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滨海新区:向水里“要”产值 盐碱地产南美白虾
2017年09月01日 22:13每日新报记者 离海边不远,但世代村民从未想过盐碱地池子里也能做水产。在本市滨海新区远景三村,目前,260亩的远景三村生态养殖基地里,静静游着600万尾白虾,今年中秋前后,预计能为村里带来80万元纯收入。加上近期扣设的柔性大棚,增加了冬季养殖后,基地年产值将达近500万元。市合作交流办四年的帮扶下,这座曾经土路土房的贫困村庄已有了新貌,人均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市区确定的帮扶目标。
美化村容村貌 帮助困难群众
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远景三村村民的生活写照。四年前,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公司来到这里进行驻村帮扶,正值滨海新区加大投入,使得村里生产生活条件有改善。远景三村在上级的支持下共投入两千多万元。“完成与远景一村的臭水沟改造工程,建成宽敞亮丽的远景大道,并在道路南侧建成远景农贸市场和休闲亲水公园,对村北侧娘娘河进行清淤治理。”帮扶组组长天津驻成都办事处秘书处处长张朕华介绍,目前,村庄绿化率达到42%,提高广大居民的幸福指数。
此外,帮扶组心系群众,扶危济困。工作组成员们始终坚持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全村贫困户、边缘户、军烈属档案,重点掌握特困户的全面情况。经统计,帮扶组将远景三村31户困难群众列为帮扶慰问的重点。“2013年国庆节以来,我们协调上级机关共筹集资金16万元,由领导带队到两个帮扶村慰问困难群众。”裴风亮介绍,2014年1月10日,在市合作交流办联络处的帮助运作下,在港西街远景三村举行《天津异地商会扶危济困献爱心活动》捐赠仪式,共捐赠现金4万元看望特困群众,将爱心和关怀送到每个困难户家中。合作交流办帮扶组还利用自身资源,组织天津华兴医院、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专家到危急重病号家中送医送药捐款,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将帮扶的触角延伸到力所能及的范围。
发展集体经济 育南美白虾致富
按照市区帮扶办总体要求,远景三村要想致富要走“一村一策”路线。经过细致调研、市场分析,帮扶组和村两委班子选定了养殖南美白对虾经济发展路线。“项目占地约260亩,投资近460万元,市、新区帮扶办各解决200万元,村集体、帮扶单位筹集60万元。”远景三村党总支书记姜国强介绍,2015年年底工程已完成总计200亩14个标准池塘和2个垂钓池塘,养殖区配套的1座泵站、进出排水渠网、涵桥、涵闸、水处理设备、配套的电力支持系统及增氧设备已全部建成。为累积养殖经验,探索养殖规律,提高养殖技术,2016年试养一季南美白对虾,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多万元,实现了初步目标。“前不久,8000平方米反季节养殖柔性温室大棚已经完工。它们能够实现白虾的冬季养殖,为养殖基地带来一年两季收成,使得产值翻倍。”裴风亮介绍,5月上旬基地对14个露天虾池和柔性大棚按照每亩3万尾的标准投放虾苗,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发挥合作交流办各地资源优势“远处”学技术,村里搞培训,为水产基地储备人才。帮扶组积极搞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党员骨干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为加快致富步伐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远景三村重点开展农机、水产养殖等实用人才培训,参加培训的370人次,培养职业农民6人。裴风亮介绍,“其间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我们利用上海办资源到上海考察学习,并把专家带回村里培训村民水产养殖技术。”
未来,在水产养殖基础上,培育观赏林发展农业休闲垂钓游项目,给村庄带来可持续发展。“目前,池塘西侧200亩经济林已完成种植任务,为远景三村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裴风亮介绍,四年的帮扶下,远景三村群众收入有所增加。远景三村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大田增收、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就业人数、成立种植养殖和农机合作社、协调周边大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水产养殖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不断促进增产增收,村集体收入达到1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基本实现市区确定的帮扶目标。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0901/43475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