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宝坻区:土地流转 "寸土"变"寸金"

2016年11月27日 22:40

天津日报记者杜洋洋 秋末冬初季,乐享丰收时。

“我们镇4万多亩稻田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乡亲们从土里刨食的农民,转型成了土地股东和拿工资的产业工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宝坻区八门城镇清水思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董事长李永军站在田垄上,望着水稻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满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求明显增长。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建设,是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应有之义。

2011年,作为天津农村产权交易的“试验田”,宝坻区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开始了推进土地流转的探索实践,目前全区24个街镇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进场全覆盖。越来越多土地从“线上”走向全国市场,而越来越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奔向“希望的田野”。

三级平台让农地“活”起来

传统的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多为买卖双方私下交易,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土地交易平台,能够更好地发现土地资源和投资者,促进土地交易公平、公开、公正,不仅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而且让土地流转后的农民不再担忧。

2011年5月,市农委、市产权交易中心和宝坻区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了天津农交所,作为“服务于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的公益性平台。天津农交所组建后,一直在宝坻区开展相关试点工作,主要任务是在市农业主管部门引领下,为农村各类产权流转搭建统一规范的市场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维护农民财产性权益,推动天津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本市农村要素市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依托区、镇(街)两级农经管理部门建立分支机构,形成市级平台——区县分市场——各镇街工作站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宝坻区通过“三级平台”使土地流转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既盘活了土地资源,也鼓起了农民腰包。

大口屯镇农民李少海的土地就是通过农交所的“三级平台”流转出去的。

李少海将自己要转包的土地价格和年限要求等信息,登记到了第一级镇级工作站,然后镇级工作站将此信息上报到区县分市场复审,复审通过后到第三级平台——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网站进行信息发布,这里集纳了全国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包括个人农户的招投标信息。北京的一家有机蔬菜种植企业就是在这找到李少海的。由于有了一、二级平台的整合,李少海的地跟乡亲们的土地集中连了片,转包价自然高了一大截儿。

李少海已经不种地了。他告诉记者,4年前,家里的1.8亩地流转给了北京绿北谷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租金700元,两年后逐年递增10%,现在每年能拿到土地租金1000多元,比过去种地收益要高出许多,而他自己也从“一亩三分地儿”中解放出来,在周边打零工,每个月可以拿到2500元。

交易和监管两只手,如何紧紧地握在一起?由于很多村民缺乏法律、市场知识,交易过程也很容易造成法律纠纷,进而损害自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农交所实行“六统一”交易模式,即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交易系统、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流程、统一收费标准的整体运营标准。保证交易公开、公正、透明的同时,也极大地防范了交易中的法律问题,最大限度保证了村民利益。

网上“竞拍”推动模式创新

“850元,860元……”电脑显示屏上,最新报价不停刷新。村民代表、镇村干部聚在电子显示屏前屏气凝神,死死盯着实时滚动的竞价信息。最终,最高报价在“870元”上定格。村民们沸腾了,人群中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016年8月12日,宝坻区尔王庄镇郑家庄村1885.279亩农村土地流转项目,村集体决定将土地出租出去,用于农作物种植,出租期为5年。这块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流转信息在平台上一经公布,就引来很多“买家”的虎视眈眈。

最终,通过农交所挂牌公示产生4位竞买人,采取网络竞价方式组织交易,每个卖家操控一台电脑,随机获得一个竞价账号和密码,登录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网站,进入电子竞价平台。这场无声的出价竞赛持续了25分钟,最终,出价最高的王瑞起拍到土地,他打算将这块土地用于规模化农作物种植。“谁对应哪个账号,除了竞价者本人,其他人都不知道,这样可以避免竞买人之间串标、哄抬价格现象的发生。”农交所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由于农村招投标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土地流转和集体土地、鱼池等资源发包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农地流转,从“线下”走到“线上”,实现了从“私下”到“平台”,杜绝了幕后交易,促进了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保护了集体和农民利益。

方家庄镇以服装和家具制作而知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碱场村多数村民的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超过了70%。2014年,碱场村1818亩土地以电子竞价的方式流转成功,每年每亩地1000元的租赁价格,比底价高出11%,这也是天津首笔通过网络电子竞价平台完成的农村土地流转项目。

村支书樊云才说:“我们村土地比较少,人均不足一亩半,辛苦一年,一亩地的纯收入也不到600元。土地转出后,一亩地可以拿到1000元租金,大伙再也不用地里工厂两边跑,可以安心务工了。”

服务三农农民乐享“三金”

农村产权进场交易,受益最大的是“三农”。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可以促进农村产权交易透明化、规范化,可以使涉农资产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更好地为“三农”和区县经济服务。

2015年8月15日,方家庄镇于街实物资产项目,通过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平台成功交易,成为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首笔实物资产项目。

2016年3月,林亭口镇十村至葫芦窝村乡村路通过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平台成功交易,这是农交所建所以来首笔工程项目招投标业务,降低了村集体的交易成本,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搭建,为农村各类产权流转搭建统一规范的市场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维护农民财产性权益。

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京津冀三地农交所围绕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战略签订了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合作协议,并互设工作站,这意味着,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将加强与京冀两地市场的业务合作,最终构建三地统一的交易平台。京津冀一体化趋势和全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为宝坻的土地面向全国流转提供了机遇。

江天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小甸村全部稻田及周边村部分稻田10000余亩,一期投资6700余万元,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220人,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1300万元。

农村产权交易的开放平台搭建起城乡之间的人、财、物、信息双向流动桥梁,宝坻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已经覆盖区内外、京津冀乃至全国各地。近年来,通过借助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北京绿北谷科技、河北冀良农业科技、天津泰泽康农业发展等来自京津冀的34家公司落户宝坻,从事优质农业项目的开发,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截至目前,该区通过转包、出租、入股、委托流转等形式,已流转土地36万亩,占全区农业用地总面积的34.6%,其中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已达20多万亩。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组织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含土地、养殖水面)流转166宗、6.41万亩,交易金额6.41亿元,实现全区24个街镇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进场全覆盖;处置集体闲置资产5笔金额253万元,完成涉农工程项目招投标10笔金额900万元。越来越多土地正通过流转发挥出“寸土”变“寸金”的巨大效益,越来越多农民变成了拿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入股股金的“三金”农民。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6/1127/42411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