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津南小站稻今年复垦2.3万亩 打造耕文化产业基地

2017年04月22日 22:22

古稻回归

天津日报记者 陈忠权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这是文人墨客对优质小站稻的形象描述。小站稻曾经美名远扬,上世纪50至60年代,销往日本、东欧、东南亚、古巴,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1956—1957年,小站稻被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小站稻已成为中国优质水稻的代名词、天津农业的一张名片……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缺水等众多原因,津南区的小站稻种植面积锐减,最少年份只有一千多亩,基本到了中断境地,市场上很难见到真正的小站稻。为给市民餐桌提供更加优质的小站稻米,引领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打造稻耕文化旅游基地,今年津南区决定对小站稻进行全面振兴复垦,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全面提高品质,打造稻耕文化产业基地。

津南小站稻

上千年历史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周公祠”,里面有小站稻的创始人——周盛传、周盛波兄弟塑像。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七月二十八,周边地区的百姓都会自发地在周公祠内举行庙会,开锣演戏,对周氏兄弟感恩怀念。

今年春天,会馆村的农户们格外高兴,因为中断了几十年的小站稻就要全面恢复种植了。这不仅可以告慰小站稻的创始人——周氏兄弟,还可以让村里的孩子们吃上自产的小站稻米,不让小站稻断根,村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会馆村当家人郑加林告诉记者,作为小站稻的发祥地,今年在市、区、镇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一千二百多亩耕地将全部改种水稻。目前,稻秧已经在宁河代育,土地正在平整,沟渠正在深挖,一百多万元的投资已基本到位,只待5月底插秧了。

刘景洲,津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对津南区小站稻种植历史颇有研究。他介绍,小站稻来之不易,浓缩了几代人智慧,具有一千多年悠久的稻耕文化历史。早在宋朝就有人开发津南稻田。明代万历四十一年,大科学家徐光启先后四次来到津南区小站附近,写成了著名的《农政全书》。清朝雍正年间,怡亲王允祥、大学士朱轼在津南区海河南岸大搞屯田种稻。到咸丰年间,又有钦差大臣督兵大沽海口,在津南咸水沽、葛沽一代挑沟建闸,引海河水灌溉种植水稻。

刘景洲说,1875年(光绪元年),周盛传任津沽屯田事务、天津镇总兵,率部在天津小站地区练兵。他率兵屯田、修路、开挖马厂减河,引南运河水(即御河水)以甜刷咸,实行咸淡分流,垦荒种稻,成为“小站稻”的拓植者。周盛传病故后,周盛波继任其官职,继续屯垦训练事务,拓植稻田,扩建新农镇,周氏兄弟成为了天津小站稻的创始人和津南水利的开拓者。小站稻来之不易,应倍加爱护。

六十年种植由盛转衰

上世纪60年代30万亩

津南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潘巨泉,是40年来小站稻种植的参与者、领导者。他介绍,过去的优质小站稻做成米饭后,不用吃菜,油光光的,就能吃上一大碗,那是真好吃。清朝末年,光绪、慈禧太后到天津,除了吃狗不理包子,也喜欢吃小站稻米,所以小站稻米又是清朝贡米,声名显赫。新中国成立以后,津南区小站稻生产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1960年前后种植面积曾经达到30万亩,当时津南区还派出很多种稻能手带着稻种,支援全国多地开展优质小站稻种植,盛况空前,贡献很大。

潘巨泉说,令人遗憾的是,1968年后,马场减河、独流减河和南运河的连接处被拦腰截断,南运河水不能再流到津南区小站镇。没有了丰沛、有营养的运河水浇灌,让小站稻失去了生命的根基,种植面积开始减少。后来,虽然采用海河水浇灌小站稻,但是种植面积依然在萎缩。再后来,津南区又开始实施水稻改旱稻种植,但是种植面积还是在下滑。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严重缺水,小站稻种植大面积萎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情况更差,最少时,津南区种植的小站稻只有区区一千多亩。因为境内缺水严重,很多小站稻田逐渐变成了玉米田、棉花田、小麦田,小站稻基本上跟津南区挥手告别。从1960年的30万亩,到后来仅有一千多亩。在近60年的时间里,津南区小站稻面积减少幅度之大,着实让人感慨不已。

近年来,津南区小站稻种植面积虽有所恢复,但种植规模依然不大,且地块分散,根本没有呈现过去万亩稻田连片的盛况。因为津南区小站稻种植面积锐减,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津南区种植的小站稻,市民买到的大都是其他地方生产的小站稻和东北稻米。

