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年味京津冀:年画 井陉拉花 吴桥杂技

2016年02月10日 16:19

摄影 姚文生

天津日报记者 张帆 年画:一地之源 血脉相连

昨天是大年初二,“祥瑞盈门福佑家园”——门神年画展正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展出,为猴年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展览早些时间曾在北京正阳门展出,受到了北京市民的欢迎,观者络绎不绝。本次展出的作品精选自馆内珍藏的门神类年画,其中部分藏品是首次向观众展示。

展品总体风格大气、厚重、简洁,力求更加直观地表达展览主题。据介绍,此次展览展区主要分为“武门神”“文门神”“门画”三个部分,其中不乏有珍贵的艺人手稿,有些藏品并配有古版一同展出,为广大游客献上一场传统民俗的盛宴。

相传年画起源于门神,门神类年画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意义非凡。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年画之窗,让广大游客了解福佑人们家宅平安,也是中国民间最受人们普遍尊崇的门神的前世今生。为了让广大游客能够亲自体验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品读展览的同时,游客还可印制风格古朴的传统年画,从而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水印工艺。展览期间,杨柳青画社精心制作的动画片《大过新年》精彩片花也在博物馆内播放,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

著名作家、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李治邦告诉记者,杨柳青年画在创作和发展过程中与京、冀两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说,河北省武强年画全国闻名,其画作风格深受杨柳青年画影响,“武强年画构图丰满,线条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其中既有浓郁的燕赵风情,也不乏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特色。”同时他还表示,杨柳青年画起源自漕运文化,“天津是个重要的码头,而当时的码头最终流向都是北京。同时,杨柳青年画细腻逼真的创作风格也与宫廷文化相得益彰,在当时的北京颇受欢迎,也成为众多藏家的心头好。当时收藏杨柳青年画之风盛行,也从侧面说明了北京百姓和藏家对杨柳青年画的认可。除了艺术风格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外,杨柳青年画中有许多反映的故事也是来自京、冀两地。”

李治邦还介绍说,京津冀三地文化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单以非遗为例,很多国家级项目都是“一地之源,血脉相连”。无论是北京还是河北、天津,在一地诞生的非遗项目,都深受周边地区影响,并在周边地区得到交融和发展。这其中,最具典型性的就是曲艺和花会。他介绍说:“曲艺中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如河北梆子、西河大鼓,在天津、北京和发祥地河北都有各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流派传承至今;三地民间花会,多见高跷、竹马、小车会和法鼓,这也与三地庙会多互有交流相关。过去如果一地有庙会,周边地区一定是带着戏和花会去,通过表演交流学习,潜移默化中三地的文脉就这样相融相通。”

 

摄影 孙戉

井陉拉花:河北“非遗”舞动京城

鼓乐声响起,20余名表演者或举花伞、或摇彩扇,扭臂、翻腕、抖肩、塌腰、撇脚……一招一式间,极富民间韵味。正月初二一早,北京龙潭庙会的花会舞台四周,便被游客们围得满满当当。

吸引大家伙儿的这种表演叫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井陉拉花来说,男女对舞最有意思。男演员身着蓝色马甲,女演员则穿一身红;男演员左手撑着花伞,右手举着粉红色绢扇,而女演员左手拿着手绢,右手摆动绿色绢扇。一对对儿的“红男绿女”,跟着音乐节奏,屈膝抖肩,你来我往,绢扇花伞上下翻飞,喜庆有加,引得台下掌声连连,不少观众都掏出手机、相机拍照留念。

短短五六分钟的表演,打动了台下不少观众。梁先生是老北京,打小儿就逛庙会的他,观赏井陉拉花还是头一回,“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来自河北的特色民间艺术表演,可真不错。感觉逛庙会不光是看个热闹了,还能品味出民俗文化的味道!”和梁先生一起来的还有从杭州远道而来的他的岳父、岳母。久居江南、特意来京过年的周女士全程举着手机录像,“这种舞蹈里有几个动作很有韵味,我要把它改编一下,给我们老年舞蹈队添一支新作品。”

