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商业观察 金融

债市释放积极信号 信用风险明显缓解

2017年05月17日 23:23

去年4月,以东北特钢等债券违约事件为典型代表,信用风险集中暴露。一年过后,债市信用风险状况出现较为明显的积极信号。多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监管环境的改善和经济逐步企稳,不仅新增违约发行人同比大幅回落,既有的违约事件也都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得到妥善解决。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全年兑付规模仍将处于高位、某些区域兑付压力比较集中及“黑天鹅”冲击等因素可能扰动市场,需密切关注。

出现三点积极变化

第一个积极变化是新增违约发行人的数量同比大幅回落。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前4个月,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新增违约发行人数量为6家,占上年新增违约发行人数量的近一半,违约金额达59.3亿元。2017年前4个月,新增违约发行人仅珠海中富1家,违约金额5.9亿元。“这显示出债券市场风险有明显缓和迹象。”某大行金融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二个变化的以非市场化违约手段逃废债务的情形明显减少。2016年,天威集团、云峰集团、东北特钢等违约案例,不同程度引起市场对发行人恶意违约、借机“卸担子、甩包袱”的质疑。个别发行人较为明显地逃避偿债义务的机会主义行为引起市场较大幅度震荡。

此后,管理层重拳出击,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如加大联合惩戒力度、规范债转股操作等来打击逃废债。去年5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限制严重失信主体的股票发行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有效抑制了恶意违约的“示范效应”、“羊群效应”。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相关举措出台,类似情形明显减少,市场情绪逐渐平复,发行、交易等都回归常态。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虽然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有多只债券违约,但没有对市场情绪和信心造成太大影响。

第三个变化是违约处置呈现积极进展,多期违约债券实现延期兑付。市场人士表示,债券违约属于近年市场出现的新情况,相关处置路径和程序还在逐渐探索完善中,但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违约处置呈现积极进展。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16年新增发行人的37期违约债项中,南京雨润等8家发行人的11期已经成功处置,延期足额兑付,占比接近三成;另有9期债项进入破产程序。2017年以来,违约债项处置取得积极进展。3月24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亚邦集团2016年9月29日违约的1期债务融资工具完成足额兑付,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监管协调力度加强

加强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力举措。市场人士普遍认为,2016年4月以后,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状况总体趋好,与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相关部门对风险状况的重视是重要推动力。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一行三会”在多个场合发声支持“协调监管”,一致表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目前,央行牵头,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在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并有望近期出台。

债券市场管理部门在防范市场风险方面的监管协调和沟通协作也明显增多。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管部门,央行对债券市场风险方面的关注明显加强,在2016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健全信用风险处置机制,建立债券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这意味着债券市场被正式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了解到,作为公司信用类债券重大事项的沟通平台,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在2016年召开了两次会议,如何在防范风险方面加强协作都是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此外,各地政府对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更加重视,也使得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状况有所缓解。

扰动因素仍需关注

前述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债市信用风险状况已有所缓解,但仍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扰动。

一是全年兑付规模仍将处于高位。在前几年市场快速扩容背景下,最近几年债券市场将迎来偿付高峰。2016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兑付规模超过5万亿元,今年兑付压力仍然较大。债务融资工具全年兑付规模预计在4万亿元以上,公司债、企业债在2017年也将进入兑付高峰,兑付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

二是某些区域兑付压力较为集中。近年来,包括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区集中出现多起信用风险事件或者违约事件,未来一段时期债券到期规模仍处于较高位置,需要予以密切关注。还有一些地区,虽然前期风险暴露情况较少,但可能在某一月份面临集中兑付情况,也需要重点关注。

三是其他市场监管政策对市场的扰动加大。当前,债券市场在快速成长后,通过投资端、发行端等已经与其他各金融子市场密切融合,其他市场的变化或者监管政策调整也会给债券市场带来明显影响。各监管部门应在政策实施方面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最大限度降低监管政策负的“溢出效应”。

四是金融市场突发性“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和关注。“黑天鹅”事件往往由信贷等其他金融市场引发,并快速传染到债券市场,对市场造成冲击,加大市场风险。记者 任晓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7/0517/43168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