小站稻原产地的苦恼

上纪世90年代一千多亩

目前,天津地区小站稻年平均销售量20万吨左右,产地主要是宝坻区、宁河区,但是津南区作为小站稻原产地和发祥地,小站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四十年来,津南区农技中心专家郑宝福一直是小站稻的“贴身卫士”。谈起小站稻,他有苦有乐,感慨良多。他介绍,“一家煮饭,四邻飘香”,“白里透青、油光发亮、黏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对小站稻米高品质形象的描述。正因为如此,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小站稻遭到了严重假冒,外地多个地区都把当地生产的稻米冠名“小站稻”,为的就是在市场上卖个高价钱。那时候,他经常和工商部门到外地打假,千方百计保护小站稻品牌,但是由于假冒生产企业太多,打假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为从源头保护好小站稻品牌,他们于1993年申请证明商标,1999年7月28日注册成功,小站稻的地理位置也被限定为天津地区。根据此项规定,除天津地区外,其他地方如果使用小站稻商标就算侵害商标权。2009年,小站稻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核准津南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法定持有人,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郑宝福告诉记者,为壮大天津地区小站稻整体实力,他们与天津优质小站稻开发公司、金芦米业有限公司、津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正弘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签订了小站稻证明商标使用合同,允许他们按照相关生产标准使用小站稻商标。目前,天津地区小站稻年平均销售量20万吨左右,产地主要是宝坻区、宁河区,年种植面积大约在30万亩左右。

郑宝福认为,目前,天津小站稻总体种植面积依然不大,市场占有率依然很小,品牌号召力急需扩大。除了在宝坻区、宁河区继续扩大面积外,津南区作为小站稻原产地和发祥地,几十年来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端着金饭碗,却吃不到好饭,津南人心有不甘。

再种出记忆中的稻香

今年复垦2.3万亩

今年,津南区小站稻种植面积将恢复扩大到2.3万亩,主要以小站镇为中心,辐射葛沽、八里台等镇。小站稻振兴计划中确定的目标就是:不过分追求高产,而追求稻米高品质,让小站稻的香味从历史的记忆中重新飘出。

王智毅,津南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振兴复垦优质小站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他对于振兴恢复小站稻信心满满。王智毅告诉记者,小站稻作为天津农业名片,作为优质农产品的样板,津南区必须要振兴。一是市民有需求,市场在呼唤。按照计划,2017年,津南区小站稻种植面积将恢复扩大到2.3万亩,主要以小站镇为中心,辐射葛沽、八里台等镇。二是为了引领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搞好农业供给侧改革。现在市场上的稻米不少,品牌很多,但被市民认可的、高品质的稻米品种并不多。小站稻振兴计划中确定的目标就是:不过分追求高产,而追求稻米高品质,让小站稻的香味从历史的记忆中重新飘出。三是为了大力弘扬小站稻耕文化,将把小站镇打造成国内首个稻耕文化特色小镇。

王智毅介绍,津南区全面振兴小站稻,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各级领导大力支持。津南区成立了小站稻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积极参加。市农委等多部门多方支持,从种到收进行全方位帮扶。二是津南区百姓对小站稻有深厚的感情,恢复小站稻种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三是有技术、人才储备。虽然小站稻几十年来由盛转衰,但津南区有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民间种稻高手不少。四是津南区土地流转步伐很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小站稻种植主体。

连日来,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粮经处负责人徐廷民正为津南区振兴复垦小站稻忙碌着,先是联系植保站,提前准备开展绿色防控;然后帮助津南区小站稻享受打包式的政策补贴。他告诉记者,津南区小站稻复垦振兴,不仅是津南区的事情,作为本市粮食种植管理部门,他们正在按照领导指示和要求,全力帮扶。

问稻

高品质稻如何种

4月12日上午,津南区优质小站稻培训班拉开序幕。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郑爱军给几十名种植户讲解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要领。课间休息时,郑爱军告诉记者,水稻基质育秧好处多多,秧苗没有病虫害,苗壮生长快,可大幅提高小站稻质量,津南区复垦振兴小站稻特别需要大力推广。

王智毅介绍,他们已经制订出小站稻高品质措施:实施“三确、一检、一码”。即:确定小站稻种植地块、种子、农资投入品,统一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统一发放农产品防伪追溯验证码,确保适用小站稻产地证明商标的水稻全部执行小站稻生产标准。目前,该区农业部门已经精选了适宜的地块,确定了“津E128”等作为主推品种。肥料等投入品做到绿色生态,重点推广生物有机肥。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大量减少农药用量。统一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统一发放农产品防伪追溯验证码,让市民吃得放心。

