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红桥区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平房到高楼 百姓喜开颜

2019年05月02日 18:51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在红桥区红桥北大街上,恢宏的高架桥腾空而过,旁边是一片废墟瓦砾和正待拆除的破旧平房,这里便是红桥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西沽南片区,东至北运河、南至北运河、西至红桥北大街、北至西沽公园南墙,住户安置和房屋拆迁正有序进行,办完手续的居民喜迁新居,还在收尾的住户忙着咨询各种政策事项。

(一)

王炳戌和冯书阁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原来住在西沽南片区倪家胡同5号2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里。房子朝东,终年难见阳光,白天在屋里也得开灯,冬冷夏热。“一到冬天,即使点着炉子,也得盖两床被。屋里做饭,烟熏火燎,特别呛人。”冯大娘说。

平常的日子还能挨着过,一旦赶上雨雪天,就特别遭罪。“屋顶油毡老化,外面大雨,屋里小雨,到处摆着接雨水的锅碗瓢盆。”赶上下雪天,夫妻俩更是提心吊胆。“下雨只是漏水,可下雪不一样,雪不易融化,而且越积越多,房檩不结实,要是压塌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这样,70多岁的王大爷,还得时不时上房扫雪。

老两口想脱离这种生活,可家里不富裕,没条件改善。政府的拆迁政策一来,他们别提多高兴了。“做梦都能乐醒。”王大爷说。于是,赶紧办手续、拿钱、买房、装修,去年10月5日搬家,今年1月就乔迁新居大明道和苑小区。记者来到他们的新房,70平方米的偏单,阳光充足、宽敞明亮。“冬天屋里基本在23到25摄氏度,白天穿着秋衣秋裤,晚上盖床薄被就行。”小区环境幽静,出门就有菜市场,王大爷和冯大娘经常遛弯、健身,和老伙伴们一起谈天说地。记者还见到了王大爷94岁的老母亲梁瑞莲。老太太原本也住在那片平房,拆迁后搬到了离王大爷不远处。“楼房有电梯,我下楼就不费劲了,在花园里晒着太阳,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享到清福,这辈子,值了!”老太太说。

87岁的魏国良是倪家胡同的另一户拆迁居民,他家选择的是实物安置,安置的房屋也很快就能拿到钥匙。魏国良的女儿、65岁的魏乃华告诉记者,拆迁前,父母和两个弟弟住在17平方米的一间平房里,其中一个弟弟还有残疾。“家里一间屋子半间炕,最早我们一家7口住在这儿,几个孩子轮流到旁边胡同挑水,至少3趟才能填满水缸。”魏乃华说,“后来有了自来水,但上厕所还得去公厕,到了冬天,披着棉袄硬着头皮去。”胡同很窄,1米来宽,而且路面坑洼不平,岁数大的老人,晚上出去怕摔着,在屋里“解决”味道又受不了。说起拆迁,魏乃华几度哽咽,因为盼了一辈子搬出平房的母亲没能看到这一天。“妈妈去年8月去世,我们11月搬家,她去世前,为了让她高兴,我就推着轮椅带她来动迁指挥部看看,她一个劲地说‘可盼到头了,有了政策咱们赶紧搬新家’。”说起母亲的期盼,魏乃华泪水满眶。

(二)

棚改是一项浩大而繁杂的工程,看得见的是拆迁居民搬离平房、住进楼房的喜笑颜开,看不见的是动迁干部们兢兢业业的默默付出。33岁的动迁干部王啸看上去不善言谈,却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由于历史原因,王炳戌和冯书阁老两口的房本面积和实际合法面积略有出入,王啸就帮他们多方联系,重新测绘、核实、跑手续,找房管部门出具证明。“不能让老百姓吃亏。”王啸说。而魏乃华家的搬迁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开始父亲和残疾弟弟都有所顾虑,不愿搬迁。父亲怕征收补偿款到不了位,而弟弟则怕出了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会因为身体原因被人看不起。王啸就和动迁组内的两位老大姐胡义珍、张红霞轮番上门做工作、讲政策。

