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津沽大地 丰收飘香
2018年09月25日 22:38中秋佳节期间,农业休闲游红红火火。西青区大寺镇金三农休闲农业园区内,观光、垂钓、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
丰收年里话民俗
红灯高悬,柴扉开敞。伴随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地处蓟州州河西岸的上仓镇程家庄村新建成的民俗文化馆于中秋节期间正式开门迎客。一场由村集体筹办的主题为“农民·农艺·乡愁”的大型农耕民俗实物展览吸引了周围乡村的农民和下乡旅游的市民纷纷慕名前来参观。
由青砖瓦房组成的回字形大院里,游客熙熙攘攘。作为展室的一排排房屋中间全部打通,游人可以毫无障碍地行走在两侧陈列的陈旧的农村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家什间,仿佛在逝去的农耕时光中穿行。从铡草的铡刀到专门运土的独轮车,从赶牲口用的套夹子到收拾谷物用的大耙子,从烧水做饭用的风箱到农家土炕铺的炕席。五花八门,大大小小,应有尽有。
“爸爸,你看这写着‘扇车’名字的木头箱子是干什么用的?”小女孩问。
“噢,这个嘛?应该是干农活的工具吧。但是具体怎么用,我也说不好。”年轻的父亲回答。
身边一位农民大伯插话说,“孩子,这个东西是老辈人清选粮食用的工具。你看这里有个摇把手,用人力驱动,木箱里风车就会产生风,将谷物中的颖壳、灰糠及瘪粒等吹出机外,就把糠秕与谷物分开了。”农民大伯的话立刻引来周边几位小朋友的兴趣,纷纷指着地上的各类物件,好奇地问这问那。农民大伯乐呵呵地不厌其烦地为孩子们一一讲解起来。
“这次展览收集的农村过去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品大约有上千件,有的是周边村民捐赠的,也有的是专门下乡收购来的。所有陈列的蓟州民间用品全是实物,都是改革开放以前的,有的甚至达上百年历史了。”村党支部书记吴佐顺说,如果再不收集,将来可能灭失殆尽再以找不到了。
原来,程家庄村和其他的平原村一样,以前也是种植大田为主业,村民收入微薄。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产业,打造集自然观赏园、果品采摘园、田园农耕园、情趣游乐园“四园”为一体的“北方江南”景区,建设儿童娱乐园,开设“燕子李三”纪念馆等,目前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5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2.5万元,列入全国文明村镇。
“村民现在住的是楼房,烧的是燃气,用的是自来水。种地有拖拉机,运输有汽车。对一些村里‘90后’‘00后’的年轻人和小孩子来说,虽说是在农村长大的,可许多老器具像木质车轮子马车,如不是摆在展室里,恐怕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识过实物。”吴佐顺说,“收集这些老物件给百姓看,就是为了让大家记住乡愁,不能忘本,促进乡村振兴。”
市民张小姐感慨地说,“民俗馆里展出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个个觉得陌生。其实,这都是过去农家生活离不开的日常用品。看完展览,极大地丰富了我对祖国农耕民俗文化的认识,也强烈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和进步。真的不虚此行!”