王智毅说,津南区振兴复垦小站稻,将突出科技的支撑作用。目前,正在建立小站稻农业物联网、电商网、信息网联动平台,兴建一个高端农产品的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手段,确保小站稻从种到收全程可追溯。小站稻要想好吃,还必须要注重稻米加工环节。为此,津南区政府决定对现有区内稻米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稻米加工企业,采购国内外最先进的稻米加工生产、储存设备,确保加工出来的小站稻米外观晶莹剔透,内在品质更佳。

恢复振兴小站稻,农民种植收益如何保障?王智毅介绍,他们已经和中粮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对优质小站稻米进行收购,按照优质优价原则,实行订单制。区内多家粮食收购公司,对农民种植的小站稻也要进行回收,也坚持优质优价,不但让市民喜欢吃小站稻,更让农户喜欢种小站稻,经济上绝不吃亏。他们正在和天津地区其他小站稻种植基地联合,采取多项措施,把天津小站稻整体市场逐步做大,成为国内优质高端稻米的领军者……

问水

浇灌用水从何来

4月里的马厂减河,静静地在小站镇区流淌。由于处于枯水期,河道中只有很少的水,但并不影响坡岸上青草嫩绿。在河两岸走过的小站人,只顾脚步匆匆,似乎对这条“母亲河”并没有太过留意……

刘景洲告诉记者,过去小站稻好吃,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依靠这条马厂减河。当时,南运河水夹带着漳河从黄土高原卷来的泥沙和氮、磷、钾等有机肥料,通过马厂减河注入了津南区小站镇稻田。这种运河水以甜刷咸,化碱成腴,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现在马厂减河跟南运河不再贯通(现在即使贯通,也没有水源了),扩种小站稻,浇灌用水从哪里而来?这的确是个需要有关部门好好考虑的问题。

津南区农经委主任刘凤春介绍,他们已经研究出破解方案。方法之一是利用现有的区内河水进行浇灌。经过“四清一绿”建设,目前,津南境内的月牙河、洪泥河等多条河流水质开始变清,完全可以用来浇灌小站稻。二是可以积攒雨水和拦截夏季的过境地面水用来浇灌小站稻。三是适当地使用一些海河下游的排泄水用来浇灌小站稻,多措并举,定能破解小站稻浇灌用水难题。

赵立忠是津南区小站镇一位小站稻大户。去年,他种植了1000亩水稻,建了一个70亩的小水库,水源主要是积攒雨水和拦截过境地表水,配之少量的地下水,再加上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基本解决了水稻浇灌难题。葛沽镇一家小站稻种植合作社也采用了这个方法,自己开挖小型水库,积攒地表水,形成稳定的水源。刘凤春说,将来还计划把从市区流向渤海的河水净化,用来浇灌小站稻。津南区还对稻田进行了改良,采取配方施肥,让稻田营养成分增加。好水,好田,才能种出优质小站稻。

小站稻耕文化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今年54岁的杨家安,是津南区小站镇负责农业生产的副镇长。他告诉记者,现在镇里已经把打造稻耕文化特色小镇列为了今年工作重点。他翻开一本刚刚出炉的稻耕文化特色小镇规划书说,稻耕文化基地核心内容是积极整合“八个一”要素,即:一田、一标、一网、一馆、一街、一园、一水、一祠,全力打造小站稻耕文化产业基地。

杨家安介绍,“一田”:打造小站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田。“一标”:研究和推行小站稻生产标准,统一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统一发放农产品防伪追溯验证码。“一网”:建设津南区农业物联网、电商网、信息网联动平台,实现交易互联信息互通。“一馆”:建设小站稻米文化博物馆和公园,开展稻耕文化历史教育、小站稻形成过程展示、关联历史人物故事展播。“一街”:对小站镇古街进行整体策划,重点发展高端农产品交易、优质农产品营销、品尝以及衍生创意产业和旅游观光、旅游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打造吃、住、娱一条街。“一园”:以小站练兵史实为基础,以北洋历史、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为脉络,使之成为集教育、休闲、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一水”:扩大米立方水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该镇旅游名片。“一祠”:修整会馆村周盛传、周盛波兄弟塑像的“周公祠”。

在小站镇区西北部有一个漂亮的钻石公园,园内有一个几十米高、外形呈钻石状的蓝色球体建筑,杨家安说,今年区、镇将把这颗“大钻石”提升改造,建成小站稻文化博物馆、中枢智慧大脑,这里将成为小站稻开发中心,展览中心、农业互联网、电商网、信息网平台连接中心……

杨家安说,按照稻耕文化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全镇都将以优质小站稻为核心,搞好种植、加工、销售,大力发展小站稻耕文化旅游观光。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小站稻“大观园”,吃一碗香喷喷的米饭,逛逛练兵园,古街购物寻宝,星空下在稻农驿站听取蛙声一片……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0422/43061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