记者跟随王啸下户,一户人家正准备搬家,王啸忙问:“搬家公司联系好了吗?”“找好了,(一趟)280元!”“我帮您找吧,(一趟)200元,比您找的便宜,给您再多省点钱。”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真心、细心、贴心,是很多拆迁户对动迁干部们的评价。王啸下户过程中,很多正准备搬走的和回来收尾的拆迁户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王啸亲热地和大家打着招呼。

赢得了拆迁户的称赞,可王啸对妻子和刚满两个月的孩子却是满心愧疚。王啸2017年5月结婚,8月就成为了一名动迁干部,并要每天忙碌在各个片区。他的妻子是位“90后”,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可新婚蜜月之后,王啸就再没能陪妻子出去一趟,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妻子怀孕七八个月时,正值片区拆迁计时期节点,工作量大,封完房后,还得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居民办手续。妻子下班后就挺着大肚子来单位找他,有时两人点个外卖,有时就等到王啸完成工作,再一起开车40分钟回家吃饭。王啸憨憨地说:“让她带着肚子里的宝宝跟我一起加班……也是一种浪漫吧。”

(三)

2017年,全市启动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计划,红桥区涉及21个项目,3万多户居民,69万多平方米,占全市总量近半。“资金需求量大、房源缺口大、战线长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红桥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于鹏洲说。既然下定了决心,市委、市政府就想方设法解决困难,面对棚改资金难题,拿出了“三个平衡”政策,即地块自身平衡、区内综合平衡和全市整体平衡。“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在于,不管通过哪种平衡,都让地块资金缺口有了解决渠道,可以跟金融机构对接。”于鹏洲说。

面对房源问题,红桥区创新了“四个一批”模式。购买一批,向市里申请购买安置类公租房和在周边购买商品房;规划新建一批定向安置商品房;配建一批,即出让地块时,竞价到一定比例后,通过竞 “配建”定向安置商品房,解决一批房源;拆迁征收前,通过协商搬迁环节,让老百姓自行消化一批房源需求。

动迁过程需要责任压实、分工明晰,红桥区形成了总指挥部主管、分指挥部主战、项目指挥部主责、各职能部门合力助推的棚改工作架构,避免“挂帅不出征”和“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于鹏洲介绍:“总指挥部主管,管政策、管房源、管资金、管动迁计划,筹措‘枪支粮草’,做好后勤补给;分指挥部主战,一个分指挥部负责几个项目指挥部,负责解决疑难问题及所辖各项目之间人员调配;项目指挥部主责,负责动迁、拆房、帮扶、维稳、扬尘治理等。我们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绝不让居民吃亏。”

目前,红桥区棚改项目已完成超过90%,预计11月底将彻底清零。“棚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老百姓生活品质提高了,同时也为红桥区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城市功能再造。此外,通过各种矛盾的不断调和,也为探索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积累了经验。”于鹏洲告诉记者。

如今,王炳戌和冯书阁老两口养花、钓鱼、锻炼身体,安度晚年,拆迁补偿款买房装修后还有剩余,他们正在计划外出旅游。原先的房子现已成平地,冯大娘当年亲手种下的一棵柿子树仍站在那里,它见证了棚改变迁的始末,用它的盎然绿意诉说着拆迁居民心中的喜悦。

记者手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党和政府时刻惦念住在棚户区的百姓所需,把民心工程做得实实在在。“绝不能让老百姓吃亏!”这样的承诺在每一项安置政策、每一个动迁方案以及干部们每一次耐心解释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坚决态度中得到体现,凝聚成新时代的一种棚改精神。

居者有其屋,作为家的承载体,房子融入了群众生活的喜怒哀乐。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搬出棚户区的居民不仅仅是住房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气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住得舒服了,心里高兴了,身体更棒了,脸上愁云散去、喜上眉梢,年纪大的安度晚年,年纪轻的努力工作,这应该就是民心工程得民心的根本。(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0502/44685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