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党的十九大·武清区篇:京津卫星城 美丽新武清

2017年10月13日 16:13

天津日报报道

协同发展示范区

种好“试验田” 构筑“桥头堡”

 

通武廊三地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武清区积极抢抓这一重要历史机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协同意识,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全区综合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承接首都资源取得积极成果,服务京津能力实现新的提升,京津之间的桥头堡作用更加突出。

武清区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强化规划引领,对接国家顶层设计和全市及周边地区规划,编制完成24项重点规划。着力承接首都教育、医疗等功能疏解,推动京津产业新城、国家大学创新园区和武清医疗健康“微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吸引首都高端制造、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产业转移,实现6000余个首都项目签约落户,高村科技创新园成为承接首都资源的新平台。

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武清北部轨道交通及站口设置纳入环北京城际廊坊至平谷段规划,新开通京津塘高速下朱庄出口、京津高速高村和大孟庄出口,打通了一批跨区域“断头路”“瓶颈路”。

今年2月4日,武清区与通州区、廊坊市共同签署了《推进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三地立足于打造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才等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种好“试验田”,打造先行区,切实发挥好“通武廊”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金三角”的独特作用。

目前,三地已签订教育、文化、旅游等合作协议近30项,小京津冀“试验田”春播秋收效果不断显现。在人才和劳务合作方面,开展挂职干部互派交流,实现企业研发平台共建共享共用,成功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海外赤子“通武廊”行等活动;在教育方面,组建基础教育共同体,促进学校共建、资源共享、研训协同、师生交流;在法院司法互助方面,开展跨区域立案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在治安维稳方面,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在检验检疫方面,探索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风险共防、执法协作、服务发展的区域检验检疫新格局。此外,武清区还积极推动与通州、廊坊接壤的11个镇和2个园区主动对接。

科技创新引领区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主轴重要节点

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成为产学研用示范基地

武清区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落实创新驱动发展行动方案,完善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衔接紧密的科技创新体系。武清开发区和京滨工业园、汽车产业园、京津科技谷纳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进一步完善科研服务功能,创新资源集聚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以深化科研对接、落实产业项目为重点,深度推进与高校院所对接合作,集聚一批高端研发机构,落实一批科技转化项目。

与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8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拓展合作关系,引进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航智能制造研究院、天津京津科学技术研究院、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等高端产业化项目102个,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18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4家。

武清区扎实推进创新社区规划建设,启动实施“155”首批创新社区试点工程,拓展建立一批镇级创新社区试点,加快建成创新要素聚集基地、科技研发转化基地、高端人才创业基地。积极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众创空间提质增效,努力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环境。发展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20余家,团中央青年创业社区建成运行,全区活跃创客达到900余人,在研项目200余项。

积极落实科技型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企业能力升级、规模升级、服务升级,全区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8900余家,其中规模过亿元企业390家。申请专利量累计达到38376件,授权专利量累计达到14738件。深入推进“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实施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慧聚武清”工程和本土人才培养“鲲鹏工程”,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特殊人才支持计划,聚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五年来共引进培养各类人才7万余名。

高端产业聚集区

打造京津之间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基地

城铁商圈带动高端商贸业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清区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提升产业发展层级的重要基础,推动产业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径。

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目前,武清区拥有产值过亿元企业超过22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余个、行业龙头企业160余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6%,并正在形成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76家企业挂牌上市,民营企业发展到4.2万家,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超过70%。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综合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高品质转变。服务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跃升。电子商务产业关联项目超过600家,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全国电商B2C业态前20强中19家落户区内,年销售额超过1500亿元,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城铁商圈、保利商圈、大光明商圈等综合商业中心初见雏形,佛罗伦萨小镇、威尼都商业中心、创意米兰等高端项目聚势效应显著增强。休闲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构建完成“一城两河、十字轴向”的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了国家4A级景区南湖·绿博园、凯旋王国主题乐园、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津北森林公园休闲驿站、津溪桃源、玫瑰庄园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由200万人次增至1600万人次,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大力发展生态集约型都市农业,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打造武清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建设京津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累计完成农业结构调整20万亩,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78家,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115个,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面完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改革试点任务。

生态文明先行区

打响生态环境“金字招牌”

