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为中国农药“正名”
2018年10月26日 23:42弘扬民族精神 奋斗成就梦想
走进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教授带领几名研究生在做实验。老者今年87岁,是我国农药科学领域的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最近,由他牵头的课题组获准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药物分子靶标发现与药物分子设计”的新任务,承担开发我国未来新型生态杀虫剂的课题,将迎接国际农药科技前沿领域的新挑战,为我国早日成为国际农药创制强国而努力。
始终把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坚持不懈地开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产品,是李正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变的追求,也是他为民族工业不懈奋斗、科研报国的写照。
为中国农药“正名”是一条艰辛之路:创制新农药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系统工程,由于对环保生态安全的众多试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一项基础研究至少要5年以上;一段毒理环境生态评价需上百次;开发研究、注册登记要历经十几年;农药创制工作成功率仅为八万分之一……面对这些困难,李正名坚定地说:“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去做,这份风险总得有人去担。如果大家都不做,就永远不会有中国自己的原始创新,我们就永远受制于人。”经过多年不屈不挠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李正名带领团队斩获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单嘧磺隆(酯)等产品,使中国成为继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第四个具有独立自主创制新除草剂能力的国家。经过李正名等几代中国农药人的共同努力,我国农药科技的综合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划科研方向时,要强调研究结果对国民经济潜在的应用价值,注意结合现实需求状况和中国实际情况,做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低价的绿色农药。”李正名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在科研工作中奋斗。李正名回忆说,当时开展国内昆虫信息素的研究工作时,昆虫信息素兼有生物和化学防治优点,这既是开拓无公害控制害虫的新型研究方向,也是瞄准世界农药研究前沿的实践探索。然而,由于产品价格昂贵、操作复杂,这一研究的前景与当时实际应用存在着不匹配情况。于是,他选择了结合国情开展研究方向,带领团队开展高效杀菌剂FXN新工艺研究,历经4年多艰苦付出,终于攻克技术难点。产品投放市场后,质量和使用效果均优于国际标准,而成本仅为进口农药的四分之一。
“‘农药创制’投资大、周期长,且风险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躬耕陇亩才能出真知。”李正名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体现在他坚定的自主创新研发道路上,他认为“只有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保证科技成果真正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绿色超高效除草剂的创制研究中,李正名常常深入农村,和农民一起蹲守田间地头,查看土壤墒情,了解庄稼生长情况,观察试验效果,不让自己的农药研究与农民生活水平脱节,其间面对种种困难,也不曾停下脚步。最终,研究组利用与国外不同的分子设计策略,从近千个结构中筛选出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两种有效成分,创制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每亩地只需使用1克至2克,就能达到平均97.6%的防治效果。“我国除草剂研究终于不再单纯依赖对外仿制,而是进入理论指导下的创制阶段。”回想着这些科研成果,李正名欣慰地笑了。
李正名带领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等奖项。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同事们经常可以在实验室里看到他带领学生创新攻关的身影。
“按照绿色清洁工艺的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了原已转给石家庄兴柏药业公司的两个创制超高效除草剂单嘧磺隆(酯)全套技术,最近高标准攻克了整个合成工艺‘零排放’的新技术难点,产品质量和收率也有所提高。这一符合我国环保生态最新要求的创新技术,将移交给该生产单位实施。”谈到近期的工作安排,李正名表示,“还有很多想法,希望与学生们一起继续探索实践。”他觉得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科学无止境,李正名的科研生涯还在继续。(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1026/4430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