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商业观察 金融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走背字现惨跌 高管称看好中国市场

2016年06月27日 21:54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面对国际经济的频繁变化,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也坐不住了,据媒体报道,今年内,该公司旗下一直管理大约810亿美元的纯阿尔法策略基金出现了高达14%的亏损,而在去年,这一策略产品曾让其大赚。尽管如此,桥水基金还是让全球投资者举世瞩目的对冲基金,而其也刚刚在上海成立了投资公司,其中国区总裁直言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

全球动荡 最大对冲基金遇麻烦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今年2月,桥水旗下纯阿尔法策略基金(Pure Alpha)在两周的时间内亏损超过10%。然而,2月并非唯一一个难熬的月份,该基金在6月表现再度糟糕,在6月截至6月17日的时间,基金亏损6.1%,这使得桥水的这只基金年初至今亏损扩大至14%。

对于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来说,今年的交易之路并不顺畅。虽然1月美股重挫之际,桥水表现超越大盘,但2月时基金业绩出现大幅滑坡。截至2月12日,其旗下管理大约810亿美元资金的纯阿尔法策略基金,出现10%的亏损,使得该基金年初至今亏损达到9.3%。

而后在6月里,截至6月17日,纯阿尔法策略基金出现6.1%的亏损,这使得基金年初至今的亏损达到14.6%。

对此,桥水列举了一些影响其表现的因素,包括澳元债券、英镑债券、墨西哥比索、新兴市场股市、南非兰特。其中有些因素是对基金有正面影响,有些则为负面影响。

财经博客Zerohedge发文称,近来桥水基金的业绩波动非常大,堪比雷曼破产后。对于具体原因,Zerohedge称,不知这是否和市场中性策略在今年股市表现不佳有关。

据悉,运用市场中性策略交易股市的对冲基金在2015年里表现强劲,但从2016年2月起,就出现了显著滑坡。与此同时,美股大盘却接近历史新高。

此外,Zerohedge称,桥水基金表现糟糕,可能与债券收益率下滑有关。

关注新兴市场 已在上海注册公司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上个月,桥水基金已在上海注册投资公司。

彭博数据显示,对冲基金持有iShares MSCI新兴市场ETF(EEM)11%的份额,作为EEM最大机构投资者,桥水所持份额高达5.5%。桥水目前有约1500名员工,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690亿美元。桥水基金目前是iShares MSCI新兴市场ETF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据和讯网了解,桥水对冲基金公司成立于1975年,创始人叫Ray Dalio。上世纪90年代,公司把总部从纽约搬到了现在的康乃迪克州。不像一般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不为富人管理资产,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其客户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国外的政府以及中央银行等。现在,它有超过270家机构客户,一半在美国,一半在海外。

桥水基金是多种创新投资策略的先锋者,如货币管理外包、分离Alpha和Beta策略、绝对收益产品以及风险平价等。2000-2005年期间,桥水成为了资产增长速度最快的基金管理公司。在2005年,由于资产规模的限制,Dalio决定暂停接收新的投资者。过去的10年里,公司的管理资产以每年25%的速率增长,公司员工数量也足足比2000年增长了11倍。现在,公司管理着大约1200亿美元的资产以及拥有1200名员工。桥水的”日常观察”(Daily Observation)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大中央银行高管以及养老基金经理的必读内容。桥水对冲基金的投资历史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1975-1990)是以投资顾问的身份开展咨询业务;第二个阶段(1991至今)是开发各种投资策略与投资工具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

中国区总裁首度露面 称看好中国市场

而据自媒体报道,桥水基金中国区总裁王沿,在桥水基金落户上海自贸区后首度露面在高校做讲座,对于大家关注的市场走势,其直言不可预判,不过他并不避讳提及桥水基金进军中国的真实想法。

“桥水总裁达里奥早前就一直从事中国慈善基金,他很喜欢中国,儿子早前更是送到中国学习,这些都有公开资料查询。桥水基金也看好中国证券市场,希望参与其中。”王沿在传递善意,回应市场关注的同时也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各类资产相关性较高,未来桥水基金只会选择流动性高的市场。受制于QFII等条件,桥水基金目前仅持有海外中概股、红筹股等资产。

或是由于讲座面对的是高校学生,王沿更多谈的是桥水基金的投资理念。桥水基金首创alpha、beta分离,运作全天候对冲基金(宏观对冲),此外桥水基金并非投资单一资产,投资的是多样资产,通过降低各类资产相关性,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就像赌场,庄家不求100%取胜,只要能有60%胜率即可。”

“市场未来不可预测,各类资产的相关性也很难准确判断,但从长期来看,beta将打败cash,风险调整后,各类资产回报差不多。”王沿如此总结自己的投资心得。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6/0627/38144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