八旬“种地达人”的种地经
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对于俯首耕种的农民来说,丰收的喜悦抵得过一年的辛苦。今秋,北辰区双口镇的81岁老人顾文生迎来了红薯大丰收。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老人像往常一样刨红薯、卖红薯,心里却想着比平时多刨一些,回去给街坊邻居多尝尝。“过节了,我心里高兴。咱农民有了自己的节日,往后农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顾文生说。
早上8点,顾文生骑着三轮摩托车,跟在一卡车红薯后面,来到市场上固定的摊位前。卡车刚一停稳,老人利落地凑上前开始卸红薯。前后卸了四五十箱,虽然有邻居帮忙,但老人仍然坚持亲力亲为。“今天刨了2000多斤,中午前就能卖完。我这山芋好吃,沙土地、不给药、不扣地膜,就那么露天长着。好多人从我这订山芋,北京的、河北的都有慕名来的。”老人一边卸货,一边跟记者聊着自己的“种地经”。虽年过八旬,但顾文生行动敏捷、精神抖擞,聊起天来思路清晰、风趣健谈。
有这样的好身体,顾文生说全是因为自己爱种地,把务农当成最好的养生锻炼。儿女都有了正式工作,生活富裕、没有后顾之忧的老人原本可以在家“享清福”。可是当了一辈子农民,顾文生的心始终离不开土地。无论寒暑,每天清晨4点半下地干农活。除了自己承包的地,他又花7年时间开垦了10多亩荒地。花生、红薯、菜豆角……不同的农作物,顾文生年年换着种。但不管种什么,他种出来的东西在市场上都很畅销,回头客络绎不绝。
“种地是门大学问。北京农业交易会我年年都去,到那一看,全是新技术、新品种,可开了眼界。”顾文生以耕种为乐,时时不忘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什么样的种子好?哪里的肥料技术强?哪家的营养液配得精?顾文生打开电视便锁定农业频道,平日里最关注的就是农业资讯。都说活到老、学到老,顾文生这股爱学习、爱琢磨的劲头,让周围的年轻人佩服。孙辈们都亲切地称爷爷是“种地达人”。
采访不多时,红薯摊前已经聚集了不少顾客。“老爷子种的山芋甜,瓤红皮薄,蒸熟了一剥,皮儿就下来了,家里老人孩子都爱吃。”一位回头客连连称赞,又买了一整箱。“今年雨水调和,我这山芋算是大丰收了。估计能收个4万多斤,赚4万多块钱吧,比去年翻了一倍,这一年就算没白忙活。”顾文生笑着说。
“枣”让村民富起来
秋色将静海区小高庄的脆枣染红了,也让这个小村子热闹了起来。
昨天一大早,枣农们就把装好箱的脆枣搬上三轮车往枣林外面运,来自石家庄、邯郸、南京等地的批发商来到田间地头收购,四五辆大货车停在道边儿,议价、过秤、付钱。“过节了,市场需求量大,今天我们开来了两辆大货车,每辆车都得装2000公斤。”来自河北省沧州市的收购户徐宏宇对记者说。
“这是我们新嫁接的冬枣,皮薄、肉厚、核小、口感甘甜,在别处可吃不着这个味儿。”51岁的枣农胡如茂随手从箱子里抓起一把枣让记者尝鲜。
走进枣林,只见树上的红枣压弯枝头,树下的枣农喜上眉梢。大家正忙着摘枣、收枣、装箱。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光冬枣的单项收入,每亩地就达到1万多元。”望着树上一串串压满枝头的冬枣,68岁的胡如军眉开眼笑。他说,这两年,他看到冬枣种植的巨大前景,就把原来的10亩枣树逐步改种了冬枣。今年8月初,果子还未成熟,客商就订购了5亩,一共卖了将近7万元。
果子不愁卖,胡如军打心眼里高兴。这让曾一度因“丰产不丰收”而打算弃种的他,重新燃起了以枣致富的希望。
小高庄的脆枣种植已有40年历史,枣农们一直种植圆铃枣,天然的沙土地使在这里种出的枣又脆又甜。然而,好枣卖不出好价格也一直是小高庄人的困扰。“圆铃枣的保鲜期非常短,从树上摘下来最多保鲜7天,而且没法入冷库,一遇低温就变质,所以没法往远处销。”
如何守住好地以枣致富?小高庄的办法一是农超对接、电商销售,大力发展参观采摘;二是,将脆枣与冬枣嫁接,进行品种改良。
跟随着村委会成员胡振泉,记者来到了小高庄去年建起的“百亩冬枣示范区”,记者看到,5个节能温室已全部投入使用,不远处还栽植了200亩露天冬枣。胡振泉告诉记者,通过这个项目的示范带动,全村90%以上枣农都在合作社技术人员指导下,对自家枣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品种转化,并获得收益。
亩均效益大幅提高,枣农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圆铃枣每公斤卖4块钱,新嫁接的冬枣每公斤能卖到15块钱,这样算下来,一亩地能多收入五六千元。”“今年家里新添置了小轿车,还翻新了房子,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枣农们腰包鼓了起来,也让村党支部书记邵梦圆信心满满。“今年,全村700亩圆铃枣和冬枣产量总共可达120万公斤,据估算,枣农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改良300亩冬枣,确保村民增收致富,让村民的好日子像枣一样甜。”(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0925/44210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