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生态城晒为民服务成绩单

2017年12月21日 00:00

天津日报记者王睿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17年即将过去,盘点这一年的“为民服务”成果,中新天津生态城社会民生保障事业与建设开发比翼齐飞,晒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入住新居民从2013年初的5000人快速增至目前近8万人;助难救困、最低生活保障、优待抚恤、残疾人和老年人福利等民生保障项目全面铺开,实施精准帮扶弱势群体的政策,不让一位居民掉队;为近百位户籍老人发放敬老卡、办理老年优待证;组建退伍军人三级联络点16个,为登记在册退伍军人提供社保参保、一对一帮扶、安置落户等服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随着入住人口逐渐增多,各类诉求也随之增加。为了第一时间了解社情民意,“零距离”与居民群众交流沟通,现场解决问题,生态城定期召开由管委会领导携有关职能部门参加、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的座谈会,并将这种机制形成长效制度化,将社区治理服务重心下移,扎根基层与居民对话。截至今年底,这一机制累计解决居民现场提出的有关冬季供热、交通出行、环保噪音、房屋修缮、占道经营等14类70项问题,主动为民办理优抚救助、老年服务等5件实事。

“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各项惠民政策得到及时宣传和解释,这些举措表明了生态城对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密切了党同百姓的血肉联系,也提升了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效率,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实际效果。”中新天津生态城社会局调研员徐彦云介绍说,为加大精准帮扶因大病致贫群体的力度,生态城今年还出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职工及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适当放宽了大病救助准入门槛,大幅度提升救助额度,让生态城发展成果惠及到更多人群。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今年初,生态城和畅社区一户居民的女儿生重病住院,按照有关工作流程,需先在信息系统录入家庭基础信息。然而,由于是新建城区,生态城尚未开通网上救助系统,无法录入该居民申请的信息,进而不能受理医保加标事项,这户家庭也就无法获得较高的医药费报销比例。

得知这一情况后,生态城社会局分头协调有关部门,支持争取早日解决此难题;同时,分管局负责人还主动带领民政科人员赶到医院,自掏腰包为居民送去慰问金。通过高效率地协调办理,两个工作日内,这户居民就办妥了医保加标,不但解了燃眉之急,还为女儿今后的长期就医解除了后顾之忧。

而家住兰苑社区的退伍军人阚女士给社会局打电话请求协助她申办积分落户。事实上,积分落户属于政策性较强的专业工作,不在社会局职能范围内。但考虑该家庭的实际困难:丈夫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阚女士自己带孩子忙里忙外。社会局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介绍其家庭实际情况和迫切需要,最终在滨海新区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为其通过信息平台初审上报到市积分落户审批部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生态城,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不少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生态城各部门电话全部对居民公开,他们时常会接到居民打来的咨询和求助电话,但无论是否分管,他们都会尽力协调,直至将问题解决。这都归因于生态城一条不成文的工作规定:“要把居民福祉放在心上,让他们有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不忘初心,以文化人

在做实、做细民生事业的同时,生态城还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引导居民向上向善,弘扬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据了解,生态城制定了“社区发展总蓝图三年行动计划”,先后推出“文明楼门”“邻里菜园”“爱在生态城”“健康加油站”“老人心灵呵护”等多个社区公益服务品牌项目,以文化人,凝聚人心。

徐彦云说:“生态城还注重培育社区核心价值,营造一种社区融合发展的温暖家园氛围,比如今年,我们通过每月的‘邻里日’活动,以‘责任共建’为主题,将各社区居民会聚在一起,共同参与,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不仅如此,据介绍,生态城今年还举办了首届“社区节”系列活动,以居民和社团为主力军,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开展生态城文明小区评选、生态城市民讲堂、志愿者在行动、爱心中转站、乐活绿市集等活动,吸引了近3万居民参与其中。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1221/4361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