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斐然

五年来,武清区深入推进“四清一绿”行动,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常态化开展清新空气专项行动,实施最严格的大气防控措施,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污染措施,加快推进全域无煤化和清洁能源利用,全区空气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

大力推进清水河道行动,制定落实“河长制”实施意见和地表水治理方案,开展重点河道综合整治行动,完成龙凤河等20条156公里河道综合治理,依托北运河历史文化和水绿环境优势,打造了集观赏性、文化性和经济性为一体的北运河休闲旅游带。

城区地表水体达到景观标准,城镇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完成工业渗坑、排污口门、规模化养殖场等245处水污染源治理,新建改造污水处理设施32座,城区污水处理达标率超过95%。推进清洁土壤治理。加大“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对300余家“散乱污”企业进行关停取缔,落实“两断三清”要求。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改善城市环境秩序,完成数千处点位整改。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造林工程,加快生态廊道、城市绿地、农田林网建设,提升城乡绿化层次水平,坚持不懈提升水绿生态优势。五年造林35.3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6.4%,城区绿化率33.6%,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实施大黄堡湿地、永定河故道修复工程,建成津北森林公园。高标准建成绿博园,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深入推进“无煤区”建设,年内全面完成煤改清洁能源工程。加强城乡市容环境建设,建成132个美丽村庄和美丽社区,清洁村庄建设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新的改观。

社会文明模范区

“文明之花”遍开雍阳大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清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和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共建美丽新武清、共享美好新生活”主题教育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弘扬道德风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长效推进。注重过程管理,注重标本兼治,注重机制建设,注重群众参与,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标创建和整改提升。组织开展了“迎全运、做文明有礼武清人”主题教育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组建了文明城区观察员和日常巡查队伍,针对市场脏乱差、道路乱摆乱卖、交通乱行乱停等突出问题。

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专项行动,深化拓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树立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崇德尚义的社会风尚。发展壮大志愿服务团队千余支,打造出“全民公益”“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品牌,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道德典型300余名(户)。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举办“最美家风故事会”,让身边人讲述家风故事,引导千家万户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以家风促民风。

实现文化生活“美起来”。高标准完成区群艺馆、科技馆、美术馆及镇街文体活动广场等提升改建。培育乡土文化,积极扶持和发展农村京评梆、书法、美术等文化团队,传承李氏太极拳、永良飞叉、寺各庄竹马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系列评选活动,“武清好人”、新乡贤等一批先进典型有效引领了乡风文明。

和谐宜居幸福区

民生“账本”逐年厚实

广大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武清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惠民利民便民导向,持续深入抓好民心工程组织实施,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五年共实施100项惠民工程,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全区广大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会保障更加可靠。武清区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拓展群众就业增收渠道,五年完成就业培训11万人,新增就业15.3万人。积极推进社会保险保障扩面,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帮扶保障水平。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明显增加。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大院,实现城区养老全覆盖。

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五年完成41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建成17个社区服务中心,新建一批社区菜市场、农村便民连锁店和淘宝服务站,彻底解决395个村饮水安全问题。制定“一村一策”困难村帮扶方案,启动建设总投资5.2亿元的231个帮扶项目,106个困难村帮扶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区建设,开通公交线路16条,8个镇街206辆校车投入运营,实现城区公交全覆盖并向镇街园区延伸。

制定落实安全武清建设实施意见,推进危险化学品等十大领域安全治理,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响应处置机制。持续深化平安武清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六连冠”。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武清区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成义务教育和高中校现代化达标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造各级各类学校109所,杨村第一中学、英华国际学校、黑利伯瑞国际学校等品牌学校享誉京津冀。积极推进健康武清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区医院、中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16所镇街卫生院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535家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规范化管理,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高标准建成文化中心“两馆一院”,新建美术馆、群艺馆、科技馆,推进镇村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全覆盖,广泛开展群众文化节、文化下乡演出等惠民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精准度显著提高,成功入选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倡导“大健康”理念,全面推进城区内体育设施“15分钟健身圈”建设,建成武清体育中心,连年承办天津国际马拉松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水平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田径马拉松、乒乓球等赛事,全民健身格局加速形成。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1013/43524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