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李家琦:雕琢时光的匠人

2017年05月01日 22:53

——记天津海鸥表业集团高级技师李家琦

天津日报报道 市委宣传部 市国资委党委 市总工会 联合调研组 主要执笔人:陈璠

他,一身整洁的蓝色工服,头发中夹杂些许白发,一双戴着花镜却炯炯有神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半人多高的雕花机床工作台,胸前的党徽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此刻,他熟练掌控着一个硬币大小的手表机芯,在雕刻刀的旋转移动中,机芯上渐渐显露出精美绝伦的图案。方寸之间,一款设计新颖、通透美观的雕花镂空手表机芯就这样诞生了。

这位给机芯画龙点睛的人,正是国家级钟表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天津海鸥表业集团高级技师李家琦。

不忘初心,他筑得一个匠梦

1963年,李家琦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崇知向上的家庭氛围,使他看待事物平和而质朴。“曾祖父去世前曾留给我一句话‘肉要少吃,事要多知’。人不能做酒囊饭袋,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上进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李家琦说,“这句话一直影响了我的大半生。”

今年54岁的李家琦,从事钟表行业已经三十多年。谈到与手表结缘,还要从他高中时一件小事说起……

有一天,他不小心摔坏了母亲的手表。“当时那块表价值120块钱,而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30多块钱,母亲非常着急和心疼,我心里也很内疚。”李家琦回忆着往事。费尽周折,一位修表师傅终于把表修好了,这也使李家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壮着胆打开手表后盖,里面复杂、精密的齿轮零件映入眼帘,一种震撼的美撞开了少年心中的那扇窗。“要是会修手表该多好啊!”他悄悄在心里暗自感叹,一个匠人之梦就这样萌生了。

机缘巧合,高中毕业的李家琦真的进入了天津手表厂(天津海鸥表业集团前身)工作,迈出了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国家级钟表大师的第一步。

当梦想之路起航,李家琦不忘初心,对手表的痴迷,使他迅速地投入到如饥似渴的学习中。除了平时向车间师傅们勤学好问,他还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取得了计算机大专学历,为自己储备能量,厚积薄发。2001年,集团抽调年轻人到北京学习小型数控机床和雕刻机技术,当时已经38岁的李家琦不在培养名单中,他却主动申请参加,加倍投入学习,成为数控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后来,作为研发骨干,他又被集团派往瑞士学习世界顶尖加工制造技术……这些年,李家琦学习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凭借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李家琦从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技术带头人,推出了多款深受市场认可的机芯产品,匠人之梦在日复一日的雕琢中逐渐变为现实。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也使李家琦斩获了无数荣誉:2012年获评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2014年荣获中国钟表大师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入选首批十大“津门工匠”,同年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今年4月,李家琦又被评为全国“最美职工”……

执着追求,他练就一身匠艺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奢侈品,到如今工艺技术比肩国际品牌,国产手表走过了一条从辉煌到没落又重新出发的道路。李家琦也在几十年摸爬滚打中,练就了一身精湛技艺。

刚进厂时,李家琦被分配到手表装配车间,一干就是12年。他工作起来格外认真、刻苦,车间里的师傅们对这个勤奋的小伙子印象很好,也愿意和他搭班子干活。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3年,天津手表厂设计科引进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急需相关人才来操作。他主动申请调入设计科工作,利用自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同事们并肩作战,精心创意构思,打造出一款款经典系列腕表,并在新的舞台逐渐崭露头角。

2003年,集团开始尝试研发镂空腕表。有基层车间十余年的历练,又经过了设计科的学习提升,李家琦顺理成章成为技术带头人,从造型设计、编程、设备调试、样件试制、手工打磨直到最后的机芯组装,他都坚持亲力亲为。这款海鸥第一只镂空腕表也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完成、当年上市的“海鸥速度”,其新颖别致的造型、镂空雕琢的机芯内部机械动态之美,迅速征服了消费者,被国内外众多品牌选用,机芯销售价格也比同款非镂空机芯提高了189%。时至今日,这款镂空机芯仍持续生产,年均订单量达十几万只。

