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尚前沿 时尚讯
今年是她135岁诞辰,这个贫民窟杀出的时尚女魔头,活的太彪悍!
2018年10月21日 22:30从 始至今,可可·香奈儿都是一个充满争议性 的人物。
在一个女性普遍没有独立经济能力 的时代,她创造了第一个以女性设计师命名的全球时尚品牌 ——香奈儿(Chanel)。
以她自己的方式改变了20世纪女性的穿衣方式 ,推动了女性独立、自由、解放 的进程。
01
THE FIRST
一个像
“彗星” 一样的女人
可可·香奈儿的创造力 ,恐怕是人们对她的评价最没有争议 的地方,这让她成为了历史上的一颗动人流星 。
这份创造力在时装高定和彩妆香水 领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也许因为这些成就太过耀眼 ,所以她在珠宝设计方面表现出的才能,相比之下,暗淡许多 。
可是作为同道中人 ,宝姐却觉得她的创造力,在宝石的华彩下更加熠熠生辉 !
就拿品牌历史上第一个高级珠宝系列 来说,在她巧妙的构思下,一个普通的星空夜晚 ,时刻闪耀的星星和转瞬即逝的彗星 ,就成了该系列的主题。
△拖着长尾巴的彗星、自然垂落璀璨的线条,缀以点点繁星,作为点晴之笔
1932年11月7日至19日,可可·香奈儿为自己的“珠宝处女秀 ”——“Bijoux de Diamants ”钻石珠宝系列,亲自设计了珠宝展,并在她的宅邸盛大举行 。
当时正值装饰艺术风行,绘画、摄像、雕塑 等都强调观赏性大于功能性,她却选择简化珠宝设计 ,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佩戴的多用性。
比如不用搭扣的钻石长项链,这些实用设计后来深深影响了现代珠宝美学 。
这个系列的推出,让香奈儿不再只是快时尚 ,而是真正的奢侈大牌 !
也直接证明了可可·香奈儿的创造力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她善于在宇宙与自然中,深刻体会静态之下的动态变化 ,永恒中的昙花一现 ,并将这些体会与美丽的形式结合 ,从而创造出充满灵性 的作品。
2002年,为了纪念“Bijoux de Diamants”问世80周年 ,品牌又推出了80件由白钻、黄钻、黑钻、蓝宝石等珍稀宝石与贵金属 打造的珠宝作品,并命名“1932”系列 。
△Celeste Brooch胸针
△Comete Necklace项链
“彗星”在可可·香奈儿的生命里,除了是一个珠宝元素 ,也是她本人的化身 。
她从一个依靠富有男性资助起家的情妇,蜕变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女性 ,直至今天成为一个时尚帝国的创始人 ……
这样的转变都因为她认为自己在宇宙中,如沧海一粟 ,稍纵即逝。
为了活的更有价值 ,她创立了个人品牌,参与设计创作,希望通过亲手制作的服饰,唤醒更多女性活出自己 。
02
THE SECOND
童年
修道院的黑白记忆
1883年的8月19日,可可出生在一个法国社会底层的贫穷家庭 ,她还有一个姐姐叫茱莉亚。
她的父亲是流动商贩 ,穿梭于各类集市兜售商品 ,母亲也出身于同样的家庭。
父母未婚先育 ,直到生下她后,第二年才结婚,因此她也算是私生女 了。
她的父亲还是一个浪荡子,她的诞生以及婚姻,都没有改变她的父亲常常不着家 ,和别的女人厮混在外 的臭毛病。
在可可十二岁时,母亲死于肺结核,父亲把姐妹俩送到修道院 后,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
这样的家庭背景,从私生女到孤儿,导致她从小自卑 。别人问她父母的事情,她从不正面回复 ,只是淡淡地说:“我出生在旅途 。”
她的父母居无定所 ,说自己出生在旅途似乎也没错。
当其他孩子十几岁时,都在做点彩色的梦时,可可的世界非黑即白 。黑色的修道院、黑色的修女服、黑色的回忆(挨饿) 。
她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对自己的贫寒出身,曾多次掩盖和美化 ,哪怕她功成名就了也试图“修正” 不好的过去。
为了尽快存够钱离开修道院 ,未成年的可可选择白天去缝纫店做工 。
当她离开了修道院,她又渴望去大城市发展 ,为了实现愿望,她一成年,就去了三教九流混迹的咖啡馆卖唱 。
可可这个名字,其实是她当歌手时,给自己起的艺名 ,真名叫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当时她在咖啡馆里,拿手好歌带有“Coco”这一词汇,喜欢她的达官贵人们都爱用这词暧昧地代指她 。
她心想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么喊 ,我也觉得顺口,以后就叫这名吧,正好还能跟她那可怜的童年划清界限 。
03
THE THIRD
成长为
自卑与骄傲的混合体
当歌手后,没少招来有钱人的垂青,很多人都想包养她 。她虽然急于翻身,但是那些脑满肥肠的老爷 又看不上。
好在她人气足,看似别人掌控她,实则她自己在挑选合适的金主 。
很快,有一个叫艾提安的年轻军官 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并愿意让她留在他的庄园,享受她前所未有的奢侈生活 。
军官一直很宠可可 ,让她一度以为他俩不是简单的钱色交易,她慢慢开始相信是自己运气好,遇到了真爱 。
但当她向军官提出结婚时,对方一口回绝 。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了什么……他总说她“像只小老鼠 ”,而他是猫,猫吃老鼠,猫也玩弄老鼠,她只是一个“玩物” !
