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动物园里长住“居民” 平时也要“上课”
2019年04月17日 22:55大熊猫竟然自愿伸出手臂接受采血,大象会自己抬脚配合修脚,小熊猫一只一只地迈上体重秤……天津市动物园启动对野生动物长期的行为训练,这些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在市动物园饲养员们训练下变成了难以置信的现实。这些动作的背后有着实际的重大意义,将被运用到动物今后的日常体检、疾病治疗之中。究竟什么是动物行为训练,记者追踪这种专业“培训”的全过程,揭开动物行为的神奇密码。
训练目的 避免对它们的伤害
和人类一样,动物也会生病,需要体检,需要卫生清洁,但动物不能善解人意。“在动物园,给动物治病或检查身体非常困难。每当这个时候,动物往往都会对抗,迫使饲养员和兽医采取强制措施,不是吹麻醉针就是网子抄捕、绳子捆绑,往往会给动物带来心理或身体伤害。”
为此,趁着春暖花开,天津市动物园对动物展开行为训练。首批选择了大象、熊猫、小熊猫、各种鸟类等飞禽走兽。
行为训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动物更好地配合兽医,在生病时可以自然接受检查和治疗。比如通过一系列行为训练,学会了一些动作本领的大象,能够自己抬腿接受检查,让饲养员给它修“脚指甲”,检查蹄子炎症、卡了石子也可以清洁。大象学会了侧身后,甚至可以配合兽医将自己的大耳朵伸过来进行采血。主动配合而非强迫,针对不同动物开展的行为训练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动物产生的应激反应及伤害。甚至还能从心理方面疏解动物的一些敏感小情绪,提升动物的生活质量,是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训练标志 目标棒和响板相配合
大象体检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因为体重太大,麻药剂量不好掌握。而且在麻醉过程中,大象在倒地的一瞬间,也会有不可预测的事故。”饲养员邢万祥说,大象看着很温和,但实际野性还是比较大的,没有经过行为训练的大象,没有其配合,兽医很难采取自然治疗。
去年市动物园对大象馆的改造,专门在室外运动场增加了一处大象行为训练墙,作为饲养员为大象进行各种日常护理的功能设施,这个训练墙上有各种大小不一的孔洞,可以对应大象的不同身体部位,比如修理蹄子就有对应的孔洞。
大象也需要美甲?大象的四肢和脚掌很特别,野外的大象每天都要为吃的奔波,脚掌上的指甲都被石头和硬物摩擦得剩下很短。但是动物园饲养的大象因为环境有限,不能够大量地运动和行走。所以脚掌上的指甲就会很长,还有角质层也会越来越厚。修剪指甲对于大象的健康十分重要。
此时,接受训练的小象正紧盯饲养员手里的一根长约1米多、粗细和大拇指差不多的棒子。这根棒子是行为指挥棒。“所有的动作,都需要借助它来完成,我们称作‘目标棒’。”这根竹制的棒子一头被削得圆圆的,一是避免伤到大象而特意制作,二是即使被动物误食了也没有问题。在行为训练中,饲养员还会运用到叫“响板”的道具。
教学揭秘 美食奖励学会技能
四步教会大象抬蹄侧身
大象抬蹄侧身,咋学会的?那得分四步。第一步,按动响板,随即迅速给大象好吃的。第二步,用目标棒主动轻轻触碰大象的额头,在触碰到的一瞬间,饲养员迅速捏响板发出一长串“嗒、嗒”响声,美食奖励又随之而来。在反复了几十次后,小象发现,只要棍子一碰它,就会有“嗒嗒”声,这个声音表示,又有好吃的可以吃了。第三步,在美食的诱惑下,小象开始主动去触碰饲养员手中的目标棒了。接着,通过目标棒引导着它站到训练墙前,保持原地不动,这种训练叫做“定位”,就是教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停留在指定的位置上。第四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用目标棒轻轻碰触了一下象的左前蹄,小象便顺势抬起了被触碰的蹄子,又将半空中的蹄子伸进了专门留出的修脚的位置。“不错,真棒!”而饲养员嘴里一边表扬着,一边把水果递给了小象。饲养员再用目标棒轻轻触碰小象的臀部,它便侧转身,一个好吃的,又塞进了小象的嘴巴。
“你们看着这些动作步骤很简单,但教起来却是个漫长的过程。”小邢说,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做着指令,只要做对的一瞬间就给出表扬的信号,奖励食物。
大熊猫主动伸胳膊验血
“喜乐,过来这边。”在熊猫馆里,饲养员给出了信号,胖乎乎的熊猫“喜乐”一颠一颠地走进专门为熊猫查体设置的小间兽舍里,栏杆外放着的板状钢架,末端还有一个把手,就是给熊猫采血而专门设计的采血架。2015年,喜乐从四川来到天津落户,虽自小接受过采血训练,接下来天津动物园还需要对它进行巩固训练,以防它又忘了。
训练任何动物的前提,就是要与它们建立信任感。因为陌生,饲养员想了很多方法,尽可能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它,和它聊天,让它熟悉你的声音和气味。在脱敏训练结束后,才进入正式的受训阶段。
记者看到,进行抽血训练时,用目标捧把喜乐引导到采血架处,饲养员不停挥动目标棒,示意喜乐调整位置,由于想吃到苹果,喜乐着急地坐下并紧贴在栅栏门上。“我们会准备它们最喜欢吃的苹果或胡萝卜块,为了解馋熊猫们往往很容易遵从指令,尤其采血时要不停地给它们喂。”饲养员说。
随着饲养员的指令,几百斤的“大家伙”很听话地把手臂向采血架伸出,伸到栅栏外的平台上,用爪子紧紧地抓住把手,“好,姿势做对了”这时才将苹果塞到它嘴里。两位饲养员一个拍着熊猫胳膊用目标棒触碰,另一个则给它喂食,据悉,最初训练的时候,用的是目标棒,等它习惯了,就用针头轻触,等到真扎针抽血了,俩熊猫早已习惯了扎针的感觉。
动物园决定让喜乐和格格学会更多动作,包括做B超和量血压等,已拟定了一套教学方案,“先得适应各种医疗器械,比如B超机。”
小熊猫踏上体重秤
经过训练,动物可以主动“上秤”了。 在通过隔笼训练,让动物对饲养员声音气味等熟悉而实现脱敏后,饲养员改变了训练方法,开始尝试使用“开放式”的训练模式,进入了兽舍。
饲养员说,“警惕敏感的小熊猫其实很胆小,虽说这种训练与小熊猫几乎是‘零距离’的,我可以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正常进行小熊猫行为训练,丝毫不亚于之前的用铁笼等屏障将人与动物隔离开的‘有保护’训练模式,甚至能做得更多,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就多了很多。”此举也开创了园内开放式训练猛兽类动物模式。
行为训练≠驯兽表演
前者属保护行为
“其实训练也算是陪它玩,让它快乐的一种方式。” 市动物园负责人强调说,动物的行为训练不是马戏表演的训练,不能采取任何惩罚方式,是对动物采取食物鼓励的正强化训练方法。动物的行为训练其实是一种保护。
而驯兽表演则是强迫动物进行表演,以取乐于游客,训练过程会对动物产生伤害,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是通过惩罚的负强化训练方法,让它们屈服,从而达到完成指令的目的。(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9/0417/44655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