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中新天津生态城着力破解“大城市病”
2018年09月29日 19:56面朝大海,四季如画。北京东南方向约140公里的天津滨海新区渤海湾畔,曾经的不毛之地上,一片生态城市样板“试验田”花开正艳。
这里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打造、世界首个国家间合作建设的生态城市和我国首个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承担着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和样板的历史使命。
十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兼顾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建立了全球首个城市绿色指标体系,竖起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帜。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不断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生态禁区”转型“全球绿色城市”
2007年底,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决定,建设一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为现代新城建设探路。经多方筛选,最终落子滨海新区。
十年前的生态城曾经是一片由1/3盐碱荒地、1/3废弃盐田和1/3污染水坑组成的30平方公里“生态禁区”,荒无人烟。如今,这里城市绿树成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它从一片盐碱滩涂蜕变成绿意盎然、宜业宜居的新城,用十年时间演绎了一个‘绿色蝶变’。”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王国良表示,经过生态城广大建设者十年来的探索实践和艰苦努力,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生态新城已展现在渤海之滨。
肩负我国首个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使命,不做绿色盆景,生态城的绿色探索追求打造一片有生机的现代新城。中新天津生态城商务局局长曹晟说,依托智慧创新驱动和 都市消费驱动两大引擎,十年来,生态城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和健康、智能科技等绿色环保产业。其中又以民营企业为主,生态城73%的产业收入来自民营企 业。
近年来,生态城已经吸引了近十万居民在此工作生活。居民李享2015年到此定居,她说,生态城城市干净,配套完善,环境好、教育好,不但宜居,而且宜业,“这里就是我期待中家的模样”。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官员称赞生态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威尔士低碳研究院院长琼斯认为这里是“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成功典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专门授予其“全球绿色城市”的称号。
今年7月8日在新加坡举办的2018年世界城市峰会上,生态城十年巨变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受到与会各国嘉宾瞩目。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郑林兴,这位新加坡前政府官员用“充满活力、富有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几个词,向嘉宾们介绍生态城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我目睹了生态城从原先的不毛之地蜕变为如今充满活力、绿意盎然又十分宜居的地方,我们感到十分满意。”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郑锦宝评价道。
生态宜居城建经验落地生根
中新天津生态城绝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希望打造一个繁荣、宜居、智慧的生态新城。十年来,一系列来自新加坡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在生态城落地生根。
—— 制定全球首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实现引领示范。建设之初,中新两国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世界上首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成为这套体系的最初践行者和标 杆。其中规定,绿色建筑比例为100%,高于新加坡标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20%,与欧盟同期目标一致;到2020年绿色出行比例 ≥90%,超过先进国家水平。
生态城设计了这样的高标准,也是照此坚持实践。中新天津生态城法制局局长彭正阳说,如今,辖区内的公用建筑、酒店大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 所有新建住宅100%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区域内六成路灯使用风光互补LED路灯,全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水电站。
——三级组团居住模式让每个小区都是“学区房”。避免走“大城市病”老路,生态城将新加坡城市综合管理经验与生态城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了“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的三级组团居住模式。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会局局长王学伟介绍,400米乘400米的街廓组成一个生态细胞,包含若干居民区;4到5个生态细胞构成一个生态社区;4到5个生态社区构 成一个生态片区,最终整个生态城由5个生态片区构成。整个辖区按人口规模,分配教育、医疗、购物等社会资源。既避免了城市交通拥堵,又方便了社区治理,而 且每个居民区都是“学区房”。
与三级组团式居住模式相对应的服务体系,是邻里之家—社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主中心四级公共服务体系。其中,社区中心是社区的一站式组合服务中心、居民 交往中心和社区文化中心,保证社区每位居民步行400米左右就能到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王学伟认为,社区中心体现的正是为民服务的基本原 则。
——建设“海绵城市”,“下雨不看海”成现实。源于新加坡理念的输入,生态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在国内启动较早。行走在生态城的大马路上,“无井盖”和“宽绿 带”是给人留下的最突出印象。道路雨水收集井及其他市政管网设施全部设置在两侧绿化带内,从根本上避免了道路维修“拉链”现象和“坠井”事故的发生。
7月23日晚,台风“安比”抵达京津冀。在暴雨中,生态城各雨水泵站排水顺畅,处于低水位运行状态;路网通行顺畅,路面未出现大范围积水。“下雨不看海”的 生态城刷爆朋友圈,“海绵城市”建设显现效果。“生态城已有65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启动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调研员王萌表示,生态城按照低影 响开发和雨水利用总体原则,建立“海绵城市”项目库,马不停蹄推进项目建设,真正发挥出了功效。
——推广绿色出行,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生态城坚持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模式,合理规划居住、商业设施,实现了减少出行和便利出行的目标。区内免费提供清洁能源公交,实现区内公共交通出行全覆盖,月均发车达1.2万车次。
按照慢行优先理念,规划人行步道和小区绿道235公里,人行步道和小区绿道的密度远远大于机动车道密度。目前,建成区范围内,慢行系统已将居住社区、商业设 施、景观开敞空间等城市功能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遍布全城的慢行网络。按照“窄路密网”理念,实现了小街坊、密路网的格局。规划道路占地面积占建设用地总 面积的15%,达到世界先进城市道路面积率水平。
生态理念期待推广复制
生态城一直按照“三和三能”的目标建设,即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除了生态指标体系、“海绵城市”建设等之外,还形成了一批可对外复制、推广的经验,让生态的种子撒向更多地方。
“当初有意选址生态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建设生态城,正是由于中新两国希望以此证明生态环境改造的可行性,从而使生态城建设经验在更多地区复制、推广。”彭正阳指出。
——坚持“政企分开、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了权责明确、良性循环的城市开发模式。生态城组建了中方投资公司和中新合资公司两个完全企业化、市场化、股份制的 开发主体,中方投资公司负责土地整理储备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合资公司主要承担“一路三水”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项目开发。在此基础 上,生态城管委会赋予中方投资公司18项特许运营权,投资公司又组建了12家专业化公司,形成了水、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一体化运 作模式,降低了建设成本,提升了运作效率,这一模式在全国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作为典型经验予以推广。
彭正阳表示,两家公司市场化运作,跟政府形成契约关系。既解决了初期开发建设大规模投资的融资问题,又没有给生态城带来直接债务,这在全国经济功能区的开发中并不多见。
——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让城市更智能。智慧公交、智慧电梯、智慧灯杆、无人超市、电子市民中心……智能化基础设备正在成为生态城标配,在突发警情、城市积水、交通拥堵等状况下能做到提前预警,及时防患。
——公共服务牵引整体发展规划。彭正阳表示,无论是三级组团居住模式,还是社区中心规划,都是围绕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直面上学、就医等老百姓关心的痛点。新建城市、城区在规划中,都应围绕公共服务需求出发,而非将实用性不强的城市广场等建筑作为必选项。
——垃圾分类让资源利用更高效。国内倡导垃圾分类多时,但普遍收效甚微,生态城借鉴新加坡经验,在国内垃圾分类领域走在前列。中新天津生态城城管综合执法大队 副大队长刘春说,辖区提出了人均日垃圾产生量0.8公斤,垃圾回收利用率不小于6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的目标。
社区为居民分发专用垃圾袋,垃圾袋上一户一码,管理人员可追溯垃圾袋来源,从而做出针对性指导。合理分类后,居民可获积分奖励,在社区中心能直接“当钱花”,实现激励机制。(津云新闻编辑张晶晶)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0929/44230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