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中国流行文化:去创造,不跟随

2018年09月20日 00:14

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主办城市网站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真正进入了一个“时尚的时代”,—个流行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几乎每一年,就会有新的流行文化出现,人们的服饰打扮、娱乐休闲乃至审美情调就会有翻新的潮流。

在今天进行的以”中国流行文化”为主题的论坛上,针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流行文化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几位嘉宾进行了思想火花的碰撞。

“这两天来达沃斯,我看到了杨柳青版画的制作,还看到了手捏的面人,这些全是传统的题材。制作方式虽然很有意思,但如果不是一个胖娃娃抱一条鱼的题材,而是一个动漫等小孩子喜欢的人物,还用传统的方式刻成或用手工传递出去,将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这样的产品,肯定也备受欢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达将自己的所看所想率先分享,“这样的传统题材,用我们现代的语言与之结合,不仅没有使传统的工艺流失,还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应该要干的事情。”

聊起中国流行文化,传茂文化首席创意官陈楸帆同样愿意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他说,自己刚刚从北美、南美走了一圈回来,应孔子学院的邀请去和读者、作家交流,其中就包括讲中国的科幻文学。“《三体》获奖之后,这股科幻热潮从国内烧到了国外,就连奥巴马、扎克伯格都是《三体》的粉丝。”

在陈楸帆看来,科幻肯定是接下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最重要的文化类型,除了科幻小说,科幻在所有媒介上的发展,包括动漫、影视、游戏、舞台剧、甚至主题乐园等都是具有潜力和生命力的。“它特别适合帮助我们,把我们所要传达的中国价值观和视角向海外输出。比如,《三体》已经翻译了12种语言,这就是一种中国当代文化或者中国当代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最好范例。”

那么,作为第74届雨果奖获得者的郝景芳,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在论坛上,她表示,此前,中国创作的一些题材和国外有很大的隔阂,我们创作的像黄土地、革命记忆等题材对于自己最有切身感受,但国外会觉得这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但却只是你们自己的题材,我们不懂,没有共鸣。郝景芳接着说:“就像我们看印度某一个历史革命故事,我们同样没有共鸣。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的生活跟国外差不多,面临的困扰也差不多。大家谈论的题材是什么呢?是关于人在社会中的孤独和压力,这个时代快速发展应该如何选择,我想做的事情和父母、社会的冲突,我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这些东西是全世界共通的。当你谈到个体、社会、家庭、国家这些题材的时候,你会发现美国人关心这些,中国人关心这些,每一个国家的人关心的都是这些,这样就很容易做出一些真正好的作品。它们是和世界共同的,和内心共通的。”

实际上,在凡普金科创始人杨帆的眼中,中国的流行文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且输出出去。他举例说到,日本的动漫进入到中国,而现在国内制作的国风动漫非常火爆;嘻哈、街舞进入到中国后,也出现了中国式的音乐作品,一些本土嘻哈音乐人写出了非常多的作品。“我们把那些外来的,所谓入侵或者输入的文化,经过我们的消化和吸收,变成我们自己的文化,反而输出出去。”

不过,杨帆也谈到,在中国独特的流行文化背后,却折射出社会的一些焦虑和急躁。“我们这些年常说的一个词叫知识焦虑。比如,在中国很火的一件事是知识付费,近些年来快速崛起,其实很多人热衷的只是付费的过程,购买它,内心就可以得到一种安慰,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被时代甩下。”

对于流行文化的未来,嘉宾们抱有希冀也不乏思考。

“我自己一方面支持很多小众文化、多元文化的存在,但是另外一方面,又会担心大家在一起没有共同的文化语言。我希望在未来这些多元文化的小岛之间可以相互有交流,这会有助于文化的蓬勃跟繁荣发展。”郝景芳说。

“我们一直提出来六个字:去创造,不跟随。文以载道,任何的文化都会承载创作者本身价值观的传导,流行文化当然也逃不开这样的规律。这里存在着一个所谓的引领和迎合的关系,我们到底应该迎合于当今时代一些用户的需求,还是如何把精英实力用在创造流行文化的引领上面,可能会是未来很多从业者的一个课题。”爱奇艺副总裁陈伟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0920/44185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