2005年,他参与研发了中国首款能通过不同音调报出“时”和“刻”的“两问”表,有一个零件的加工细节,令他记忆犹新。“这是我遇到过的精度要求最高的一个小零件,长度不足1.2毫米,宽0.5毫米,上面还有一个直径0.3毫米的孔,相当于一颗芝麻的四分之一大小。零件外形公差要求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加工精度要求如此之高,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为此,我和同事们连续奋战了一周,终于开发出一套全新的加工工艺,顺利完成了零件加工任务。”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李家琦仍难掩兴奋。

李家琦工作室的门外挂着一幅生肖虎的腕表设计图,这款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设计是他的得意之作。“机械钟表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款表整体造型是一幅太极图,结合了时间、阴阳理念,将传统文化与海鸥的品牌进行了融合。”李家琦如数家珍,“这款表之所以受到追捧,正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创意,传统文化、天津元素、时代精神,这些都是我创作的重要灵感。”

一个偶然机会,李家琦对海河上的解放桥产生了创作兴趣,他巧妙构思、一气呵成,一款植入解放桥、天津站等元素的腕表随之诞生。这款表以精密的机械传动结构,实现了表盘桥梁模型间隔2小时定时自动开启和闭合,展现了天津独特的历史风貌,也成为海鸥首款动态图案显示腕表,引发了同行和客户的极大关注。

集团总经理王钢说:“经李家琦设计制造的机芯雕花镂空设计,已经有80多款上市销售,5年时间创造了9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他本人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08项,为海鸥赢得了赞誉也收获了效益。”

倾心注力,他育出一批匠才

匠人易得,匠心难修。2006年,集团为李家琦成立了机芯艺术创作室,后来发展成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16年,李家琦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功成名就的他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想得更多的是竭尽所能让工匠技艺和精神薪火相传,为国家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产业工人。

“我最佩服李老师认真专注和吃苦在先的精神。”与李家琦共事十余年的同事李丽,回忆起了机芯艺术创作室刚成立时的一件事。有一次,客户临时提出急需10只高档雕花镂空机芯样机,原本需要10至15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客户却只给了3天时间。接到任务后,李家琦二话没说,第一时间带着同事们一头扎进了工作室里,加班加点进行雕花镂空图案绘制、程序设定、机床加工等工作,当天很晚才下班。第二天一早,当同事们上班准备接着干时,发现任务最重的部分已经做完,原来他回家后没顾着休息,又自己连夜赶工了。

“能今天做的事绝不留到明天!我是党员,又是带头人,急事难事理所应当就该我先扛!”李家琦说。就这样,他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了众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为企业赢得了无数订单,也为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赢得了宝贵时间。

李家琦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传递着无私大爱。今年27岁的王宇翔是李家琦最小的徒弟,别看年纪不大,他的一款机芯精饰设计已经登上了世界钟表盛会巴塞尔国际钟表展的展台。“师傅带我两年多,一直倾囊相授,手把手教我,还在细节上为我提了很多建议。没有师傅的帮助,我根本无法登上世界顶级展会。”

在参展前夕,李家琦帮助王宇翔申请了专利。有人问,为徒弟做了那么多,申请专利时为什么不加自己的名字?李家琦回答:“不能那么做。我自己就是靠师傅们手把手传经送宝成长起来的,最能体会‘传帮带’的重要性。申请专利是对年轻人的一种鼓励和认可,我还要争取再为他申请公司奖励。”

目前,无论是海鸥天津总部,还是烟台、大连、石家庄分公司,都有李家琦带出来的徒弟。他们大都成为关键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也开始培养出更多技工人才,如今已经开始有人向李家琦叫“师爷”了。

现在,李家琦心中又多了一个梦,“看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宏伟目标,我很兴奋。推动中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是我们技术工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应该成为我们最大的梦想!”

李家琦用匠心匠艺雕琢着时光,雕琢着美丽的匠人之梦,这样的人生注定精彩!

(主要执笔人:陈璠)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0501/4310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