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观察 金融
监管升级促进险企改善流动性 举牌良性平衡有待考虑
2016年12月07日 23:58保监会监管万能险日前祭出实招,使业内外开始关注相关险企流动性与资产负债匹配等方面的问题。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国内万能险当前更侧重于理财性质,成为中小保险公司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增大了资产配置的压力,监管趋严将使激进型险企流动性面临较大压力,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对上市保险公司有正面影响。保险举牌本质上是保险资金一种正常的投资需求现象,在资产荒压力下,A股市场本身确实具备一些优良的投资标的。同时,险资举牌在合规风控与投资需求之间良性平衡需要纳入考虑。
激进型险企流动性压力大
万能险在监管政策下的结构调整将去向何方,以及险企流动性将如何受到影响,正引发分析人士的关注。国信证券分析师陈福表示,万能险监管再升级,已是今年第三次了。万能险的“困境”源于“产品的刚性兑付+险企的弯道超车+投资端的资产荒”,始于产品在国内的“异化”。不同于成熟市场,国内万能险更为侧重于理财性质,且刚性兑付的金融环境放大了居民对万能险的需求,部分替代了理财产品的功能,目前国内万能险结算利率仍高达4%-6%,加上管理费用以及渠道费用,保单负债真实成本在5%以上。由于万能险销售可以迅速放量(代价为支付较高的保单成本),成为中小保险公司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但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也增大了资产配置的压力。
陈福认为,资产驱动型险企的流动性对新单销售、退保率、具备现金流基础的投资收益等因素较为敏感,由于举牌上市公司股权按权益法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若上市公司不分红,则只能带来账面投资收益,并无实际现金流支撑。目前,激进型险企万能险占比在80%-100%之间(前海人寿为80.2%),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次监管趋严将使激进型险企流动性面临较大压力。
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认为,预期保监会此次出手后,对大量发行短期高现价产品的部分保险公司所集中持有的权益标的形成潜在价格波动。四家上市保险公司的高现价产品预计存续期均在五年以上,负债久期较长,投资模式为“长债长配”,所受影响较小。去年密集发行短期高现价产品的部分保险公司可能将面临后续现金流波动的影响。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强化万能险监管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对上市保险公司有正面影响。目前行业整体经营规范,整体流动性风险发生概率极低。而上市保险公司万能险占比很小,负债端聚焦于发展高价值长期保障、储蓄业务,负债成本较低。资产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为主,强调资产负债匹配,基本不存在举牌行为。市场对于保险公司利差收窄和业绩下滑风险已经充分反应,近期市场利率回暖,且放开沪港通、私募基金等投资范围,边际预期好转。
风控、投资需良性平衡
陈福认为,以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作为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的衡量标准,自2014年以来该指标一直呈持续下滑的趋势,2016年8月中旬跌至2.64%的近年来低位。而万能险销售快速增长,资产荒压力逐步增大,险企有通过股票资产提升收益率的内在动力,市场上“举牌”上市公司的也多为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驱动型险企,如生命人寿、安邦保险、前海人寿、华夏人寿、恒大人寿等。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具有合理性,是当前环境下提升收益率的选项之一。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王丛云认为,长期来看,低息环境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享受高分红和稳健股票回报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性的特征,但仍需关注负债端带来的流动性压力。险资举牌可改善投资收益,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则可降低股价波动对净资产的影响。保险公司负债久期短而资产久期长带来的流动性压力,险资解决资产荒最终之道仍在于化解负债端的压力。
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认为,从国际角度来看,保险举牌本质上是保险资金一种正常的投资需求现象,尤其是当前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保险投资面临压力和挑战。但需要关注的是保险公司汇聚资金背后是否承担了过多的风险。由于保险资金体量较大,且举牌行为往往容易被市场过度解读,因此监管部门也越来越关注保险举牌,对于保险公司一味追求资金规模,提供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做法也做出相应管制。然而在资产荒压力下,A股市场本身确实具备一些优良的投资标的,因此保险举牌现象的背后需要考虑的是合规风控与投资需求之间的良性平衡。记者 李超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6/1207/42490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