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蔡玉胜:转型升级为活力之城注入新动能
2019年04月22日 10:32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转型升级为活力之城注入新动能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天津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蔡玉胜
城因产而兴、产因城而新,产业和产品的繁荣为城市的繁华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天津正开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的新一轮产业结构变革。实体经济始终是城市发展的着力点,产业的繁荣铸就着这颗渤海明珠的荣光,照耀着城市的品位、形象和影响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为这座日益走向世界的活力之城增添新的发展动能。
抓住“机遇期”,珍惜“窗口期”。当下之中国,正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契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昂首阔步,但世界也同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加速重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飞速崛起、环境与安全的深刻变化、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加速调整,都决定了这是个发展难度不断增加、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风险和机遇不断发酵的特殊时期。是“危”还是“机”,如何率先破局,迎接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空间,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意识和策略。近年来,天津先后迎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等诸多“金字招牌”,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历史性惠顾,机遇稍纵即逝,得之如宝,失之不再。天津发展的窗口期表现出特殊性:“不仅是规模的窗口期,更是质量的窗口期,是集聚新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的窗口期,是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层次、激发发展活力的窗口期,是完善城市功能、发挥联动优势、更好服务大局的窗口期。”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处在万分难得的时与势之中。另一方面,机遇期、窗口期与产业调整周期叠加,放大了产业发展的难度系数和区域治理能力的挑战力度。
传统产业智能化和智能经济新发展。全球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人机交互、万物互联的网络化、泛在化、智能化,不仅带来产业空间的巨大变化,对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也带来深远影响。大数据驱动生产要素重组、网络平台带来创新创业方式的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催动智能经济崛起。中国经济整体即将进入智能经济时代,地区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传统产业纷纷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广泛深入。推动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向中高端转移,倒逼我们深入思考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利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二是如何在关键技术和重点行业实现创新发展,再创一批具有特色标识和领先地位的高端产品和品牌,形成精细化和差异化的新产业集群。
制造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升级和转型两大挑战,这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关山和关口,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区域实践要求和价值所在,闯关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转型升级,有破才有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天津拿出滚石上山、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推动存量升级、增量转型。为做好资源整合的加减乘除,全市314个工业园区进行梳理摸底,关停“散乱污”企业2174家,搬迁改造1162家,瞄定“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借力工业园区围城治理,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的集聚与集中。在国有经济领域,加大实施重组、混改等方式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推进优进劣退,帮助减轻国企负担,推动“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强力处置“僵尸企业”和压减管理层级。新兴产业和业态布局扎实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喜人发展态势,“机器换人”企业涵盖汽车零部件、机械、环保等多个行业,新一代胰岛素制剂与罐装生产线、生物制药产业化平台项目抓紧推进,氢燃料电池产业加快布局。区域转型升级必然是个痛苦的过程,对思维意识、顶层设计、组织再造、要素重组乃至舆情支持等都提出新要求,对发展的“时”“局”“势”需要精准把控。不破只能守旧,破旧才能迎新,凤凰涅槃既需要有“破除”的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有“追求”的智慧和担当。天津的转型升级,正在破旧立新中负重前行。
春风化雨,润物最当细无声。转型升级正带动着区域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逐步提升:一季度,天津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加快2.2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9.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3%,汽车制造业增长9.1%。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效遏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明显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5年来最低。在新兴产业,服务机器人增长47.2%,工业机器人增长2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已经显现。随着腾讯、华为、华录、太平洋电信等数据中心和滨海工业云、清华紫光云、卓朗科技云等云平台落户,创新要素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区域动能转换正在逐步实现。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推动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一季度,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8.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4.0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4.7%,显示市场主体信心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变迁需要尊重、敬畏市场,天津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需要像春雨一样,润根润芯,注重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视细节,用城市特有的质朴、踏实,在艰苦奋斗和担当作为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积小胜为大胜、变量变为质变。
信心、耐性与定力,上下同欲者胜。产业变化是代际更迭过程,结构的优化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经济周期的基本类型看,长波周期往往超过50年,中波周期一般需要10年,短波周期也需要3—5年时间。产业调整周期和经济周期同频共振,因此,国家和区域的经济转型与调整必然需要一定的过程与时间。国内典型的案例是浙江,2004年至2014年,浙江遭遇到产业转型失落的10年,但他们抓住数字化新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成功实现从“温州1.0”向“杭州2.0”的模式转化。当发展目标、路径明晰,就需要发挥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人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转型从来都会伴随质疑、困惑甚至嘲讽,面对天津发展的“时”与“势”、“危”与“机”,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信心、保持耐性和定力,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区域发展的福祉需要共担共建共享,需要全体市民共同把握宝贵战略机遇,增强斗争精神,定位自身角色、展示自身作为,作出自身贡献。
九河下梢、山海之间,一座承载使命负重前行的活力之城正焕发新的生机。(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0422/44662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