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几代人生活的变迁:生活里的滋味 餐桌上的美味

2018年10月31日 18:20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年10月6日,一场定制的法餐私宴正在大理道某餐厅举行,餐前厨师为食客介绍餐酒的搭配。如今,私宴定制服务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1989年8月11日,天津百乐饭店一楼咖啡厅开张纳客。 (资料图片)

2018年10月,民园地下广场某超级美食广场,成为当下年轻人品美食的好去处。本报记者 孙立伟 摄

2018年10月23日,食客在某公馆排队购买早餐。随着时代发展,现在越来越多“平民早餐”走入高端场所。本报记者 潘立峰 摄

天津北方网讯: 郭淑琴把时代的点滴,留存在一本灰色的小硬皮夹里。闲来没事的时候,就把它打开。

“过去买东西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票!你看这些,肉票、菜票、粮票、布票……缺了哪个都不行!”78岁的老人家,在南开区长虹公园附近的一座居民楼里,与孙女聊天,像讲故事一样。“那会儿一到冬天,家家户户头等大事,就是准备冬储大白菜,早上五点,你爷爷就到菜店门口排队去了,生怕抢不着,一买就是一小推车。”

“00后”的孙女是吃着洋快餐长大的,根本听不懂奶奶说的这些,“是不是就像‘双11’抢购似的,不多买点儿心里就觉得亏?”“那能一样吗?现在是想吃啥有啥,东西多得眼花缭乱。过去想吃啥没啥,买不着心里发慌。”

正如郭奶奶所说,改革开放前的百姓餐桌食品比较短缺。市食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字显示,1980年,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总共不过170家,不仅规模小而且门类不全,产品品种也很单一。人们想吃,没有!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那时候,郭淑琴和老伴儿都是工人,两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足百元。最让她操心的就是一大家子6口人的吃喝,两个半大小伙子,吃起饭来没饱。也难怪,每个月每人半斤肉票、半斤油票,餐桌上确实没啥油水,郭淑琴精打细算一个月给全家打一次“牙祭”。她最喜欢买肥肉,因为肥肉吃起来香,还能炼油。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票证取消了,郭淑琴家的餐桌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孙女出生后,全家人在饮食上也越来越讲究。“就拿奶粉来说,孙女喝儿童奶粉,我喝老年奶粉。面粉还分好多种,面包粉、饺子粉、油条粉,这在以前都没听说过。现在是什么健康吃什么,到超市里转一圈看看,东西多得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40年的光阴流逝,郭淑琴感慨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改革开放40年,郭淑琴家餐桌变化的背后,是我市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昔日的商品短缺到如今满足不同层次需求,食品企业生产品种从1500个已发展到近万个,天然、新鲜、优质、健康成为人们的追求。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人们享受美食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上网轻点鼠标,就能把世界美食端上自家餐桌。

74岁的戴行恭,30年前创办了西青区第一家餐厅。岁月流转,当初这家“高大上”的餐厅,日渐失去了光环,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柳霞路上的这幢两层小楼,现如今在周边高楼的映衬下,已经不再显眼。谈起当初办餐厅的情景,戴行恭记忆犹新。“我是天津汽车公司车轮厂的职工,我那时年轻,工作特别卖力,厂里要干‘三产’,领导相中我,让我把摊子戳起来!”戴行恭回忆,餐厅在1987年落成,取名为“聚友”。

“那时候,采购是个难题,为了买到好一些的食材,我开着厂里的大发车,跑遍了全市的批发市场。”戴行恭说,30年前,生鲜食品不好买,很多东西都是干货,买回来再泡、再发。哪像现在都能全球购了?

戴行恭的记忆里,那时候,普通老百姓没有“下馆子”的习惯,一盘清炒虾仁11块钱,一桌菜相当于一个月工资,谁要是在外面吃顿饭,准会被街坊邻居们认为是“败家”。当时,餐厅里来来往往的客人绝大部分是来车轮厂谈项目、做买卖的商人。为了迎合食客的口味,开发出“清蒸甲鱼”“油爆大虾”“一品鲍鱼”“粉丝扇贝”等高档菜品。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戴行恭发现,来聚友餐厅吃饭的顾客中,普通百姓的身影渐渐多了起来。人们手里有了钱,对于“下馆子”不再觉得是奢侈的享受。餐厅的菜单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贴近百姓生活的家常菜、津味传统菜多了。杨柳青50岁以上的老人,对于聚友的经典老菜有着深刻记忆。

斗转星移,聚友餐厅变成了金聚友,由车轮厂的“三产”变为戴行恭个人经营的餐馆。还是30年前的那个地点,但是窗外的风景已经大不相同。

对于戴行恭来说,改革开放40年,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亲眼看着杨柳青这座小镇不断“长大”,一家又一家餐馆火爆开张,各种档次和风味,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意大利比萨……人们在家门口品尝南北菜系、世界各地的美味,早已成为现实。老百姓的日子也因这越来越丰富的美味,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1031/44321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