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红桥区委书记:打造三城一中心 建设美丽新红桥
2017年01月26日 15:54区委书记曲孝丽
每日新报记者 吴彦 “红桥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多重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千载难逢的机遇。”红桥区委书记曲孝丽表示,国家宏观政策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了投融资空间,优化了经济结构,而天津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也为扩大交流合作、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红桥区坐拥天津西站,会聚京沪、津保、津秦和京津城际多条高速铁路,成为连通全国高铁路网的重要枢纽,这是红桥区独到的优势,对发展要素的聚集效应将会更加凸显。”
2016年,红桥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年均增长9.3%;实现区级公共财政收入28.55亿元,年均增长20.4%;五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8亿元,是过去五年的2.24倍。累计认定科技型企业20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累计引进企业5582家,注册资本250.5亿元,其中注册资金超亿元企业45家;新增商务载体50余万平方米,楼宇数量由2011年的17座增加到36座,重点打造了宝能创业中心、银泰大厦等18座亿元楼宇,2016年楼宇经济实现税收24亿元。
全力推动103个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施工面积689万平方米,竣工409万平方米。陆家嘴金融广场、天津台商总部基地等经济载体加快建设,海河华鼎、红桥广场等一批高水平现代化城市综合体陆续建成。同时,新建和提升绿地430万平方米,建设了北洋园、子牙河带状公园等生态绿化项目,形成了一批城市景观新亮点。
曲孝丽表示,未来,红桥区将深入推进城区功能再造,把“打造三城一中心,建设美丽新红桥”作为发展主题,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把红桥建设成为科技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和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到2021年,红桥区预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7.5%—8%;区级公共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翻一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
引领创新会集创业 建设科技之城
“加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科技产业能级提升,使红桥成为创新企业和创业人才集聚、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的创新区域,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之城基本构架。”曲孝丽表示,将坚持把科技之城建设作为打造“三城一中心”的首要任务和动力引擎。
为了进一步激发城区科技创新活力,红桥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自创区红桥分园建设,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形成一批优势互补、特色突出、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互联网+”行动,提升天津青创园等原有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加快建设赛伯乐双创云城等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基地,打造红桥“双创”基地升级版。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到2021年,新增科技载体100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企业超过1500家,新增小巨人企业超过17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6家,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
在推动创新创业的基础上,还要大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继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完善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加快实施西站地区商圈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确保正融科技大厦等一批商务商贸载体投入使用。扩大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规模,促进龙工场等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确保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6%。全面实施光荣道科技产业园、天津卓朗科技园、青云都市工业园、意库创意产业园、天津青年创业园、西沽文化创意产业园、天津现代设计产业园、北洋新智地、天复智造园、红星职教实训基地等十大产业园区建设。
同时,做优做强楼宇经济,引导楼宇高端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实现效益和业态双提升。完成35万平方米空置楼宇盘活任务。到2021年,打造50座商务楼宇,实现税收50亿元。
绿色低碳滨水宜居建设生态之城
“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区品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曲孝丽表示,将进一步凸显红桥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提升改造绿色道路交通设施,推进海绵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蓝绿网络交织、生态格局安全、秀美宜居的国家级生态城区。
实施生态大绿工程,以“三河五岸”为绿核,围绕“两核——两环——三廊”规划构架,建设一批绿化精品工程,打造以“城中河景”为特色的水绿交融生态景观体系。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数字城管平台。优化环卫设施布局,提高道路、绿化、街面等管理养护标准。
积极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确保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区域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天数逐年增加,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推动智慧城区创建,加快基础网络升级改造。积极打造清洁社区,逐步提升社区绿化水平,实现人员网格化、检查一体化、治理特色化、资金管理精细化的旧楼区长效管理目标。加快推进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到2021年,全区85%的社区达到市级美丽社区标准。
同时,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关系百姓切实利益的民生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中等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加快和苑、双环、红咸里等地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实施八十中学、五十一中校区整合及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健康红桥建设,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1年,新增5所养老机构,建成40个老年日间照料站,新增养老床位1200张。
三岔河口
“红桥区地处三河五岸,河景资源优势明显。”曲孝丽表示,红桥区将进一步传承红桥历史文脉,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大运河文化和天津源文化为主线,建设独具魅力的文化城区和全国商旅文一体化典范区。
到2021年末,红桥区将实现绿化覆盖率达到44%,绿地率达到36.49%。同时,依托独特的生态人文资源,着力打造十大生态景观,即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海河思源带状公园、子牙河堤岸公园、北运河桃花堤公园、南运河“天子津渡”遗址公园、竹园、水趣园、水西庄、西沽公园、吕祖堂和曾公祠,深入挖掘历史文脉资源,开发旅游休闲功能,促进商旅文协调发展,构建产业完善、形象突出、服务高端的现代都市旅游区。树立运河文化品牌,继续提升南运河、北运河两岸生态景观,举办好运河桃花旅游节、天津相声节、老年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借助互联网+创新媒体,充分利用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做好文化旅游产业宣传推广。积极争取动漫、影视等领域重大项目落户,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到202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总量达到5%。
同时,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社区文化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到2021年,完成一馆、一池、一场、一中心、一公园“五个一”工程建设,体育设施“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同时,开展市民体质监测工作,今年,将建成全市首家全民健身科技指导站。
交通便捷功能完备建设城市副中心
“积极对接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资源,加快副中心核心区旧城改造和土地整理步伐,完善交通路网、公建载体等配套设施。”曲孝丽表示,要充分发挥天津西站综合交通优势,把红桥区打造成天津总部经济示范区和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标志区。
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到2021年,全区总建设规模将达到680万平方米,竣工400万平方米。坚持把城市规划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经营城市,优化城市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整体规划和重点地块的城市设计。加快副中心核心区土地整理,精心组织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整体形象初具规模。推进公共交通网络建设,配合做好地铁4、7号线建设,完善公交配套线路设置,实现区域内公共交通全覆盖。
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加大违法建筑、违法经营、占路摆卖等城市管理顽症整治力度,坚决遏制增量,使全区整体环境面貌实现质的改变。启动内、外景观精品环线建设,打造“两河三岸、七条主干道路、西站城市副中心辐射线”夜景灯光组群,夜景灯光开启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7/0126/42748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