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和平区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纪实:栽下"幸福树"

2017年09月17日 21:19

天津日报记者宋德松 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餐之后,86岁的孙英玉奶奶打开电脑,和远在加拿大的孩子视频聊天,之后她又打开手机,开始浏览国内和本地新闻……在和平区鹤寿养老院里,已有近五成的老人正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院长张美萍说:“让老人接触网络,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在我们已经实现WiFi全院覆盖,网络已经成为院里老人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孙英玉老人的幸福晚年生活只是和平区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和平区在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同时也得到老年人认可的经验做法──确立了“7+5”养老服务工作格局,培育了由政府、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养老“幸福树”。

“7+5”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7”就是包括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智能呼叫应急服务、入户上门延伸服务、专业机构养老服务、短期托老照护服务、社会组织养老服务的7种服务模式;“5”就是搭建起由政府、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养老服务网络,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共同促进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和平区社会工作者和老年群众形象地把这一服务网络比喻为一棵“大树”。

“树根”就是政府。和平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为空巢、独居、孤老、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失能、荣誉老人等6000多名老人提供家政、维修、修脚、洗衣、理发、卫生清洁以及其他生活服务等8大类60余项上门服务项目;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立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为全区2000户高龄空巢老人家庭安装呼叫器,解决应急排险、线路抢修、紧急救护等问题;每年投入15万元为3000名特困老人购买助老健康保险,为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打牢了扎实的根基。

“树干”就是社区。和平区建立起社区老年人信息动态采集工作机制,全区63个社区都建立了老年档案,将老人照料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范畴。网格员和协管员定期入户了解情况、对困难老人状况进行排查摸底,确保不落一户一人。建立9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31个社区老人日间照料服务站,场均不低于150平方米,并在服务站配置“四室一课”(休息室、配就餐室、文体活动室、医疗保健室、老年课堂),为入托老人提供更多服务。

“树枝”就是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和平区拥有9家养老院,床位1022张,目前基本满床。2012年,区财政投资10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拥有60张床位的托老所,2014年,又建立了第2个托老所,为需要短期照护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训练、心理慰藉等周托、月托、季托式的养老服务;有2家企业型养老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家政、代买代购、配送餐、健康保健等服务。这些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构成了“9+2+2的服务体系”。

“树叶”就是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其中既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也包括社区邻里以及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和平区总人口数42.3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11.82万人,占比达到27.93%,老龄化程度较高,居家养老比例达95%以上。近年来,和平区注重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守望”义工和社区志愿者作用,

建立了社区为老服务队,开展党员、志愿者“二助一”结对帮扶,“养老在家里,我来帮助你”“低龄助高龄”“爱心助空巢”“早看窗帘晚看灯”等志愿帮扶结对服务。天津医科大学、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也定期到老人家中探望慰问,和老人们拉家常,讲社会新鲜事。同时,和平区还经常性地组织好人好事好家风宣讲活动,每年组织评选敬老孝亲道德模范,在社区和家庭中营造起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和平区的老人们都说,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方方面面提供的养老服务很周到、很细致、很体贴,我们感到很知足、很幸福、很感恩。和平区历经多年精心栽种的这棵为老服务“幸福树”,已由树苗长成了根深干壮、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结出了丰硕的甜蜜果实。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0917/43497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