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科学技术 互联网

活熊取胆有理?动物福利也是现代文明的指数之一

2016年05月28日 20:10

2012年2月22日,福建惠安,归真堂黑熊养殖基地。 东方IC 资料图

7年前,因“活熊取胆”而备受关注的福建归真堂药业公司“上市”时遭到广泛质疑,迫于舆论压力,归真堂于2013年宣布放弃IPO。2015年12月,归真堂再次重启上市通道,依然在网络上遭遇强烈质疑,最终,新三板依然终止了归真堂的挂牌申请。

归真堂事件尽管是个案,但由此衍生出来的动物保护与中医药发展的两难问题,值得继续探讨,以求解决之路。5月22日下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组织了上海中医药界、法学界、社会学界以及归真堂代表召开了“动物保护与中医药发展”座谈会。

原上海市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的观点代表了与会中医界学者的普遍看法,他认为,动物保护和中医药发展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着眼于人类的发展,本不应该存在争论。而养殖繁育动物其目的就是为了取代野生动物,实际上是在保护野生动物。

对于澎湃新闻记者提出的座谈会的目的和与归真堂的关系,上海市文史馆馆长郝铁川回复说,“文史馆其中两个功能是献言献策和保护传统文化,我们的中医馆员先后有数十个。所以出于这两个功能和我们自身馆员情况考虑,我们召开了这次座谈会,目的就是探索解决动物保护和中医药发展两难之道。至于归真堂事件,只是一个引子,我们也没找他们,是他们听说了,自己跑来列席。没有任何赞助,我们也不缺钱。”

亚洲动物中心、四川龙桥黑熊救助中心媒体主管祝致远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活熊取胆实际上主要涉及的是动物福利,动物保护关注的是动物个体的生存现状以及被如何对待的问题。保护动物并不是所谓的“动物中心论”,而是以人类社会良性积极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善待动物也是现代社会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之一。”

2014年8月16日,江苏盐城,割去茸的雄鹿被加了标签。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中医:动物保护和中医药发展的总前提是一致的

让严世芸感到有些疑惑的是,保护野生动物本身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而这个环境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取熊胆制药也是为了造福人类,两者的总前提一致,为何现在会像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严世芸猜测,这里面自然有双方对各自理念和诉求不够了解,缺乏沟通,也多少有些意气用事的成分。

“动物的养殖是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衣、食、生产活动、医疗活动都需要动物养殖。在医疗活动中,抗毒血清、免疫血清以及临床药物试验都涉及到大量动物。没有这些动物,相关药物也就无法获得。如何获取这些动物,那就是养殖的办法。”严世芸如此分析。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严世芸认为,动物的养殖实际上防止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杀戮。“比如说鹿的角、骨、血都是很好的中药材,正是因为有了养殖,所以才避免了出于药用目的对野生鹿的杀戮。”严世芸觉得,动物保护组织应该反对的是日本捕鲸那样对野生动物的杀戮。

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会长许锦柏同样认为动物的保护和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在全国野生黑熊有15000头,养殖的数量和这个差不多。如果没有养殖,野生的数量会怎么样?” 据国新办给出的数据显示,养一头黑熊可以保护220头野生黑熊。

2014年8月16日,江苏盐城,割茸过程很快,大约十分钟左右。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中医:只要动物药有效,就该给予肯定

动物保护组织对于类似于活熊取胆反对,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认为可以有取代的其他药物。但在严世芸看来,动物药具有良好的药理药效作用,很多动物药的疗效明显超过植物药,是植物药不可取代的,而人工合成药物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也无法取代动物药。

他以麝香为例,提出为什么已经有人工合成麝香的前提下,高级香水里都还在使用天然麝香呢?“因为麝香的成分非常复杂,绝不仅仅是人工合成的那么一点点,这就造成了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的品质差别。同样道理,熊胆中也绝对不只熊去氧胆酸一种成分,单单合成这一种效果如何能跟天然熊胆相比。高级化妆品都不用人工合成的麝香,何况人命关天的药品呢?”严世芸说道。

“有人说,我就不相信离开熊胆我们就不能活了,就没办法治愈某些疾病了”,严世芸对这种逻辑感到很奇怪,“要是这么问,那么好,熊胆可以不要,接着问下去羚羊角也可以不要,所有动物药材都可以不要,到最后就轮到猪牛羊等食用动物,也都可以不要。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成分可以经得起这么拷问。”

在严世芸看来,这种提问的逻辑是走向了极端,正常的逻辑首先要问的是熊胆是不是有效药物,“是有效药物就能用于造福民生,就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严世芸介绍,目前有两三百种能用到熊胆的中药,有大量的资料和临床数据表明,这些药物在内科、外科、耳科、骨科中都具有疗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彭培初介绍,动物药具有起效快速、治疗重症的特点,是植物药所不具备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严世芸认为,药用动物的养殖本身就是一种取代方法。在古代是通过猎捕野生动物获取药材,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从养殖动物身上取得药物。用养殖动物取代野生动物身上的药物。“人工合成是未来的方向,应该和动物养殖双脚并行,一边进行人工合成技术的研发,一边鼓励动物养殖。”

