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张黎明:改革创新是永远的课题

2018年12月22日 21:32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张黎明和工友们在一起探讨技改方案

12月19日,记者在约国家电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的采访时,他的同事告诉记者:“黎明这次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大伙儿特高兴!他刚从北京回来,这会儿被叫去分享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了。”

在随后的采访中,张黎明感慨道:“刚才我就和同事说,作为一线产业工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啃下了不少硬骨头’‘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在多年的工作中都能切身感受到。”

1986年8月21日,伴着改革的春风,张黎明进入塘沽供电局实习,一干就是30多年。“刚工作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一辈工人不惧艰难险阻的那股劲儿。”张黎明回忆,1989年深秋,220千伏汉大线的219号铁塔故障,因其在一处回形水塘中央,按照带电作业规定,带电工器具和作业人员要保持干燥状态,这时,班里那些50多岁的老师傅二话不说跳进水塘,用肩膀扛起梯子架起一座“人桥”,让张黎明带着工具从“人桥”上通过。这30年来,每每遇到困难,张黎明总能想起当年站在水塘里的那些老师傅。他认为:“这种精神是植根在好几代中国人骨子里的。”

“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前进道路上’时,用了9个‘必须坚持’,我理解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张黎明说,改革开放40年,电力人在不停地创新,一直在实干,现在如此,将来也要如此,动力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创新,让百姓没有用电烦恼,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在长年的抢修工作中,张黎明发现更换变压器保险时,抢修人员要“全副武装”登杆,几处操作下来,一天时间就过去了。能不能改变一下操作方式,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工作效率呢?张黎明反复试验,对刀闸进行优化改造,用物理学重力跌落原理将刀闸设计成可摘取式,让抢修队员不用爬电杆,在地面就能摘取更换,将修复时间缩短至8分钟。最终,这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并推广应用,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减少因停电造成的损失300多万元。“其实创新路上总有困难,但是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所以允许失败,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张黎明告诉记者。

就是这样的精气神儿支撑着张黎明他们的创新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2011年9月,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成投运,这是国际上覆盖区域最广、功能最齐全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从三分之一的盐碱荒滩、三分之一的废弃盐田、三分之一的污染水体,到智能电网支撑的智慧新城,张黎明深感创新为改革发展带来的重大变化。这一年,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截至目前,他带领创新团队开展了技术革新400余项、获国家专利158项,工作室还孵化出“星空”“蒲公英”等10个创新工作坊,培养出了一批“蓝领创客”。

张黎明说:“总书记告诉我们‘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这两句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在他看来:“改革创新是永远的课题,我要以这次当选‘改革先锋’鞭策自己,今后在创新路上取得更多高层次智能化成果,为民服务。”(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1222/44453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