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近七成老人有“心病” 喜欢聊“过去的事”

2017年11月16日 21:35

天津日报记者 韩雯 日前,市婚姻家庭事务协会完成了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公益项目,并对外公布项目调查的相关数据。据介绍,在对本市部分养老机构和社区老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后,结果显示,有近七成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病”。

60%以上老人独自生活

本次调查共选取了707位老人,当问及老人与谁一起生活时,超过60%的老人表示独自一人生活,或与老伴儿一起生活,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仅占10%左右。这个数据表明,随着家庭的小型化,独居老人比例越来越高,正因为老人们缺少子女的近距离照顾,所以他们特别需要社会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心理上的安慰。

老人最喜欢聊“过去的事”

在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对200位老人询问“最喜欢聊什么”时(多选题),有126人喜欢聊过去的事,有89人喜欢聊养老院里的事,有88人喜欢聊家里的事,有53人喜欢聊自身疾病的事,有51人喜欢聊心里别扭的事,有45人喜欢聊国内国际时事新闻,有33人喜欢聊今后的事,有27人喜欢聊趣闻轶事,有21人喜欢聊琴棋书画,有18人表示喜欢与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其他的事情。

很多老人表示,生活中最缺少的是与人谈有“共鸣”的话题,所以,做子女的应该多陪父母,说说他们有兴趣的话题,老人们特别需要这样的“心灵鸡汤”。

老人“心病”背后有五大原因

在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时,心理咨询师找到了老人“心病”背后的原因:

一是角色感“丧失”,退休后,对新角色心理准备不足,这些老人往往见人就谈自己的过去。

二是获得感“丧失”,这些老人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不堪,有的老人因为在公交上没有人让座,气得不得了,“敌对情绪”越发高涨。

三是社交感“丧失”,成为孤独寂寞的老人,缺少朋友和亲人的陪伴,闷在家里,或是独往独来。

四是价值感“丧失”,其结果是心态失衡,老人总有“我行”“我能”的心理,不服老,但又没有地方释放,于是与人说话,口气很大、高谈阔论、评头论足,往往通过这些满足自己的价值感。

五是健康感“丧失”,最让老人们恐惧,一些老人因为身体大不如前,觉得哪都不好受,甚至认为“人快不行了”,此时的老人完全被抑郁恐惧焦虑情绪困扰,晚年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1116/43578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