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携手逐梦京津冀:结对同心 精准帮扶进行时
2017年02月25日 00:002016年9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京津两市对口帮扶河北省张承环京津相关地区工作方案》,明确本市对口帮扶承德市贫困县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开展精准帮扶,推动两省市协作向纵深发展。
对口帮扶承德,本市与河北省 签署了“1+4”合作协议
《对口帮扶承德市贫困县框架协议》
《对口支援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框架协议》
《支援建设承德津冀六沟产业园区框架协议》
《推进旅游一体化框架协议》
《开展现代农牧业合作框架协议》
突出重点全力推进
目前,本市已会同承德市编制完成了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十三五”规划
■ 每年安排对口帮扶资金2亿元,“十三五”共计10亿元
■ 谋划了百余项对口帮扶项目,主要涉及产业扶贫、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务培训等五大方面
■ 建立了双方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沟通机制,拟定了对口帮扶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 专门出资2亿元与承德市共建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项目加快推进
■ 津冀六沟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本市有关部门正在就园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事宜与承德方面进行深入对接
“一对一”结对帮扶
东丽区 → 承德县
西青区 → 平泉县
津南区 → 隆化县
武清区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北辰区 → 兴隆县
天津职教 承德“开花”
天津日报记者 张雯婧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在地处河北省承德市的滦河岸边,冰冻了整个冬天的土地正在慢慢复苏。面对着岸边山脚下的一处缓坡平台,承德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卜立新满怀希冀:“明年,在这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将正式建成招生,5000名学生将在这所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中享受到来自天津的优质职教资源。”
去年11月,天津市教委与承德市政府正式签署《对口支援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框架协议》,天津将发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辐射作用,以承德技师学院为基础,在承德市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学校一期办学规模设计为在校生5000人,预计2018年暑期完成一期工程并招生。
在这次签约会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张兴会与承德技师学院院长卜立新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把这两所原本相距数百公里的学校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在张兴会看来,这一次的“援建”很是不同,“京津冀协同发展让这项任务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正所谓扶贫更需扶智,我们将向承德分校提供职业教育品牌、教育教学指导和专业建设标准等。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建设一所‘小中德’,更重要的是要把它打造成为服务京津冀乃至全国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区域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面向京津冀职业训练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经过分析研究承德的产业定位和人才需求,中德与承德技师学院确定了承德分校的专业建设规划。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交通运输类、现代服务类四大专业组群20个专业成为承德分校首批开设的专业。“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在专业设置上,在继续发挥承德技师学院和中德的专业优势的同时,必须还要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考虑进来,所以我们加入了现代服务类这个专业组群,下设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6个专业。”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徐琤颖介绍说。此外,中德还将把11个国际化专业标准输出到承德分校,并对承德技师学院的教师和管理团队进行系统化培训。
昨天,首批30名承德技师学院的参训教师和管理人员抵津。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将在中德挂职锻炼,“拜师学艺”。在此之前,学校召开了多次专题工作会议,部署研究承德分校建设和师资培养相关工作。同时,中德的教师团队也已经出发,开始对承德的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更加细致的调研。“中德理念与模式的输出,必须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张兴会说。
目前,有关承德分校的相关工作正在按照“时间表”和“任务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一座职教新校园将拔地而起,美丽的滦河岸边也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绿色”帮扶实现共赢
天津日报记者 张立平 “首批食用菌技术实训班落实了!2月底,承德30个农业大户和技术人员,到咱这儿来5天,咱的专家手把手教。”市农科院开发处副处长张国伟利用周末跑了趟河北省承德市,周一一大早,就赶到办公室向院长程奕汇报。
最近两个月,程奕也一直与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保持热线,双方多次就津承绿色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试验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协商,根据承德农业科技的具体需求,提供精准、有效的帮扶。
2016年11月9日,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津冀协作向纵深发展,本市与河北省签署了对口帮扶的“1+4”框架合作协议。市农科院党委主动抓住机遇,把开展津承科技合作作为院里重中之重的大事来抓,由院长程奕带队,多次深入当地进行具体对接。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1月5日,帮扶项目正式立项,在隆化县中关镇建设试验示范基地,作为两地农业科技的协同创新平台。
