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活力四射

2018年11月23日 19:16

日前,2018京津冀保险(天津空港)国际论坛在空港经济区召开。会上,“天津保险产业园科技服务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40余家保险类企业入驻。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明确了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其中,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成为天津的新名片,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作为一基地三区主要承载地,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不断丰富、创新金融业态,已经成为当前国内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目前,新区聚集了商业保理企业近500家,股权投资和管理机构600余家,融资性机构15家。特别是聚集了租赁公司2000多家,合同余额10000亿元,占全国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额的1/3。

东疆租赁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近日,信惠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进入东疆区内办公,为东疆保税港区商业发展添新活力,该公司是重庆进出口担保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当年潮涨一片海、潮落一滩泥的东疆滩涂,已经发展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和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

在东疆做飞机租赁业务之前,中国整个航空租赁市场都被外国租赁公司所垄断,国内租赁公司购置新飞机开展租赁业务时,会被征收高达飞机价格23%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相反,境内航空公司向国外出租人租赁飞机,仅征收5%的优惠税率。

借助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先试优势,东疆创造了“飞机保税进口租赁模式”,注册在东疆的飞机租赁公司,从境外购买飞机“保税”,租赁公司将飞机租给国内航空公司时视作跨境直租,只需要按租金交增值税和关税,从而将国内外企业拉回到同一条跑道。

如今,东疆租赁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截至今年10月底,东疆共注册租赁公司3155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超4925.7亿元。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阵容扩 大,数量达85家(占全市七成以上)。境外租赁企业招商成效显著,Waypoint、LCI、Falko4、NOVUS等4家外资航空租赁企业落户。累计 完成1294架飞机,110台发动机,149艘国际船舶,13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飞机、国际船舶、海工等跨境租赁在全国占比达到80%以上, 租赁标的物范围还拓展到装备设备、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无形资产等业务领域;持续推动租赁创新发展。相继开发出联合租赁、SPV租赁、出口 租赁等40余种租赁交易结构;实施了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租赁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融资租赁企业外债便利化改革等试点;海 关异地委托监管、进口租赁飞机海关跨关区联动监管、海关税款担保模式创新等不断深化。

保险产业园将成保险创新“试验田”

前不久,由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主办,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中国自保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有限公司协办的2018京津冀保险(天津空港)国际论坛在新区召开。

会上,天津空港保险产业园与中融人寿、中航安盟、中国太平洋、国寿财险、华贵人寿、仲盛集团、昆仑保险经纪、中科自保等8家机构举行了落户签约仪式,与华明保险代理公司举行了“天津保险产业园科技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滨海新区对于保险企业的磁石效应继续增强。

滨海新区副区长赵永强表示,目前,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3%,仅今年上半年即新增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类企业、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机构总数464家,并呈现高质量的发展态势。

目前,保险产业园已经吸引了渤海人寿、中升保险销售、新奥保险经纪、华明保险代理、汇新保险销售等法人机构,同时,引进了国寿财险、平安财险、人保财险等大型保险企业的分支机构,实现40余家保险类企业入驻。

天津保监局副局长董淑珍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建设等,为天津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滨海新区是天津对外开放的前沿,坐拥海空双港联动,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

中国保险行业秘书长商敬国表示,保险行业协会将在银保监会指导下继续作为,与保险产业园和天津港保税区合作,积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 展战略实施。天津空港保险产业园是难得的保险试验田,产业园利用其在保险创新先行先试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引导保险企业在保险科技、 大数据、项目保险、信用险、健康险、保险服务、保险资金运用、保险风险证券化等方面大胆创新,实现保险产业不断完善升级。

商业保理行业创新发展

天津开发区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区的优势,在体制机制、产业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大胆探索、锐意创新。2017年,天津开发区金 融业增加值显著提升,在滨海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超过二分之一,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超过五分之一。截至目前,已聚集金融、类金融机构超过2500家。这其 中,商业保理公司200余家,占天津市保理公司总量的三分之一,央企设立的商业保理公司已达全国的一半以上,以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化集团、中船重工为 代表的众多央企以及瑞茂通、长久集团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和数十家地方国企的保理板块均在开发区布局。

在业务创新方面,开发区大胆尝试。近年来,开发区与中国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借助“于家堡保理论坛”优势载体,建立了保理产业在融资 端、风控端的管理体系,营造了保理行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通过打造天津自贸区内首单以保理融资债权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推出全国首个保理行业会 计核算规范,探索出有效的国际商业保理外汇管理模式。

在国家大力推动应收账款融资,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开发区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应收账款模式融资。区内保理公司在核准的买方信 用额度内,对没有任何商业纠纷的应收账款,可为企业提供最高达100%的买家信用风险担保。这种融资方式快速盘活了中小微企业的主体资产──应收账款,使 得中小微企业能够快速获得维持和扩大经营的现金流,很好解决了这些中小微企业回款慢而且融资难的问题。

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开发区积极与上交所联系,对接恒泰证券等相关企业,完成天津自贸试验区保理企业第一单ABS业务──方正保理资产ABS,树立了商业 保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典范。本产品发行成功后,以方正保理为核心的4家保理公司深度合作,探索保理公司发行集合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可行性,进一步拓 宽了保理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和手段。

未来,开发区将继续推动股东背景优质、资信良好、资产结构合理的商业保理企业开展保理资产证券化尝试,有效解决商业保理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促商业保理企业突破资金约束瓶颈,迅速做大做强业务规模。(津云新闻编辑张晶晶)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1123/44392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