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商业观察 金融

评论:民营银行发展前景很美好

2016年10月21日 19:07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不久前在2016年城商行年会上披露,新设民营银行工作将有序推进,今年民营银行申请已有14家完成论证,其中3家已批复筹建。与此同时,发改委10月12日发布的《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要求,依法依规加快民营银行审批。

一直以来,受到我国金融方面的种种限制,民营银行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又恰逢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加剧等一系列挑战,幸而政府层面对民营银行的发展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笔者认为,政府部门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是分不开的。

首先,加快民营银行的审批,致力于实现普惠金融,弥补传统银行在业务上的短板。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占据着国民经济的较重份额,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传统金融机构更乐于将信贷资源向国企央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大型民企倾斜。所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困扰,不能完全靠传统银行业解决。而民营银行的业务主要针对普通大众、微小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这正好契合了中国经济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民营银行的贷款年利率基本维持在7%至8%,与民间融资利率19%相比,民营银行的较低利率更有针对性,这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及时快速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有利于经济的“稳增长”。另一方面,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贷款迅速快捷。

再者,民营银行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出口、投资(房地产+基建)来拉动,而目前这种旧的增长方式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已愈来愈弱,接下去应该靠民间投资和消费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速。而民营银行的获批建立,正好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民间消费金融和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意义重大。

民营银行的建立给传统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鲶鱼效应”彰显。民营银行得到长足发展之后,传统银行业会有危机感,它们会更加关注之前不太愿意涉及的普惠金融领域,也会逐步加入到经济结构转型中来。同时,民营银行的建立可以促进传统银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并加快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拓展与创新。目前,民营银行在互联网技术领域的优势明显。而传统银行与民营银行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风控方面的差距,也将会得到弥补。

随着一批又一批民营银行获批筹建,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民营银行将越来越多地获得政策方面的支持,民营银行的建立既可以弥补传统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短板,又可以促进民间消费金融来拉动经济增长,完成结构转型。所以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将非常美好。

民营银行目前做得更多的是联动各方,探索与传统银行的同业合作,实现银行间的优势互补,构建可持续的、崭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传统银行有着网点多、客户资源多的优势,而民营银行则有互联网技术、勇于开拓创新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并非单纯是“竞争”关系,更多的将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前景。张平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6/1021/4205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