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援藏纪实:幸福 从搬家开始
2019年05月22日 20:21一次搬家,江达县青泥洞乡热拥村42岁的格来旺姆与大儿子骨肉团圆。
一次搬家,江达县同普乡东斗村36岁的扎西拥宗终于夫妻团聚。
一次搬家,卡若区卡若镇达修村28岁的西绕永青见识了外面的世界。
她们的新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津新村”。
“天津新村”是天津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和江达县精准扶贫、援建的新农村建设项目。
曾经,她们都住山沟里泥土和木梁搭建的房屋里,用水要自己去水源地挑,冬天只能取冰加热化开。
现在,格来旺姆和扎西拥宗都住进了江达县城的易地扶贫安置区“天津新村”里,单元房内有自来水、抽水马桶,一面窗下是小区的休闲广场,另一面是正在修建中的公园。
西绕永青在卡若镇达修村“天津新村”的新家更漂亮,褚石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外墙,传统的藏式民居风格外观,独门独院,就是城里人梦寐以求的“独幢别墅”,村里还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村子边上就是在正在修建的川藏高速路,规划中的川藏铁路昌都站也在不远处。
几年来,天津市在卡若区项目总投资4394万元,统筹建设卡若镇达修村、卡若镇达修村独布卡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及幼儿园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江达县项目总投资4025万元,建设了“天津援建江达县扶贫开发区项目(新农村)”“青泥洞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新农村)”两个“天津新村”,共为334户建档立卡户、1671人建设住宅楼。
明亮洁净的大房子,有自来水、稳定的供电、水冲厕──这只是搬家带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藏族同胞们的第一感受。
格来旺姆在昆明上学的大儿子能回到江达县城读中学了,母子不再分离。“当初学校离我家都太远了,只能托亲戚将孩子带到昆明去上学。现在我们搬到县城这边,学校很近,他终于能回来了,今年就要中考了。”她的几个更小的孩子比哥哥幸运,搬家后在县城上小学,一直在父母膝下承欢。
同普乡的人重视教育,江达县上下都知道。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扎西拥宗不得不独自带着孩子在县城上学,每月花200元租住在一间屋子半间炕的小房子里。搬到天津新村后,一家三代终于聚在一起过上温暖的小日子了。街对面,江达二小建成之时,孩子们上学就更近了。
就医曾经是居住在山沟里的藏族同胞们特别犯愁的事。当年西绕永青和邻居们如果病了,得走很久到公路上拦车去医院。现在有15个天津援藏医生的昌都市藏医院,与达修村在“天津新村”共建了远程医疗服务点。“天津新村”的簇新明亮的卫生室里,村医扎西仁青的面前是一台多参数健康检测一体机,可以检测心电、血糖、尿常规、血脂等十余项生化指标,同时还具备家庭医生、慢病随访等功能。“现在‘小病’在村里就能治了,我看不了的,可以通过网络和藏医院的大夫们会诊。”扎西仁青说隔几天就会有一次会诊,更让他高兴的是今年下半年,在这间卫生室将和天津大医院联通,进行疑难病症的会诊。
在江达县,江达二小的工地不远处,江达县第二人民医院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搬迁到易地扶贫安置点的都是农牧民。生活方式改变了,如何谋生,巩固脱贫成果?天津在丁青县实施的精准扶贫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给出了答案。该项目总投资为4651万元,在建成天津援建丁青县觉恩乡金卡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的基础上,完成天津援建丁青县协雄乡廊通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重点建设了综合服务用房以及道路、供排水、活动广场等附属设施建设,共安置439户1976人,其中建档立卡265户1034人。项目建成后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其中商铺的运营还可增加建档立卡户的就业和收入,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西绕永青更为幸运。天津出资建成的卡若镇干部职工之家交由她经营,首批商品也是天津出资购买的,不用投入启动资金,她就可以开始经营。加上丈夫跑运输的进项,夫妻俩一年能有近5万元纯收入。
最让西绕永青高兴的是,作为居民代表,她来到天津参观。“天津真好。”这是能讲汉语的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搬家之后,她染了头发,汉语也越说越好,希望女儿以后能去大城市读书。
以“搬家”为契机,实现 “两不愁三保障”,天津援建昌都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内的藏族同胞们从好的居住条件开始,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加入到携手奔小康的队伍中来。
“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天津。”无论是藏语还是汉语,易地扶贫安置点的藏族同胞们反复说着同样的话。(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0522/44731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