着大包裹奔赴大学校园的一代,他们的行囊里装着的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衣服、被褥、饭碗、脸盆、暖壶、搪瓷缸,留下一些地方装满了书籍。如今的“00后”大学生,带到学校的大多是时尚消费品,近年来大学生入学装备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装备变了,来校报到的行装也简便了,开学“寄”和空手“到”成为新的流行,这些变化折射着时尚的变迁。

变迁:两代人的上学路

最近几天,为天津外国语大学片区送快递的小哥格外忙碌,比起平日里的投递量要多出30%以上,随着开学报到日期临近,快递量还在不断增加。在他的观察中,很多名字都是第一次见到,电话也是外地号码,小哥告诉记者:“凭借多年的经验,这些都是大一新生的快件,很多新生常常是人还没到天津,快递却先到了。”

开学之前,置办装备并不稀奇,过去是这样,现在依旧是这样,但准备什么、如何准备却是天壤之别。

据市民孟凡伟讲述,“1991年我去黑龙江上大学,我妈妈最先坐不住了,这一夏天完全沉浸在针线活儿里,给我做棉被、棉袄、棉裤,生怕我在东北冻着。”他清晰地记得,由于身体瘦弱,登火车时,差点被身后背着的大棉被给坠下来。除了厚重的棉被、棉衣,一路上的干粮也是装得满满的。“我记得那会儿刚流行吃儿童肠,我妈给我买了一大把,还煮了茶叶蛋,备了午餐肉,用大饼裹起来。”孟先生回忆,“临出门时妈妈还不停地唠叨,你说报考本地大学多好,非得跑这么远,让我惦记着。”说着话,妈妈的眼泪就流下来了。“那时也没这么方便的通讯设备,舟车劳顿到了齐齐哈尔,赶忙找个公用电话,给家里报平安,电话还得打到父亲单位再转接。”孟先生说。

他进一步解释,比起1988年上大学的哥哥,他当年的装备已经升级了,但那种升级依旧是基本生活上的补充;而今,大学生的装备已超越了基本生活需求,转为市场消费潮流的风向标。

2019年,28年之后,孟凡伟的女儿要去安徽读书了。临近开学,孟先生催促女儿赶紧准备行囊,女儿有些不耐烦地说:“着什么急啊!您先沉住气,我心里自有安排。”出发前,女儿的拉杆箱里就放了一些简单的服装和电子设备,一切都等着到达学校后再网购。孟先生提醒女儿,要给同宿舍的小伙伴带一些天津的特产,以此拉近同学之间的情谊。只见女儿举着手机说:“我早您一步,都安排得妥妥的了!”

孟先生幽默地说:“用两个词总结我女儿奔赴大学的经历,那就是开学‘寄’和空手‘到’。我开玩笑地说她:第一次独自远行,竟然没有一点儿仪式感。”

没有送别时的潸然泪下,一路上女儿拍着vlog(视频日记),记录着自己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济南打卡!曲阜打卡!蚌埠打卡!这些短视频还没看过瘾呢,女儿就从天津到了合肥。“我们在家庭群里随时分享着定位,可以清晰地看到女儿的行动轨迹。”孟先生告诉记者,“我和爱人给女儿更多的是鼓励,夸奖她第一次独自远行就那么成功,为她骄傲。”

我们总是在说改变,两代人上学路上的经历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份母子亲情从未改变,但因为生活方式改变了,当对孩子的行动轨迹了如指掌、当孩子的行囊越来越轻松、当未来的大学生活越来越便捷的时候,这份相思之苦也变成了一种甜。

升级:速度越来越快

不同年代有不同年代的开学装备,跨越几十年的回忆的确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一个背包,一只箱子,装着热水瓶、脸盆、饭碗的网兜,就是上世纪50年代大学生的装备。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支钢笔、换洗衣服、大号饭碗,算是大学装备里的顶配版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一段时间钢笔、脸盆、被褥、搪瓷缸依旧是必备品,在中山装口袋里插上一支钢笔,是那个年代的标志,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从父母手中继承了一块手表。

市民郭晓玲和记者回忆,她是1987年考上大学,“因为顺利考入了大学,我妈把手上戴的那块手表送我了。在当时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份厚礼了。”郭女士说起这块手表,意义非同凡响,那是父亲省吃俭用积攒了多年的“私房钱”给母亲买的,因为自己考上大学,母亲一高兴就把这份“传家宝”戴在了女儿的手腕上。

郭女士说:“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我上大学时还得带着粮票去学校报到。因为就在天津本地读书,带天津地方粮票就行了,而那些外地同学还得四处寻找全国粮票。到了1990年,我有了‘半辆’自行车,我和妈妈按需使用。记得直到我大学毕业了,才有了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当时我是从佟楼百货商场买到的一辆24‘坤车’。”

虽然年代不同,但所有的大学装备都围绕着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展开。可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之后,大学生的入学装备犹如乘上了“神舟飞船”一般,快速发展。

从随身听到CD播放器,四五年时间实现更新;从寻呼机到手机,五六年时间实现换代;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几乎是一年升级一次;从一张银行卡到手机扫码付款,花钱的方式也在更新。如今的大学生,手里握着智能手机,桌子上摆着平板,用着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踩着平衡车在教学楼间穿梭,回到宿舍再来个全身按摩放松。

入学装备印刻着几代大学生的记忆与情感的烙印,这些变化的起点是百姓的手头富裕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到了2018年就已达到2822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近60倍。当年的入学装备今天看来并不高级,但在当时已经算是倾尽家中所有了;而今大学生入学前,家长已经把购置装备的资金备齐了,花钱不再捉襟见肘,这就是改变。

理念:“独木桥”变“立交桥”

物质生活在变,思想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地改变着。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学生坐在学校操场的草皮上,用无人机记录下自己到校后第一天的生活场景。还有的学生说,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之外,要全副武装自己,尽快把驾照考下来,让自己走出校门就是一位全能选手。装备升级,理念升级,读大学是为了什么?不同年代读大学的人,看待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学生们一门心思地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1977年重新恢复高考后,那一批大学生深切地理解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人读了大学,这批大学生经历过勇闯“独木桥”的竞争,也知道了“舞台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今天的大学生们,思想早已融入世界,读大学意味着人生驶入了快车道,而未来还有立交桥,有更多的道路可供他们选择。

70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发展。1952年,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1977年,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名应考者走入考场,录取率为4.8%。到了今年,全国千万考生应考,超过835万名考生走进大学,录取率达到80%以上,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

对于大学生入学装备的升级现象,会出现质疑声、批评声,认为大学生应该守住艰苦朴素的传统,在入学装备上厉行节约。时代不同了,优秀的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但适应时代变化做出的优化升级其实更值得鼓励。有必要提醒学生们,无论花销多少,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量力而行,不应该过度重视消费品的品牌或时尚,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们的实用性与性价比;而且在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在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对苦心培养自己的父母,怀有一颗赤诚的感恩之心。而社会也应该带着一份包容心去看待大学生入学装备的变化,从中,感怀我们社会的可喜进步,憧憬更美好的未来!(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0907/44949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