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洋院长的圆梦热土 图

2017年04月27日 22:37

——访天津大学药学院、生命学院院长西格尔教授

工作中的西格尔教授(右一)

天津日报记者 赵晖 天津大学药学院、生命学院院长 Jay Siegel(西格尔)教授无疑是爱天津、爱天大的。作为天大60多年来首位洋院长,他积极推行改革,上任不到4年,天大药学院已经成为全国首批4个“国际化试点学院”之一;打造了国内首个药学人才全英文培养体系;引聘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高端专家和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42名。

在西格尔的桌子上放着一本英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中国高等教育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格局中,他向着“把天大药学院建成世界上一流的药学院”的目标一步步稳扎稳打地推进。天大给信任、给时间,放手让他推行国际一流学院建设;天津给配合、给支持,帮助他打造国际健康科学平台,这片干事创业的乐土让西格尔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让他愿意在这里倾注身心,去实现光荣与梦想。

同一个目标

西格尔是一个致力于做教育家的理想主义者,“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药学院”这一共同目标让他与天大结缘。

西格尔是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的著名美籍教授,在来天大前,是苏黎世大学理学院教学院长。“当时我拥有好的工作和职位,对我来说的确没有什么来这工作的强烈动机。”来天大是因为这里能实现他成为教育家的理想。

“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我在西方院校从事了30多年教学管理工作,有一些经验与心得想更好地实施,但西方那些知名高校做出改变很难。天大药学院具备实现改革的条件,我愿意去尝试,推行教育改革。”“要改革,我们的梦想是让天大药学院成为世界上一流的药学院。”这是西格尔和天大共同的目标。

对于一个成立只有十几年,只有30多位教师的小学院来说,这个目标近乎妄想。

为达成这一目标,西格尔院长率领学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探索。他在全球招揽人才前来任教。在中外教师双轨并存条件下,他结合实际情况推行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考评新体系,给予入职教师清晰的职业规划。为了创造国际水平的科研环境,他连续推动实验室改造,引入大型仪器设备,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药学实验室近3万平方米。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他带领管理团队调研了全球40多家知名药学院,用两年的时间做教改方案,从2015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实现本硕博药学专业全英文培养。

“我不知道距离药学院成为世界一流还有多远,但我每天都在做,每天都有进步。”西格尔说。

打造学者花园

4月下旬的北洋青年学者论坛吸引了40多位学术前途无量的博士、博士后前来参加。这其中有25名青年学者有到天大药学院工作的意向,许多科学青年是冲着这里的“科学氛围”来的。

药学院的实验室都是大开间,在没有“隔断”的实验室中,不同国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带着自己的课题组进行着科学研究。有问题可以共同讨论,相互支招,许多科学灵感就在这种没有隔膜的氛围里迸发。

药学院的学生有点累。全英文培养模式而且每天都有半天的实验室课程,要在德国教授的紧盯下规范地完成各项操作。科学的思维与规范内化成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模式。“我们在原有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大量的技能培养,比如英语技能、临床技能、国际研究,让课程更具有开放性。”药学院党委书记冯翠玲介绍说。同时,药学院还尝试建立一个“同伴教学”体系,要求学生也来当老师,鼓励学生知识共享、更好地达到效果。

天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周艳介绍,每年西格尔院长都会请60至70位国际药学和化学专家,来到天大进行学术探讨,药学院教师与国际专家进行一对一交流,既可以和顶级专家探讨在学术上遇到的困惑,还可以询问在论文发表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

“我在这里想做一种尝试,为中国的科研机构树立一个示范例子—新的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国际化要引进外国学生、外国教授、外国机构,能提供很好的学术交流机会,通过多国家、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使大家成为更优秀的学者。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也更为紧密,这样的制度体系改革将帮助年轻的学者更早地‘绽放’。”西格尔称这是他致力于打造的学者花园。

从结缘到深爱

西格尔的院长办公室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左手边是3个中国传统红木质地的中药箱柜和各种化学分子结构的“玩具”;右手边则是完完全全一面墙的书架,满满地摆放着各类书籍。这2000本书的入境让他坚定了在天津工作的信心。

西格尔介绍,书是用1个特制的超大木盒运过来的,但海关不允许入境。校长亲自协调,天津政府积极配合,这个随身图书馆最终顺利入关。

西格尔说他身边很多朋友都在中国兼职工作,但像他这样从事全职工作的只有他1人,“因为他们缺乏在这里开展工作的信心。”但天大的领导是很好的沟通者,他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梦想,同样也给了我们在这里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心。在原有固定制度的体系下引进外籍院长并非易事,但天大做到了。我还没有上任,冯书记就按照我的设计把办公室、实验室给我做好了。”天大留人,天津更留人。西格尔要建设国际健康科学平台的计划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天津市的支持,方案正在制定中。

3年多来,天大先后投资近亿元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药学实验室近6000平方米,购买高分辨核磁、质谱分析等大型仪器设备20余套。2015年,天津市科委认定西格尔牵头建设的“分子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天津市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4年,以西格尔为首席科学家的海内外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成功申报了973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他成为中国“973计划”项目有史以来的第二位“纯老外”首席科学家。目前,他正带领国际化的团队开展“碗烯类新型碳分子材料的构建及其基础研究”。2016年,有3名非华裔外籍教师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名中国籍教师成功申请国际合作基金项目。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雷泽也在西格尔的介绍下加盟天大,在天大建立了实验室。

天津,天大是西格尔实现梦想的乐土。

今年3月28日,西格尔向天津大学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了28万元,设立“健康科学院长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天津大学健康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笔捐款倾注着他对学生、对教育、对事业深切的情感。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0427/4308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