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乐活生活 生活消费

德国新流行“拼”生活:拼车、拼房、拼饭、拼人

2013年05月27日 21:12

拼车、拼房、拼饭,甚至“拼人”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中国人常说“爱拼才会赢”,德国人则常说“让我们一起拼”。前者意味着“打拼”,后者则是“合拼”的意思。如今,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德国人越来越青睐“拼”生活。

吕贝卡是《环球时报》驻德国柏林记者的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她卖掉了自己的宝马车。问她为什么,答案是“现在的汽油价已经贵过啤酒价格”,而且她有了更环保省钱的解决方案。原来,吕贝卡和丈夫卢卡斯平时分别开车上班,现在她不仅与丈夫合用一辆车,还拉上邻居斯戴凡一起“拼车”。

吕贝卡和丈夫设计好一条“拼车”路线:每天,卢卡斯开车载着吕贝卡、他们的孩子还有斯戴凡出行,先顺路送孩子到学校,然后送斯戴凡和吕贝卡去公司,自己再开车去上班。周末,这辆车则给吕贝卡用。她对记者说,在大城市停车难,有时找个停车位就要半小时,还有车辆损耗费、各种税收等。拼车省钱又省事。

除了邻居、同事间的本地拼车,德国还有异地拼车。《环球时报》记者也多次拼过陌生人的车。有一次,记者要从德国北部一个小城回柏林,但没有合适的火车。于是,记者就上了“拼车网”,找到了一名提供拼车的德国工程师。网上有他给出的拼车价格、上车地点等资料。

一路上,记者和他聊了很多话题。到达柏林的住处,记者只需付给车主12欧元,而买一张到柏林的火车票至少要50欧元。对车主来说,这相当于给车主分摊了油费。德国一份媒体调查数据显示,德国经常参与拼车的人已经达到数百万,而且每年以两位数比率增长。

德国人也爱“拼住”。记者不久前在慕尼黑大学采访时发现许多学生都这样做。在大学附近的一个公寓内,学法律的奥利弗、学工商管理的安娜和麦克一起“拼住”。三人除了分摊房租之外,还经常一起活动,一起看电影,一起去健身,也经常一起到大学餐厅吃饭。公寓的卫生则轮流完成,门上粘贴着值班表。奥利弗说,慕尼黑房价太高,拼住后,每人每月才250欧元。平时,谁有什么急事,其他两人总会提供帮助,“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实际上,拼住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带有激进和政治挑战意义。在德国,有6成的人租房,而其中又有30%选择合租。德国人还喜欢用自己的住房与国外的一些住房进行交换。他们认为,住在别人家里,既节省,又比酒店房间多了人情味。

德国的“拼”生活还有许多。比如,很多公司的员工们喜欢一起拼饭。每天中午,几个同事一起去公司食堂或者附近餐馆吃饭。每人点一个菜,或者吃“多人组合餐”,以便花最少的钱吃更好的饭。平时搞生日聚会,大家也各自拿来一两个菜,拼着享用,而不是让主人独自操办。

在德国农村则流行拼农用机械。一位农场主对记者说,现在的机器很贵,每年用的次数又不多,所以他与几个农场主一起拼用,省下一大笔钱。德国甚至还出现了“拼人”热,几家小公司同聘一个专业人才。这既保证人才的固定收入,也节省小公司的支出。在许多社区,各种各样的“拼”俱乐部非常流行。

德国政府很支持“拼”生活的形式,认为既节约资源,又环保可行,还有助于民众之间的交流。德国还与欧洲各国开展“拼”办大学课程,让自己国家的学生可以去国外合作大学免费上学;而在环保、科技等领域的“合拼”研发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德国一位官员认为,现在经济环境不佳,大项目支出庞大,“拼”着搞可以节省开支。

“花更少的钱,享受拼的乐趣”,这就是德国人的“拼”生活。

标签: 拼房拼车拼饭拼生活的形式

文章来源:http://life.72177.com/2013/0527/3857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