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娱乐时代 文化

共享图书 共建“图书馆之城”

2017年02月27日 17:03

张 涨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附近的居民,在家门口便可轻松享受到广州图书馆的服务。近日,广州图书馆在该区域与开发商合作开设分馆。据悉,该馆是广州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的第3座分馆。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透露,今年还计划新开三四家与社会力量合建的广州图书馆分馆。

图书馆开分馆的很多,但是与社会力量合建分馆,还是一件新鲜事。报道中称,分馆建设在小区的会所中,由开发商负责日常管理。无论是不是小区业主,都可凭借身份证或市民卡,享受到与总馆无差别的服务。有一座这样的图书馆建在小区,无疑是居民的一大幸事。实际上,不仅小区业主需要图书馆,教育机构、大型企业乃至公园、医院等,都存在一定的阅读需求。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来,对合作单位、图书馆以及公众而言,都是多赢之举。而国家早有立法,可通过放开图书馆冠名权等方式,给参与建设的社会力量一定回馈。今后,回馈的力度还可以再大些,方式更多样些,以提升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

早在2015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施行时,就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多了,借还书方便了,阅读氛围自然就上来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忽然想看书,但苦于手边没有、去图书馆又太远,干脆又刷手机煲剧。正是这种习惯成自然,蚕食了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热情。很多调查报告都表明,我国人均读书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没时间”“不方便”是最常见的缘由。因此,让人们身边有更多图书馆、有更加方便的借阅渠道,是促使公众回归阅读最有效的办法。

一方面,图书馆资源要充分扩容、挖潜。坐地铁、车站等车、机场等飞机,这些碎片时间能否利用起来进行阅读?当然可以!在国内外很多城市,地铁书屋、机场图书馆等已投入使用,备受赞誉。比如在西班牙马德里,从2005年开始就建设地铁图书馆,虽然每个图书馆面积仅有20平方米,但深受乘客欢迎,全市已有近10万人持有地铁图书馆的借书证。在韩国,甚至还有专门的“图书大巴”,送书上门到没有图书馆的偏远地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要说图书资源挖潜,各大高校图书馆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座宝藏!虽然有的高校还因为经费、管理、维护等问题退避三舍,但其实可以考虑采取分类推进的措施,在学期中优先学生使用,到了寒暑假向公众开放,由财政补贴一定经费,无疑比新建图书馆更加省钱省力,还让公众享受到更丰富的图书资源。

另一方面,眼下共享经济大热,图书能不能“共享”起来呢?不久前,有机构效仿伦敦的“地铁丢书”活动,在北上广等几座城市也进行“地铁丢书”,激起了不少人的阅读兴趣。其实,很多人家中都有不少书,拿出来与大家共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澳大利亚,一名爱读书的大叔在家门口做了个木箱,把自己多余的书放进去供人免费取阅,一时间圈粉无数。在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共享图书”成为新时尚,连千奇百怪的自制小木箱,也成了各个城市极有特色的一道文化风景。

“没时间”不是借口,“不方便”也不是迈不过的门槛。当前,广州正在大力建设“图书馆之城”,阅读氛围的培养至关重要。与社会力量合建图书馆分馆、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地铁书屋,还有“共享图书”活动,这些新鲜事都说明,阅读也可以很方便。放下手机、翻开书本,找回阅读的快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文章来源:http://ent.72177.com/2017/0227/42853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