程奕告诉记者,这个平台的作用是充分发挥市农科院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围绕承德市设施菌菜种植业、林果产业、中药材产业及草食畜牧业四大主打产业所需的科技问题,进行协同攻关,同时,在第一时间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向广大农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扩大天津农业科技影响力,提升承德农业水平,为京津两地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供技术支持。
其实,在津承两地试验示范基地紧锣密鼓运作的同时,市农科院的科润黄瓜研究所已经开始与承德展开具体帮扶与合作了。
“你看,承德育苗厂的老庞这几天一直在微信上‘晒’我们的黄瓜,去年12月底我们推荐了5个品种让他们试种,目前看,有一个表现特别好,有望成为将来重点推广的品种。”黄瓜育种专家、本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杜胜利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国内黄瓜生产普遍存在品种杂、病害多的问题,而承德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黄瓜生产基地,亟需不断拥有优质的品种来支撑。黄瓜所是国内黄瓜育种领域的龙头,优势是种子的抗病性强、产量高、口感好,市农科院的帮扶将在提高当地黄瓜品种竞争力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双方的合作,既是帮扶,也是共赢。”杜胜利说,“承德希望将国内最好的种子在农户中广泛播种,需要我们在品种上提供支持,我们也希望通过试验示范,扩大天津黄瓜品牌的影响力。”据了解,今年,黄瓜所计划提供500公斤优质黄瓜品种,未来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在承德黄瓜生产中占领一席之地。
此外,市农科院还将帮助承德建立黄瓜全程控制体系,从品种、种植、病虫害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
农科院林果所在2016年也已展开了主动对接行动,该所牵头成立的天津市食用菌产业联盟在平泉县与北京、河北两家产业联盟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承德地区食用菌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不仅黄瓜所、林果所,农科院资源与环源所、畜牧所、植保所等更多学科也主动参与到帮扶中来,为促进承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除了具体项目的帮扶合作,程奕告诉记者,目前,市农科院与承德市政府正在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主要内容是开展农业科技决策和咨询合作,院市联合组建“农业科技顾问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为广大农民提供先进适用技术咨询服务。开展农业科技协作攻关合作,结成科技协作攻关联盟,开展多个层次农业科技协作攻关。与此同时,共建“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共建“绿色农产品供给基地”,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引进新品种带富众乡亲
一个在大山里沉寂多年的小村,在这个春天有了些许驿动。
“今年种啥挣钱啊?”“我看就瞄着山庄干,他种啥咱种啥,准没错!”“听说山庄要大面积种植钙果,你种不?”“试试!肯定比种玉米、小米强。”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少府村,想要致富的村民动了念头。
村民口口声声说的“山庄”,是坐落于天津东丽区的滨海无瑕农业生态设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津隆山庄。正是这个小村紧紧地将承德隆化和东丽联系在一起。
春节过后,津城渐渐回暖,承德山区依然寒冷。总经理齐贯清驱车数百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直奔山庄。与他同来的还有他专门请来的苗木基地的育苗专家。最近几个月,齐贯清已来过了很多次,这次则是把种植钙果的具体细节进一步敲定,多大株距、多大行距、树坑挖多深,毕竟是150亩的种植面积,要做到组织规范有序,以便给村民们做好示范。
“乡亲们都盼着看效果呢!你们来这几年,大伙对新品种的接受越来越快了。”村主任董月一脸憨厚,“前两年你们种的新品葡萄,有人种了,那葡萄早熟,香型还特殊,一上市就被批发商‘抢’了!”
津隆山庄已成为当地农户的风向标。而它的落户,源自齐贯清的一次支教活动。
2013年,齐贯清跟随市钢管公司来到少府村,支教之余,详细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少府村地处山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大田作物,土里刨食,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承德市平均水平。”看到这么好的生态环境,齐贯清认为,完全可以围绕特色林果、设施蔬菜等产业和生态景观资源,带动农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从而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说干就干。2013年春,津隆山庄正式动土,占地230亩,首期建成9个温室,改造了150亩山地梯田,种植了苹果、葡萄、苹果梨等果树。目前已累计投入1400万元。
津隆山庄落户后,每年为少府村提供8万元资金解决全村医保。但是如何真正带动农民致富,守着这一座座大山,如何把农业真正搞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齐贯清发现了一种矮小的灌木,结的果实犹如一串串糖葫芦,不仅颜色鲜艳漂亮,而且口感很好,一了解原来是一种新型优质水果品种,因为含钙量很高,俗称“钙果”。齐贯清进行了大量调研,得知钙果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鲜食水果,还可以做成饮料,另外,其果核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去年,津隆山庄进行了小面积试种,没想到当地土质非常适合钙果生长,而且易管理、病害少,当年亩产就达到1000公斤。
去年底,齐贯清萌生扩大种植面积的想法,在山庄建立150亩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农户或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带动更多农民从事钙果产业。这一想法得到了隆化县有关部门肯定和支持。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钙果,齐贯清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以葡萄为例,亩产量以及市场价格均与钙果相当,但葡萄当年种植,3—4年丰产,而钙果2—3年即可丰产。而且钙果种植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肥料、农药等生产成本。每亩钙果还能收获500斤果核,又是一笔收入。粗算下来,一亩钙果保守估计可以收入2万元。
现在,齐贯清正为下一步示范带动做着积极准备,他计划今年带动当地农户100户,同时在基地种植中采取开放态度,允许当地农民参观、学习,并且以园区聘用的当地员工作为日后示范指导员进行有目的培养。此外,为解决销路问题,农民收获的钙果由山庄收购,并在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做好与当地相关企业对接,同时打通市场渠道,将饮料打入超市,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乡亲们有奔头儿了!苗子有人供,种植有人教,结了果子有人收,还有啥担心的!甩开膀子使劲干吧!”村主任董月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0225/4284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