“刚才的演出不错,但有两点还需要加强,一是动作要更舒展,二是眼神要更生动,学会和台下观众进行交流……”演员们刚下场,领队许益平就忙不迭地点评,并提出了指导意见。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他带领的这支井陉拉花表演队,每天上午及下午都会献上一场演出。

“井陉拉花的看头就在于‘扭’,我们县有一句俗语,‘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会扭拉花’。拉花就是井陉的代名词,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最好。”许益平说,这次带来的25名演员都是经过重重挑选的精兵强将,其中不少人还参加了去年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京津冀市民新春联欢会,“我们派来的都是帅小伙儿和漂亮姑娘,希望给北京观众最高水平、最原汁原味的演出。”

这支井陉拉花表演队的演员都在20岁左右,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北京。18岁的梁绍说,虽然没能和父母在家过年,但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还是令他非常兴奋,“过几天,我们会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和鸟巢。这次坐高铁来感觉特别方便,以后有机会,我要带爸妈到北京来旅游。”作为队里的台柱子,22岁的许梦丽已经是第三次来北京演出了,在河北上大学的她感到来北京旅游、购物都十分便捷,“平时我也常来北京玩儿,感觉对北京越来越熟悉和亲切了。”

龙潭庙会组委会负责人魏瑞峰介绍,今年庙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八档优秀民间花会,其中来自河北的井陉拉花和沧州舞狮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龙潭庙会还专设了曲艺舞台和杂技舞台,邀请天津的相声演员和河北的杂技艺人登台献艺,展现京津冀地区丰富多彩的曲艺文化。

北京日报记者 王佳佳

 

摄影 张玲 庞超

吴桥杂技:新机遇引来京津客

穿上精致的演出服,跨上老式的自行车,大年初一9时30分,王保合急匆匆地出了家门,直奔吴桥杂技大世界“鬼手剧场”。

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的代表性继承人,每年大年初一都是王保合正式演出的开始,也是他工作最忙碌的一天。按照安排,今年大年初一,他至少要在剧场表演十场近景魔术——三仙归洞,有比平时多出3倍的观众等着看他演出。

大年初一是吴桥县杂技大世界2016年春节庙会的第一天,广场四处张灯结彩、人头攒动,一派新春气象,整个大世界的客流量预计可达30000人。

结束第一场演出的王保合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就在“五一”期间,他的演出场地从过去仅有100多平方米的“鬼手居”四合院,搬进了专门为他设计建造的“鬼手剧场”。

这种幸福,源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吴桥杂技的新机遇。建成于1993年的吴桥杂技大世界,开门迎客至今已有23年,游客主要来自冀鲁地区。 “京津游客消费能力强,车程也不远,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正在极力争取的客源。”王保合说,前些年,很多京津游客出门旅游,往往跨过吴桥,直奔山东、江苏等地的旅游景点。“关键是怎样才能把京津游客吸引过来。”

为留住京津游客,吴桥县大力提升杂技大世界旅游服务设施。作为吴桥杂技的代表性人物,“鬼手”王保合原有演出场地首先被提升改造。

“过去在四合院里演出,观众多、面积小,表演时拥挤不堪。”王保合说,升级改造后,剧场面积比原来扩大10倍,能容纳500多位游客,安装的中央空调冬暖夏凉,观看演出舒适多了。

据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有限公司的统计数字显示,剧场改造提升的半年多里,京津游客团队游及个人游的数量明显上升,比过去至少提升约20%。预计春节庙会上,十个游客里就有3个来自京津。

今年,吴桥县将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提升“杂技之乡”内涵,即从以“演艺为主”,打造集世界杂技旅游主要目的地、杂技艺术创新研发中心、杂技人才教育培训中心、杂技魔术道具研发生产基地、杂技文化交流中心于一城的“世界杂技之都”。

这张蓝图,让72岁高龄的王保合兴奋不已:“为让更多游客到吴桥旅游,爱上家乡的杂技,我会一直演下去。欢迎更多北京、天津的朋友到吴桥来旅游!”

河北日报记者 庞超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6/0210/2603935.shtml