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商业观察 金融

浙江外贸“领跑”密码:凭经济结构优势 创新商业模式

2016年10月10日 00:11

中新社杭州10月9日电 (记者 柴燕菲 施佳秀)在国际贸易环境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浙江外贸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外贸总量居全国前列,除了持续增长的贸易额外,其贸易总量在全国所占份额也在逐步提高,在所有沿海出口大省中,浙江外贸“领跑”在前。

数据显示,今年1-8月,该省进出口14464.5亿元(人民币),增长3.8%;其中,出口11609.7亿元(人民币),增长5.1%,高于全国平均6.1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13.1%,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周日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总结称,浙江出口能够“抗压领跑”的原因在于,浙江自身的经济结构优势,同时也离不开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加工贸易受到的不利影响大过一般贸易,外资企业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浙江的一般贸易居外贸的主导地位,表明我们内生的承受力强。”周日星介绍称,2015年,浙江的一般贸易就占到贸易出口总量的80%以上,远高于加工贸易等,该省的加工贸易仅相当于广东省的七分之一。

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外贸出口企业接到的小单、短单、散单、急单越来越多,在接单上,小微企业更为灵活。

浙江是民营经济的大省,在该省470多万家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了97%以上。这也成为了浙江经济结构的独特优势。

数据显示,在浙江,年出口额三百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近四万家,年出口额十万美元以下的企业逾一万家。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对此表示,浙江小微企业较多,商品大多针对终端市场,其中很多都是消费品,而消费品在全球需求比较稳定,这也让浙江外贸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

除了自身经济结构优势,浙江外贸也离不开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平台、跨境电商等创新商业模式的帮助。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也是外贸中小单、散单的集中地,货品往往种类很多、每种商品采购的数量很少,如果按一般贸易的监管要求,程序繁琐,非常不便。义乌市汉韵商品采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丰华说,在每次出口申报时他都感到很不方便,严重影响了他的外贸生意。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于2015年5月在义乌落地。义乌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寿升第告诉记者,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合通过市场交易的小商品出口,非常便利,针对小商品“类杂量小”的特点,在关检税汇各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便利措施。

自从实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之后,何丰华说,其企业出口潜力得到释放,如今一年可以有5亿美元的出口额,以前只有2.5亿到3亿美元。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让“义乌小商品”这块老牌子再度焕发新生机,成为“新常态”下拉动浙江出口的一大“火车头”。

此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能提供一站式通关、结汇、退税、物流、金融等外贸交易中所需的进出口环节服务,为外贸中小企业省时省力、降低成本。

浙江浓厚的电子商务氛围让跨境电商也成为浙江外贸的“新基因”和新动能。

“我们通过跨境电商模式把产品推销到极限,我们做好线上的事情,国内企业、工厂只要做好线下的事情。”浙江指南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戚云飞说,以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工厂在靠退税吃饭,而通过跨境电商企业进行销售之后,他们也实现了一定的利润,因此现在许多企业会主动联系跨境外贸公司。

因跨境电商带来的好处,此前,戚云飞在美国租了500平米的“海外仓”,其中还有空置,而在短短一年多后,“海外仓”扩大到1500平米,仍然不够用。(完)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6/1010/41951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