社会学者:反对人类中心论,更反对动物中心论

“人生活在自然界,不可能不向自然界汲取资源。把保护自然资源和利用自然资源对立起来,我认为是非常粗浅的观点。”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保护动物不是为了人为动物服务,而是为了让动物更好地、可持续地为人类发展造福。“我们当然要反对人类中心论,但是更要反对动物中心论。”

在胡守钧看来,中国的哲学讲究师法自然,中医正是以此发展起来,它从自然中获取动物、植物、矿物作为中药材。所以保护动物实际上应该促进中医的发展,而不应该妨碍其发展。

如果因为对动物的保护,妨碍了中医发展,影响了人群福祉,那这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我认为,凡是治疗人类疾病需要的东西,就要向自然索取一部分,但是千万不能过度索取,否则反而影响了人类的福祉,关键是个度的问题。现在通过养殖就避免了从自然无休止的索取。”胡守钧说道。

2012年2月24日上午,归真堂黑熊取胆汁工作人员将引流管插入黑熊的手术瘘口开始取胆汁。 东方IC 资料图

法学学者:两种道德无关对错,无法统合下应该依现行法律为标准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纪海龙认为,以归真堂事件为代表的中医药发展和动物保护的争论实际上是现代社会道德多元的集中体现,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人都无法评判何种道德是对何种是错。

既然这两种道德没有对错,那么在争持不下时就无法通过道德来整合社会。既然一个社会要运行,就必然要采取行动,那么在道德多元的情况下道德无法作为行动的依据,什么可以呢?纪海龙认为,只能是依靠法律。

“回到具体这个案例,归真堂能不能上市,只能去看法律对上市的规定。当然法律的规定可能受道德影响,但是只要是成文的法律出来,我们目前就应该去遵守。”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陈秧秧则对归真堂此次上市失败做出分析,她认为,并非仅仅是出于舆论的压力,而是其企业的存续性存在隐患,作为核心资产的黑熊占总资产比重过低,以及技术研发投入不够等企业自身存在缺陷。

纪海龙也提醒到,舆论中一部分的意见是认为“活体取胆”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可以有对黑熊伤害更低的方法。对此,在场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尽可能加大技术投入和改善养殖黑熊的生存环境。

动物保护人士:我们希望养殖黑熊也能得到人道地对待

在座谈会后,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人士。他认为动物保护与中医药发展的诉求有些方面存在不一致。

“比如对犀牛角的收藏和药用,导致野生犀牛20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就灭绝了。目前,来自亚洲(例如越南和中国)对犀牛角的需求导致自2009年起,非洲野生犀牛被疯狂盗猎,最新的数据是,南非在2015年有1175头犀牛被猎杀。南非犀牛数量占整个非洲犀牛的80%。”

“另一个例子是老虎,中国人传统上对虎骨酒的需求使中国的野生虎濒危。为拯救野生虎,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禁止使用虎骨和犀牛角的禁令。从那时起,虎骨和犀牛角被从中医药典中删除。”

这位动物保护人士说,中医之所以在国际上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与中医使用动物成份入药有关,这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许多外国人的认知和审美。“中医药需要肩负社会责任,其规划应考虑野生物保护的现况和需要,在野生生物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应该加强管控,科学管理。”

对于动物药材成分人工合成技术是否能达到和天然一样的效果,他认为问题不在于人工合成技术能否做到和天然一样,而是消费者会坚信天然的效果一定好于人工合成,所以只要有机会,就会努力地寻求天然的成份。

“在现代社会,活熊取胆是另类、残忍的,逆潮流而动的,挑战大多数人的认知和审美。这种做法,已使国家和中医药行业招致外界社会的抨击。也与中国政府目前积极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这位动物保护人士说。

而亚洲动物中心、四川龙桥黑熊救助中心媒体主管祝致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活熊取胆实际上主要涉及的是动物福利,它关注的是动物个体的生存现状以及被如何对待的问题。而动物保护的理念在我国已经得到普遍的接受和认可,动物福利理念则还在普及发展的阶段。

“亚洲动物基金作为动物福利组织,我们希望包括亚洲黑熊在内的动物得到人道地对待,我们的工作也致力于让动物有不受饥渴困扰、生活环境适宜、免受伤害和病痛折磨、没有恐惧和悲伤等负面心理、充分表达天性的自由。”祝致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但是,祝致远不认为这样的价值观是所谓的“动物中心论”,而是人类社会良性积极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因为我们相信,人对待动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映射出人与人之间相处方式,而善待动物也是现代社会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之一。我们希望在动物福利理念逐渐被更多国人接受的今天,社会的稳定、和谐能够因此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考虑到目前“善待动物”的动物福利理念在中国仍处于普及阶段,所以不同行业、不同专业背景的各界人士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此祝致远也表示理解。

在祝致远看来,这些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讨论是正面的,因为这代表着不只是从事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工作的专业人士,而是社会各界、包括与动物相关的产业在内,都开始思考动物福利的问题。“这样的思辨让动物福利理念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也能让动物福利理念能与我国国情更好地融汇,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祝致远说。

文章来源:http://tech.72177.com/2016/0528/34919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