这样的情况当然让可可感到受辱与不满 ,她最初因生计之迫,选择“投奔”这个男人。而现在,她清晰地看到 ,这个男人绝不是她永久的靠山 。
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他的喜怒无常 可能随时会让她卷铺盖走人。
是时候离开了!
恰好可可在做情妇期间,利用自己在缝纫店学到的技能 ,给军官的朋友们做一些美丽的帽子 ,由此认识了艾提安的朋友鲍伊·卡伯(真名是亚瑟·卡伯,被公认为可可唯一的挚爱 )。
在鲍伊·卡伯这里,她初尝真爱之甜蜜 ,并且体会到了来自男人由衷的赞美 ,无关她的美色。然而,她对于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情妇而已 。
尽管这位不像军官那么狠心 ,还会跟她说:“如果让我离开你,不如砍下我的一条腿”,却在认识的10年期间里,从未想过娶她 。
鲍伊注定要娶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子,然后结婚生子、继承家业,这样才算门当户对 。
可是,可可是真的爱他,而他呢?或许除了不娶她也确实会把爱给她吧 !
所以,她没有像离开军官那样,果断地离开这个也不会娶她的男人,她选择了接受 ,并将他视作“终身伴侣”。
从父亲、艾提安、鲍伊身上,可可看到男人基本无忠诚可言 ,也对男人同时和多位女性来往习以为常 。
她一生中相逢的所有情人,没有一人 能真正填补她心里的情感黑洞 。
04
THE FOURTH
蜕变从
建立时尚帝国开始
坎坷的经历迫使可可逐渐蜕变——经济独立 ,过自己的人生。
她最先做的是帽子。那时贵族女性都戴大帽子,还要在上面尽可能地多插上羽毛和花饰 。
她觉得:这是一个反人类的设计 ,戴着多重啊,再美不舒服有什么用 ?
可可想让女性也戴贵族男性戴的那种帽子,装饰少,戴着舒服,也很酷 。为了促销,她会戴着自己做的帽子,跟情人参加宴会 。
她长得本来就漂亮,加上吸睛的帽子 ,很多人都来跟她搭讪,她就趁机告诉对方 ,来我的衣帽店买吧!
可可看自己设计的帽子畅销后,她想自己似乎很有创造力 ?于是继续大胆创新 ,在服装、配饰上也有所动作。
她设计的衣服,将法国女性传统的繁复的 束胸、束腰、拖地大裙摆等通通去掉 ,取而代之的是西装、裤子这些实用和舒适的装扮 。
她对传统审美的颠覆是她的高明之处 ,她卖的不只是新式的衣物,更重要的是独特的性解放理念 。
可可对当时时尚大刀阔斧的改革 ,也引起了很多媒体的注意。
一家巴黎的畅销报纸这样评论:“这是一位令人惊愕的天才 ,她的服装是富有女性美的艺术 ,是匠心独运 的充分展示!”
建立了时尚帝国,她的经济实现了完全独立 ,还顺便将鲍伊当年资助她的资金如数奉还 。
这事算是她人生又一个转折点 ——实现了真正的人格独立 ,开始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 。
可可在鲍伊之后,一直单身一人 ,也没有孩子,直到最后一刻。或许自创的品牌 就是她的孩子,又或者是她的依靠 。
在一个尚不能赋予女性体面工作机会的社会里,贫寒出身的她凭借一己之力 跨越自己的阶层 ,不仅在当时的历史处境中绝对是热点人物 ,也在现代社会成为女性榜样 。
编辑 | 之之
可可是个不简单的女人,一般人模仿不来,我们普通人是不是可以借鉴她身上坚强、独立的性格,来锻炼我们自己的心性,从内到外提高自己,更好的去充实我们的生活呢?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8/1021/44279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