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两代气象人的坚守:“渤海西部中部海面”来自哪?
2018年09月03日 20:25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对咱天津老百姓来说,“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可以说是一片再熟悉不过的海域了,每天都可以在天气预报里收听到这个词汇。别看气象信息里短短几十个字,但其承载着极高的价值,背后凝结着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两代气象人的探索和坚守。
从塘沽码头出发,在38海里处有一座海上平台,编号为渤海埕北A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气象观测站,自1988年建站以来,每一天都有人在此值守,每天三个时段固定向陆地发回第一线的天气实况。30年的观测数据摊开一看,从来没有间断过。这里也是目前渤海海面上唯一有人工值守的气象观测站。
杨永顺和杨树林是第一代登上海上平台的两位气象观测员。说30年,只是在A平台的驻站时间,天津气象人预报渤海海面天气的历史比这还要长,1982年,24岁的杨永顺就已经出海观测天气了,驻守过6号平台、大沽灯塔等站点后,最终扎根在这里。
平台建设初期,条件极其艰苦,一座5平方米的铁皮屋就是两人工作及生活的地方。“冬天冷、夏天潮”已不算是最苦的事,遇到狂风来袭时,站在陆地上会被吹得东倒西歪,而在浩瀚无际的海面作业,艰苦之外还附带着艰险。观测员需要将保险绳的一端牢牢地拴在自己身上,将另一端固定在平台上,登上距离海面近40米高的观测平台,抄录气象数据,这考验着观测员的胆量和意志。杨永顺对记者说:“风力越大,对城市的破坏力就越大,如果我们不上去,这些信息谁来获知?如果没人站在最前面了解气象信息,遇到突来的恶劣天气,我们身后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2004年,以杨永顺的徒弟、也是杨树林的儿子杨文杰为代表的第二代海上气象人出海了。前辈们交付的接力棒放在他的手上,是一份传承,也是一份责任。杨文杰没有辜负前辈的重托,已在海上平台气象观测站驻守了14年,真正挑起了大梁。正是因为两位老杨的“前人栽树”,才有了今天小杨的“后人乘凉”,前辈经历过的艰苦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工作环境改变了,生活环境改善了。可有些事情在漫漫30年里却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往返平台乘坐拖轮时的颠簸,攀爬吊笼时的恐惧,极端天气下坚持海上作业的危险……不变的还有一年中有半年时间独自在海上的孤寂感以及对家人的亏欠与内疚。
从老杨到小杨,两代气象人的艰苦付出,为城市防灾减灾、海洋安全生产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为了每天那一条来自“渤海西部中部海面”的气象信息,两代气象人在接力奉献着。
编者按
8月21日,本报刊发《守护津城的“绿肺”》《八仙山上守林人》的报道,记者深度挖掘本市海拔最高防火观测站——八仙山聚仙峰管理站副站长朱金保29年无怨无悔,坚守付出的感人事迹。今天,本报推出在渤海海面值守气象观测站30余年的两代观测员的故事。这“一山一海”两组报道,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开山岛守岛英雄王继才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请读者跟随记者的讲述,一起认识渤海平台上的两代气象人。(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8/0903/44108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