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在天津每5个儿童中有1个来自外地 共享快乐阳光

2013年05月16日 23:45

在北辰区成明幼儿园,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和本地孩子一起快乐生活,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编辑动机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0-17岁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天津每5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在这个城市里,外地的孩子怎么融入城市生活?新报记者走近这些孩子,看一看他们的生活。稿件统筹邓晶龙周白石

“阳光乐园”高质量

学前教育有保障

每日新报记者 任悦 李海燕 顾明君 据全国妇联此次公布的数据,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天津的流动儿童占本地儿童总数的比例达到20.49%。这里所指的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从户籍地来津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他们当中农业户口占到八成以上,年龄在6-14岁的数量最多。

对于很多从小就和父母一起来到天津的孩子来说,可能对家乡的记忆已经变淡,他们更了解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从小就把孩子带到天津,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也是为了能让孩子享受这里的优质教育。天津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给孩子们提供了公平的就学机会,现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爱已经延伸到学前教育。列入天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阳光乐园”建设项目就是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区,依托国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幼儿园和教育质量高的民办园设立,以满足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就近”入园的需求。

5岁的小欣欣每天早上都和所有天津的孩子一样,背上自己的小书包去上幼儿园。小欣欣从小就和爸妈一起从安徽老家来到了天津。现在,她是静海县大邱庄镇尧舜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幼儿园不仅有宽敞的教室,还有近30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小欣欣最喜欢在操场上打滑梯,喜欢唱老师教的儿歌。幼儿园的许春花园长说:“我们的幼儿园刚刚被评定为天津市一级幼儿园,我们的条件设施已经达到了中心城区优质园的标准。现在在园有近400个孩子,其中7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虽然我们的软硬件标准都不低,但是,考虑到这些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我们所定的收费标准却不高。现在,一个孩子一个月饭费是180元,管理费750元,不到1000元的收费,很多家长都是认可的。”

在低收费的情况下要保证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像园舍、教育教学质量等要和市里的幼儿园一样。园里的教师大多数是幼教本科毕业,这些优秀的毕业生保障了教学质量,小欣欣的妈妈说:“我们孩子一回家就说幼儿园的饭好吃,下午还有水果。在幼儿园不仅吃得好,而且学了很多知识,也懂事了。现在每天回家都提醒我们,仔细洗手、衣服要干净,说话要有礼貌。看孩子这么乖,我们可高兴了。”

为了让每一个“阳光乐园”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在两年内出资30万元,为其中的15个“阳光乐园”配备生活设施和玩教具。“阳光乐园”的进一步普及和设施条件的不断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了和天津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

接受优质义务教育

为一生打下基础

快到六一了,河北区金沙江路小学的老师们忙着给孩子们准备联欢会的“行头”,孩子们个个欢天喜地。特别是舞蹈队的孩子们,向同学们“显摆着”漂亮裙子,与其他学校的舞蹈队相比,这支队伍最大的特色就是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组成。金沙江路小学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这些孩子们的爸妈平时都挺忙,校长耿愿红就发动老师针对每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学生家庭做家访。老师们走入出租屋、简易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情况。耿愿红说:“这些学生家长大多做些卖菜之类的小买卖,家境并不宽裕,孩子们的书本总是卷皱的,因为家里根本没有专门的书桌供他们学习。平日里家长要出摊做生意,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地在荒郊野地里玩耍,课余生活极其单调。”

耿愿红想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享有多色彩的课余生活,于是她让城市里的孩子和外来的孩子们做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在老师的教学中不强化“本地外地”概念,不说这个孩子是外来的,那个孩子是市里的,他们就是孩子,都是最好的伙伴。所以,班级里的孩子们都相处得很融洽。后来,耿校长又想到了组建一支舞蹈队,在开了第一次家长动员会以后,她才意识到这个想法实施起来会多么艰难,孩子家长兴趣不高,而这些孩子中也找不出一两个会跳的。一年后,学校出资请来老师对孩子进行培训,金沙江路小学舞蹈队终于组建起来了。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社团,丰富了生活,在学校和区里参加演出。耿愿红说:“我们要让外地来的孩子在这里学得好、玩儿得好,让他们得到优质的教育。我们盼望着孩子们在这里成人、成才,在天津打下的基础能让他们一生受益。”

此次全国妇联公布的数据表明:7-14岁流动儿童中,有约30%的孩子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这些孩子大多是在流动地接受教育。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津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约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20%。天津市制定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转学和升学等各项政策,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列入每年中小学校的招生计划,并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津教育列入教育经费预算,按照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在校学生人数足额拨付教育经费,确保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正常运转。要求全市各学校不得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

心理精神全面关爱

我也有我的精彩

市少年宫推出的免费艺术培训公益计划,为很多有艺术特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前不久,天津文化中心阳光乐园里的“职业体验馆”迎来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在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他们希望自己做医生、警察、空姐、法官……孩子们的职业梦想不仅需要课堂教育,还需要整体素质的提升。在解决了在城市享受优质学前教育和公平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天津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给予心理和精神上的全面关爱,增长他们的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市少年宫钢琴教室里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和爸爸一起来上钢琴课。小女孩叫王若莹,父亲王国庆来自河南商丘。王若莹7岁的时候被爸妈接到了天津,王国庆说:“我们以前就发现这孩子喜欢音乐。我们也想过培养她,可是钢琴课一节要一百块钱,我们实在承受不了。我们两口子在天津卖菜,一个月一共收入两千来块钱。直到少年宫有了免费的培训班,孩子才有机会开始学琴。”小若莹没有琴,开始时,爸爸给她做了一个“纸键盘”,在纸琴键上,孩子一样练得很认真。看着女儿每节课都有进步,王国庆咬咬牙花200块钱给女儿买了台二手的电子琴,现在,每次少年宫的演出,小若莹都是一个“小主力”,在舞台上,在观众的掌声里,她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天津市少年宫的老师们希望在今年能给小若莹以及所有在这里参加艺术培训的孩子一个惊喜,就是给他们送上画笔、乐器等礼物,孩子们距离自己的梦想就更近了一步。

市少年宫推出的免费艺术培训是一个公益计划,已经坚持了一年多,而且打算长期坚持下去。培训部主任翟柳说:“现在,我们开设了舞蹈、钢琴、声乐、绘画等专业,任孩子们自由挑选。孩子们学习艺术的热情很高,我们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们上台和天津的小朋友一起表演,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我们一直会教到他们18岁。”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3/0516/3003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