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冯骥才在“放飞梦想”天津大学青春歌会录制现场寄语学子

2019年05月07日 00:37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作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在“放飞梦想”天津大学青春歌会录制现场,冯骥才关于传承五四精神的一番青春寄语,令学子们备受鼓舞。

“我是个跨时代的人。在漫长的人生里,我和两个重要时期重合过。我听过解放天津的炮声,到现在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文学创作跟改革开放同步,同学们上小学时读过的《挑山工》,是我1981年写的……”冯骥才说,自己一直和我们的祖国、人民、时代一起走来。“我跟他们共命运,有强烈的责任感,所以我选择了文学。特别是在我们的文化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时,我们要保护自己的传统、文明的传承,我又放下了小说的创作,去搞文化遗产抢救。我的人生里有一个体验,想告诉大家:一个人必须有大爱,所谓大爱,就是爱国、爱民族、爱河山、爱人民。这也是伟大的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的重要的、珍贵的精神遗产。如果你有了大爱,你的胸怀会开阔,你会享受到这世界上非常美好的东西。如果你有了大爱,你就会有了责任,而有责任的人生才是有分量的。”

冯骥才感慨自己的幸运,因为他刚刚步入文坛时,曾得到茅盾、巴金、冰心等五四时代的作家最直接的支持。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和拳》,正是由茅盾先生题写的书名,而他的“伤痕文学”代表作《铺花的歧路》,也是在茅盾、巴金两位先生的保驾护航下,才得以发表刊登在《收获》复刊后的第二期上。这段经历冯骥才还曾写进作品《凌汛》中。与冰心老人的交往,更让冯骥才感受到“大海般博大又亲近、辽阔又丰盈的境界”,感受到什么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大爱与正大光明”。

“他们是真正纯粹的人,从他们身上,我直接感受到五四精神。这种精神,在我身上起了很大作用。”冯骥才说。(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0507/44693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