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观察 金融
农村信用工程“金益求精”走进“三农”治穷根
2016年08月26日 22:04图为汇川农村信用工程支持的大棚果蔬种植。 杨云 摄
图为三都农村信用工程支持的山地葡萄种植。 杨云 摄
中新网贵阳8月21日电 题:农村信用工程“金益求精”走进“三农”治穷根
作者 杨云 何珊 王林成
“今天去娄山关村找葛志艳聊一聊,老葛想扩大旅游农家乐,他是发展困难户。”这是罗庆秋的一次普通的信用调查走访,作为遵义市汇川区农村商业银行板桥镇娄山关、白果、大沟、长田四个村的信用客户经理,两年来,这样的走访他已经进行过1200多次,他的每一次走访不是简单的家访,而是要对每一户入档贫困户进行信用评估考核,为进一步给予金融扶贫支持提供可靠依据。
“不深入调查就没有第一手情况材料,贫困户的困难就摸不透,不摸清致贫原因,就研究不出脱贫解困的针对性措施。”罗庆秋告诉记者,“只有做到因户、因人施策,建立帮扶台帐,农村信用扶贫才能发挥精准效果。”
农村信用工程推行10年来,贵州省农村信用环境改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缓解农民“贷款难”。同时,农民也认识到了信用诚信的重要性。
该工程也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较早实践——在建档评级授信过程中,了解群众贫困的原因、脱贫的想法和手段等,相当于“金融医生”对贫困群众“望闻问切”、找“病根子”、开“药方子”、治“穷根子”。
后坝组是板桥镇最偏远的村民组之一,也是板桥镇村民组中最为贫困的村民组之一。为帮助后坝组的村民找到一条脱贫解困之路,由板桥镇与板桥信用社联合组成的扶贫工作小组已经多次深入走访。
“8户贫困户比较典型。”深入走访后,工作组得出调查结论,“这些贫困户有种养殖技能,限于资金不足不能扩大种养殖规模,下一步将根据各家各户实际情况,对照现行扶贫政策给予帮扶,解决其资金困难,助其增收致富。”
李洪云是一位视力障碍人士,有养殖肉牛的技能,因家庭贫困,无法扩大养殖规模。板桥信用社负责人孙涛走访后将李洪云的情况汇报给镇政府。为帮助有视力障碍的李洪云,镇政府与信用社联合整修了李洪云家到养殖棚的道路,并通过信用贷款扩建了养殖棚,增加了养殖肉牛数量。
“我眼看不清,可心里亮堂,路修好了,贷款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实干致富了。”现在,李洪云养殖有20多头肉牛。
“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银行,就必须要知农、爱农、扶农、富农。”汇川农商行行长刘永鹤告诉记者,“一户一策,才能精准帮扶。”
10余年来,在贵州省780万农户中,农村信用工程已为757万户建立信用档案,687万户获得评级授信,655万户被评定为信用户,540万农户获得过信贷支持。贵州全省已创建信用组8.5万个、信用村1万余个、信用乡镇757个、信用县19个、信用市1个。
不忘初心。10余年的坚守完善,贵州省农信社通过数据庞大、人数众多、内容繁杂的农村信用工程,拓宽了贷款面、提升了授信额度、增加了服务对象,建立起了全面的农村信用体系,缓解了农村“贷款难”。截至目前,贵州全省农信系统近3200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就达1051亿元,占比近三成。
2015年10月,贵州省农信社与贵州省扶贫办、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支联合印发了《贵州省精准扶贫“特惠贷”实施意见》,确定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放“5万元(含)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用于贫困户的生产、就业、就学和移民搬迁等用途,帮助贫困户“换穷业”。
截至2016年6月,,贵州在全省205万户精准贫困农户(除因超龄、长期外出、五保户等不能建档评级的外)中,贵州省农信社已为150万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授信金额达530亿元,向6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扶贫贷款余额达213亿元,向20万贫困农户累计发放“特惠贷”72亿元,利息优惠让利2亿多元。
2016年6月,贵州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化项目银企对接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财政厅联合贵州省农信社等省级部分金融机构、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88个县组建贵州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注册资金50亿元,主要为贵州全省农业尤其是粮食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信贷担保服务,切实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贵州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将和部分银行金融机构推出100亿元的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化项目融资担保业务,充分发挥其在农业融资担保领域的增信和分险功能,通过搭建政银企融资“桥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引导500亿元金融资金流向农业产业,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推动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完)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6/0826/41528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